转剧评|齐本安:因为稀有 所以珍贵
来自:mamamiya
作者:Reflecting_pool

没看过书,也不知道没有删减的突围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看到的故事并不完整,连带着很多角色也或多或少有点残缺,好在演员很强大,大部分角色的完成度都不错。作为一部人物剧,齐本安无疑是剧中最核心,也是最难把握的一个人物。因为他的发挥空间最小,但是分量又最重,必须要靠自己先天不足的身子骨,撑起整部戏宏大又微妙的框架。别人可以垮,但是老齐只要膝盖弯一下,对于突围就会是灭顶之灾。 说这个角色先天不足,是因为从人物设定上看,齐本安确实比较单薄,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大于人物本身的性格呈现。同时作为全剧的正义担当,这个人身上也不允许有太多的缺点。 齐本安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他是真正的君子:廉而不刿,察而不激,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他不是一个攻击性强、天生反骨的人,也没有很强烈的权力欲。他去京州,不是奔着踏南天碎凌霄去的,而是春风得意、甚至有点飘飘然地打算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的。他走上反腐战场,是“不得不”。可以说,他是一个被时势造就的英雄。 完美到几乎没有缺点,但是却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使齐本安成为一个Bug一般的存在,和以往的角色都不同。 其实,强大到近于开了外挂的角色,文艺作品里有很多,靳东老师自己就演过不少。明楼、蔺晨、老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塑造上稍微差点火候就很难让人相信的人物。之前的这些角色在被编剧赋予了上帝视角的同时,也拥有金手指,也就是说,人物的精神境界和能力手段是匹配的。只有齐本安不同,他空有顶级的境界,装备却是初等的。金手指被安排给反派人物的情况下,开给他的上帝视角只会降低这个人物的可信度。 但是齐本安立住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象征意义大于存在意义的神像。靳东老师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为老齐注入了情感,多角度地展现他的人性,同时尽量不弱化角色自带的神性。 在齐本安身上,既能看到千年老二的谨慎内敛,也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他非常温和,又极其坚定;能忍辱负重做小伏低,也敢拍案而起口出狂言;受了委屈要找借口到老婆那里求安慰,伤心的时候会像个孩子一样在师父怀里流眼泪……他悲悯、廉洁、一身正气、能上能下,有着超强的自控力和恰到好处的书生气质;同时他也憋屈、纠结、偶尔软弱、有时冲动,痛苦无助的时候让人心疼,怕老婆的时候又有点可爱。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人身上能感受到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这种真诚,使他的大义凛然高台教化能让人听得进去,阴阳怪气口吐芬芳也不突兀。他不仅是有抱负讲原则信仰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会让人共情的人。 好人不好刻画,一个性格温和的好人,远远不如强大复杂的反面人物有发挥空间。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理,在大家的认知里,坏人坏得五花八门,而君子却都差不多。人们喜欢探究坏人变坏的心路历程,无数人研究“犯罪心理学”,却似乎并没有一个课题叫“好人心理学“。 《芳华》里有句话:一个人距离完美人格——“超我”越近,就距离“自我”和“本我”越远,同时可以认为,这个完美人格越是完美,所具有的藏污纳垢的人性就越少。——这就注定了很多时候好人不容易被人理解和接纳,人们宁愿用“假”“不近人情”“另有所图”来符号化他们,也不愿承认是因为自己的境界和人家相差太远。 好人很多时候是委屈的、无助的、费力不讨好的。无论现实世界,还是剧里,都是一样。牛俊杰是好人,累死累活只能拿一千生活费,还要被调查。程端阳是好人,辛苦一辈子除了奖杯奖状,又得到了什么呢?更不要说直接触动利益集团根本的齐本安了。倒是林、陆、皮这样的坏人,大半辈子过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有人说齐本安离我们很远,有人说从来没有碰到过齐本安式的人物,这不奇怪,因为这样的人本来就凤毛麟角。可是,粉饰的丑陋依然丑陋,遥不可及的美好一样美好。好人难做,但正是因为难,才弥足珍贵。 其实我刚喜欢上靳东老师的时候,特别想看他演一个大反派,枭雄也好渣男也行,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执念了。这个世界石多玉少,无瑕美玉更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庆幸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张脸,这样一种气质,有能力把一些稀缺到人们觉得不可信的品质具像化,比如纯粹,比如担当,比如正义……这几年来,从“万年修得谭宗明”,到“贺涵只应天上有”,他有本事把现实中几乎碰不到的人物塑造得令人信服,让人心生向往,切切实实感受到美好,我要做的只是好好珍惜就够了。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闫妮的表演没进步 (方枪枪的枪)
- 第十二集,出现了李达康 (异鬼漫步)
- 林董时装秀,这个年龄层身形仪态黄志忠应该第一了 (🤷🏻♀️)
- 突然觉得清官比贪官难做几倍 (心好len痛)
- 孙连城下班看星星,沙瑞金上班打篮球 (鱼刺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