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进城|字超多!慎入!在老挝独自旅行半个多月,带大家看看老挝吧
来自:小癫羊(牡丹亭外雨纷纷)
在18年暑假在老挝旅行了半个多月 云南坐大巴入境 然后从老挝入境柬埔寨
还在老挝摔断了尾骨 导致在柬埔寨没有去成吴哥T_T 好遗憾
但是我真的好爱老挝 东南亚国家最爱的没有之一
可能老挝存在感非常低 但是它真的很美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
整个旅行差不多是一次冒险
关键词:原始森林徒步;湄公河上坐慢船;志愿者;攀岩;探洞;
Part 1 琅南塔
我大概有一种“陆路过境”情节,之前在大理玩的无聊突发奇想去越南,买了张火车票到了南宁,然后坐上大巴就到了越南。去老挝也是一样,一开始是打算从昆明飞到琅勃拉邦,但做了一系列攻略之后发现一个隐秘而有趣的存在——琅南塔,最后决定还是从云南的景洪坐车出境,再途经会晒到琅勃拉邦,一来是免走回头路,二来是又可以多收集一个口岸。
先到了云南景洪(西双版纳)玩了一天,换了钱。老挝签证是提前在某宝上办理的。

在景洪买了去老挝“琅南塔”市的车票,很好买到,车牌是老挝车牌,司机也是老挝人。不过一开始我完全没有发觉,他的云南话和云普都非常标准……
一车只有十几个人,他说这还是人多的时候,前两天一天只有三个人坐车,跑一趟还要亏钱……

进入老挝海关,感觉时光倒流了二十年……桌椅设备和墙上贴的东西都很陈旧,我甚至一度以为他们要手工检查签证……进入老挝海关的时候有一个桌子写着老挝发展基金$1,还好前一天在西双版纳青旅,老板告诉我不要给这个钱,我就当没看见,径直走过去了……
排了半天队又朝我要出入境表,我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折腾了半天哪里都找不见,最后朝落地签窗口要来了一张……我正纳闷前面几个同是贴纸签的中国人要怎么过去,看见人手攥着一叠老挝币心里明白了个七八成,先是给了一张,最后一打钱全都被要走了……我是一分钱没给,也让我过去了
出了海关,在等大巴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导游模样的人陪着两个中国人,跟他们说,护照里要夹20块人民币,那个女的笑着说,我夹了二十,他还找了我十块……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小国的海关要“小费”都是被这种人惯出来的……
到琅南塔果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车行驶在大山里,怎么都不像有城市的样子,但听司机打电话用云普说,我到机场了,我一惊,哪里是机场?
司机说,喏,左边就是了。
我:???

过了一会来到了琅南塔。琅南塔是老挝北部的大省,首府是琅南塔市,长下面这样。

司机还特意告诉我,等一下我们会路过琅南塔首富的房子。虽然一闪而过没来得及拍照,但是我还是被豪华程度震惊了,一座非常华丽的欧式建筑,大概有四五层,三幢连在一起,白色的墙一尘不染,屋顶金灿灿的,所有的园艺被修剪的干净利落……一直听说老挝的贫富差距巨大,但是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徒步的过程在另一个帖子里提过就不再赘述。
简而言之就是一天翻山越岭到了一个没有电没有网的原始村落,然后又花了一天翻出来,很辛苦。



徒步过后坐了一天车到会晒,再坐慢船到琅勃拉邦。
会晒是个很小的城市,依湄公河而建,河对岸就是泰国。

开往琅勃拉邦的慢船耗时两天,第一天约六小时,停靠pak beng(孤独星球上叫巴本,但我的所有app里都叫北宾),第二天再航行八小时,才最终抵达。
买票的时候要做登记,填写姓名、国籍、护照号信息,于是我又是在一众欧洲国家名中郑重写下了唯一的China。

船在湄公河上行驶,虽说是慢船,但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缓慢,这“slow boat”只是相对于快艇来说的。全程都能听见马达发出的巨大轰鸣。
船偶尔停靠在某些村庄旁,卸下一些货物或上来几个打扮精致的老挝女人。剩下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见不到任何船只,只有我们一艘船在河面上孤零零地前行。

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就发生在会晒上游不远处,给湄公河蒙上了一层血雾。但时至今日,望着河两岸静谧的山峦,很难想象这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金三角。
有时天晴,有时落雨,有时两岸山峰料峭,山顶笼着好看的云雾。风很大,吹来草木混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把手伸出窗外,仿佛就能握住一团风,捏住一片云。
在越来越快的今天,在江上坐上这样的慢船发两天的呆,听起来多少有些浪漫。


漂荡六小时后,船只抵达了名叫北宾的小村落。
船还没停稳,就有个男人冲到船边介绍他的宾馆。我听了一会,觉得价格便宜,但还是多长了个心眼,在谷歌地图上搜索了一下这家宾馆,发现差评如潮,及时悬崖勒马,挑选出了一家名为phonemany的高评分宾馆。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这家宾馆要价8万基普(约人民币62),却是我这趟行程到目前为止住过最好的宾馆。空调、洁白干爽的床铺,柔软的席梦思,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第二天早晨,买了饼干、薯片外加一个金枪鱼法棍作为午饭,又踏上了船。与昨天的船有所不同,第二天的船更像中国的火车硬座,座位两两相对,中间还有一张小桌子,这样座位就少了很多,我上船的时候人已经满满当当,只能坐在了两个老挝女生的旁边。
经过一天的漂泊,终于到达了老挝的第二大城市,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比会晒和琅南塔都现代一点,但是还是不如中国十八线小县城发达。整个城市连五层以上的建筑都很少。
虽然老挝的经济水平很落后,但是我感觉物价(或着说CPI)真的是非常高。无论是琅南塔、琅勃拉邦,一份炒饭或是米粉都要十几二十元,一罐330ml的可乐也要四元。但这个国家有很多家庭年收入才只有六千元。一路走来,我基本没见过什么大工厂,制造业贫乏的可怜,一切全靠进口,造成物价居高不下。
住的青旅临河而建,有大大的公共空间,每天很多外国人在大厅里发呆聊天。
碰到了一个硬核老太太,自己在外面旅行,聊天了解到1985年她三十多岁,移民美国,在珠宝工厂工作。算起来她已经有七十岁了,说自己一个人在东南亚旅行七个月了,住青旅多人间,精打细算,一点都不输年轻人。老太太还说自己打算去印度,我真不知道她的身板是铁打的还是怎样。
在我们聊天的间隙有个老爷爷也短暂性的说了几句话,同样是很大岁数,一个人旅行,住多人间——国外的老爷爷老太太都这么硬核吗?
第二天老太太又向我介绍了一个美国男孩,只有18岁,也是自己独自在旅行。这就是青旅的魅力。从十八到八十,从东方到西方,充满了无数可能性。

琅勃拉邦附近景点不多,光西瀑布算是比较有名的。

景区有的地方很像四川的黄龙景区,展板上写的原理也与黄龙的成因大同小异。可惜雨季泥土冲刷,水并不像黄龙一样碧绿清澈,但冬天的时候一定很美。
下来之后还在这里游了泳。

不得不说最顶上的瀑布真的很美、很壮观!相机里并不能很好地拍出纵深感,事实上瀑布真的很高,水汽漂浮在半山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后来在青旅跟歪果仁聊天的时候得知琅勃拉邦有一个慈善机构,他们同时每天有早晚两次活动,听后我感觉很像英语角——外国游客去店里和当地人用英语聊天。于是我表示第二天早晨和在青旅认识的歪果仁朋友一起去。
店里已经有很多小朋友,也有不少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和一个英语专业的小同行聊了起来,他说自己想去中国,正在努力申请奖学金。开始总是相似的——你叫什么、做什么工作、在琅勃拉邦几天了、还要在老挝呆多久之类的话题,但当我问他们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一个十六岁的男生告诉我,他想做导游。
我有点惊讶,毕竟在中国,如果你问一个高中生未来想做什么,他99%不会说我想当导游。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做导游可以出国。我又问他,老挝的导游经常带团出国吗?他摇了摇头,略带悲伤的说,老挝人太穷了,几乎没什么人出国旅行。他还说自己很喜欢看书,有时候会去没多少书的琅勃拉邦的小图书馆看书,为了来这里还要特意借一辆摩托车。
他们很喜欢问我有几个兄弟姐妹,得知我是独生女后有点吃惊。那个打算去中国的男孩家里有六个孩子,那个打算当导游的男生家里则有十一个孩子……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父母都是农民,他们的哥哥姐姐也大多数子承父业,在家帮父母种水稻。
不一会来了另一个男生,他开始跟我学汉语,于是英语角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汉语角。也只有在教他们汉语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汉语真的非常难……比如解释为什么是两天不是二天,「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了一会我觉得,还是说英语更轻松……
而问他们为什么学汉语,无一例外的答案是,我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他们都知道中国在老挝修铁路,很多中国人在老挝开公司,想着多学一门汉语就会有更多机会,于是都在自发学习汉语。

两个小时过得飞快,他们都在问我,晚上还来吗?我本来想拒绝,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拒绝。他们都说来吧来吧,那种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神,实在让我不忍心拒绝。
晚上我又和老爷爷来到了这里,结果被两个人缠着说中文。其中一个在琅勃拉邦某种类似函授机构跟着中国老师学了三年中文,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着各种中文词汇。他的中文说的还过得去,基本没什么语法错误,问我的问题也相对高级——「糊涂」和「困惑」有什么区别?「参考」和「思考」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用英文翻译给他解释……
小哥叫何更新,他已经工作了,在琅勃拉邦一家酒店。来的时候还穿着酒店的黑西裤和白衬衫。他说自己做这个只是暂时的,很想找一份中国公司里的工作。他聊了很多,他说平时在酒店里没什么人和他说话,他有点孤独,又说自学中文有点困难,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像极了地摊上处理的便宜货,书名叫《有钱人是如何思考的》,在我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安静地读书。他加了我微信,之后还联系过。我看到他换到了中国公司工作,后来还去过深圳。现在应该过得好了一些。
又跑过来三个小孩子,基本不会说英语,有两个十岁的小孩,感觉更像是来凑热闹,只会问我叫什么。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脖子上挂着个佛像,我问他是不是佛教徒,何更新帮我翻译他的老挝语,说是小时候一直做和尚,前两年才还俗。我问他为什么做和尚,他说好几个朋友都去出家了,他觉得很好玩,就去了。寺庙离家十五公里,也不能每天回家,小小年纪就在外孤身一人,但是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并没有任何悲伤的神色。
在这里见到的很多十六七岁的男生,大多数还没我个子高。不知道是不是营养不良所致,每个人都瘦瘦小小。
在琅勃拉邦呆了几天,感觉这里的时间好像停滞了,变得很慢很慢。
琅勃拉邦的夜市上,有很多人在卖炸弹做成的钥匙扣。

简单翻译一下:秘密战争期间,很多炸弹落到了我们省,毁掉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现在,我们把这些炸弹做成了纪念品,帮助我们摆脱贫困。
在越战期间美国在老挝进行了一场秘密战争,给这个国家留下了致命的遗产:8000万颗未引爆的炸弹。只有不到1%的炸弹被排除。老挝四分之一的村庄都还有未引爆的炸弹,造成大量土地无法耕种。整个国家到处都是营养不足和贫穷,经济发展迟缓,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之一。
直到今日,每年都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未引爆的炸弹而致死致残。
帝国主义真是人类之癌。
琅勃拉邦下一站是万荣。去之前有人告诉我,我订的青旅是一个「Pary Hostel」,万荣是一个「Party Town」。我有点不解,他们说你去了就懂了。那里会整夜整夜的开party、喝酒、狂欢,我说我没有参加过party,他们耸了耸肩说,那你最好不要去那里。他们还说,那里是一个「韩国镇」。
还没进万荣,喧嚣声已经快把我淹没。灯红酒绿,饮食男女,这里和平静的琅勃拉邦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音乐、酒精,以及无处不在的韩国人。我甚至怀疑自己来到了韩国殖民地。走在街上耳边传来的都是韩语,路边餐馆基本都在出售韩国烤肉和火锅,随处可见打扮精致的韩国男女围坐在桌旁烤肉喝啤酒。
到了青旅,前台办理入住的地方用英语大字写着「禁止吸毒,违者罚款」,到了房间里一关门门后用英语贴着「禁止不可描述」,我感觉自己的脑子越来越混乱——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啊?
不过事实证明这家青旅也没有那么糟糕,虽然音乐声有点吵闹,但室友半夜归来都还算安静,基本也是倒头就睡,没有怎么打扰到我的睡眠。
一觉睡到九点钟,看了看攻略再用手机搜了搜,打算去攀个岩就赶紧跑路。十一点退房出门,大街上冷冷清清,丝毫看不出昨夜喧闹的痕迹。我来到评价较好的Central Climbers School攀岩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门面),问能不能下午攀岩,老板很爽快的说可以,但一番交涉后,我考虑到攀岩后再去下一站万象不太方便,老板也建议我留在这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再攀岩,下午去万象,安全系数会高一点,而且也不用匆忙赶路。在旁边找了一家青旅,3万老挝币一晚(23 RMB),空调六人间、泳池、早饭,我实在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去处了。
下午想着还是去哪里玩玩,一番思索后决定去Blue Lagoon玩水。Blue Lagoon翻译过来大概叫做蓝色泻湖,万荣一共有三处,第一、第三评价较好,其中Blue Lagoon 3据说人少好玩,但路途较远,青旅老板说没有车子过去(事实上我到那里之后发现还是有公司在组织去那里的半日游),我就跑去租了一辆小摩托,打算自己骑摩托去。由于对自己技术非常不自信,我租了一辆长得和电瓶车没什么两样的全自动小摩托,排量110cc,戴上头盔加了油就往Blue Lagoon 3的方向开去。
万荣还有一个租车选择就是四轮buggy car,大概是中国的卡丁车一类,万荣有的地方用中文写着卡丁车,有的写着越野车。车有两个座位,非常简易。我一开始怕那个价格昂贵,才选择了摩托车,但后来一问,租四五个小时跟一天摩托车的价格差不多,如果去Blue Lagoon的话四个小时足矣。而且开上了路,我才发觉,大多数人租卡丁车是正确的选择。雨后道路泥泞湿滑,路上到处是坑,如果租摩托也应当租250cc的大排量。
开出去一段路我已经欲哭无泪,还是硬着头皮以10迈的龟速缓慢行进在路上。不过一路的风景确实是不小的安慰。不远处山峰料峭如刀削一般,山间笼着雾气,山脚下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四下无人,只能听见浇灌稻田的溪水潺潺和自己摩托车的马达声,一时觉得自己如临仙境。

一路上碰到的老挝小朋友毫不胆怯地和你挥手致意,向你喊着「萨拜迪」(老挝语的你好),天真无邪的笑脸让人心生暖意。
虽然只有十七公里,谷歌地图上给出的时间是40分钟,但我一路小心翼翼,慢慢悠悠,最后愣是花了将近两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中间还摔了一跤,把摩托车后视镜摔歪了,赔了人家换算过来差不多50元RMB的老挝币。
门票一万老挝基普,不到十元钱,一进大门有点失落,感觉这水塘太小,但马上就加入了玩水的阵营。这里可玩的很多,而且都不再额外收费,只有租用救生衣收费五千基普。我自信自己的水性没有租,水不算浅,够不到底,至少有两三米,但我感觉稍微会些游泳的人也就无需救生衣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不厌其烦地玩两个跳水项目——其实也不算真正的跳水,而是抓住滑索上的把手往下滑,到绳子尽头松手跃入水中,高度不过半米到一米。下一个人再把把手拉回来继续玩,如此循环。


站在台子上抓住把手还是不怎么敢跳,但迈出那一步时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而是真的很有趣。虽然「砸」到水里还是会懵一下,但确实好玩极了。于是我又来了几次,直到最后落水瞬间泳镜沉到水底才罢休。
万荣最有名的游乐项目是轮胎漂流,几十块钱租一个轮胎,顺着河漂下去,沿途很多酒吧,他们可以拉你上来,然后就是喝酒、party、狂欢,再继续漂流,我在youtube上看了几个视频,感觉确实太乱,而且安全系数很低,完全是自己无保护漂流,每年出事的不在少数。很多酒吧据说还秘密出售🍃。
根据《孤独星球》和我自己的观察,万荣大概有以下户外运动:轮胎漂流、洞穴漂流、游览溶洞、徒步、皮划艇、泻湖、攀岩、骑摩托车观光、爬山、骑大象……可以探索无限玩法。
第二天去攀岩

他稀里哗啦往自己身上挂了一堆东西,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登山绳,然后在我腰部的腰带上穿进了一根登山绳,又抓起绳子,说「I climb up and you safe me」。大意就是让我给他倒腾绳子,具体操作我也有些糊涂。
他穿着拖鞋,蹭蹭蹭像猴子一样往上爬,到了一个小圈圈处,就挂一个钩子,最后到顶,把绳子穿过去,然后像飞一样抓着绳子一下下跳回了原点。
他说,你准备好了吗?
我说,准备好了。
他说,那你就爬吧。
我:???我自己爬?
他说,对啊,你爬,我在下面「safe you」。
我此时已经欲哭无泪,给自己加油打气一番,走向了崖边。
爬出第一步我就后悔了。
我从小就恐高,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都会害怕,在商场里坐自动扶梯也不敢往下看。恐惧已经占领了我的内心,我想放弃,我想下山,我全身发抖,稍微动一动就会因为害怕而满身大汗。

教练朝我喊,慢慢来,不着急,并告诉我应该往哪里爬。石灰岩的山体上被侵蚀出一个个小孔,教练告诉我这叫「pocket」,就是口袋的意思,可以抓也可以踩,非常坚固。教练会告诉我哪边有pocket,应该往哪个方向移动。但大多数时间,我都还是自行探索,自发找路往上爬。费了九牛二虎只力,终于爬到了一个小平台,勉强供我两只脚站立。

教练拿着我的相机帮我拍照。由于发力方式不对——正常攀岩应当是手脚都发力,而我因为太过害怕,全身力气都集中在手臂上,用胳膊拽着自己往上爬,加上平时不锻炼,手臂力量极差,到达第一个平台的时候,大臂已经接近脱力。
至此,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半山腰俯瞰万荣,近处的稻田,远处的建筑和山峦,雾气氤氲,美不胜收。

下去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就像一个滑轮装置,教练把我放下来就可以了。他告诉我身体后仰,脚用力蹬山体,手不要放在身前,一点一点把我放下来。
说实话放下来的过程很好玩,感觉比爬上去好玩的多,像在玩速降。降一会,教练还故意收紧绳索把我吊在那里拍照,但我更想早点落地……

结束了万荣的旅程,我来到金边,准备来到老挝传说中的“冥河”
先来到老挝首都金边,在青旅办理了入住,虽然是这一路住过最贵的青旅(约60/晚,十人间),但确实也是各方面最好的一家。打算出去吃晚饭顺道参观一下金边「凯旋门」。
走在路上,我一时有点恍惚,竟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疑心自己到底是来到了河内、西贡还是马尼拉?
道路上晦暗的灯光,巨型广告牌,耀眼的霓虹灯,街头拿着啤酒醉醺醺的西方人,带有法国殖民地风格的高大建筑,一阵一阵摩托车马达的轰鸣,这一切仿佛都不属于老挝。主街上一座座银行大楼无比气派,耀武扬威地炫耀着自己的财大气粗,与破败不堪的琅南塔形成讽刺的对比。
金碧辉煌的总统府,像极了凯旋门的纪念碑,矗立在主街的两端。

打算预定第二天去贡洛村的车票,被老板告知已经订满,急着赶路的我就订了一张去他曲的车票,打算再转车到贡洛。谁知道,这就是我噩梦的开始。事实证明,如果我选择在万象多呆一天,坐后天的那班车走,最终时间不仅相同,而且我能少花一半的路费——
第二天中午,坐上了去他曲的车,车还没开出万象,就在一个加油站停了下来,一群人开始七手八脚修车。我们几个外国人由于语言不通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一边聊天一边等。不知道是不是爆胎,反正他们拆下来一个后轮,叮叮当当敲打了一阵轮殻,各种零件摆了一地。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又出发了。走了将近一小时,停了车,我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下了车,看到他们又在进行着重复操作。
再上车时已经将近五点。按理说我们本应五点抵达目的地他曲,但现在还在万象附近。
又是上车、开车一两小时停车修车兼吃饭,这时车屁股已经在冒白烟。我们几个外国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这时候我已经基本确定,这辆印着台湾某旅游公司logo的大巴车大概是台湾淘汰甚至报废的车辆,通过某种途径来到老挝继续使用。
上车后我们猜测是引擎过热,为了降低引擎负担司机没有打开空调,车里闷热,几个老挝人想打开头顶的紧急出口,发现打不开。
最后又停在了路边。老挝的绝大多数公路都是没灯的,只有一片黑暗,车尾灯是诡异的绿光,一股股白烟不断冒出来,我们一车人站在大巴车前,仿佛《釜山行》或《行尸走肉》里的僵尸。

后面又来了一辆车,一番交涉大概是想让我们坐那趟车,我背了包就往车上蹿,一上车发现已经坐满,和一车老挝人对视了几秒钟,他们全车人的目光好像都集中在了我身上,叽叽喳喳的对我说一些完全听不懂的话,于是我决定下车和外国人呆在一起,感觉还有那么一丝安全感。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了那辆车上,一个人发了一个大排档里用的塑料椅子让我们坐在过道上。我们面面相觑,满腹狐疑,但还是坐下了。有一个歪果仁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他们是不是经常这么干,为什么车上还有塑料椅子?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他曲,在暴雨中坐上了突突车,来到一家青旅,墙上都是黑黑的霉,被子床单的干净程度也非常可疑。但此时我们已经折腾了十二小时,一个个累极了,迅速进入梦乡。
睡了六小时,我又起来准备前往贡洛村。此时已经错过了七点的直达车,于是我又开始了漫漫转车路。

A是他曲,D是贡洛村,于是我需要先坐大巴车从A到B,再坐突突车到C,最后再坐车到D。
坐了两小时车,我终于到了C,南欣村车站

一片荒野上一座小房子,一辆车,就是车站了。询问后得知我们要等万象过来的车,然后一起去贡洛,我的内心接近崩溃——我折腾了将近24个小时,最后还是坐上了万象到贡洛的那一班车。
又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到了贡洛村。又是成片稻田,雨中雾气蒙蒙,农夫牵着水牛从雾中徐徐像我走来,一切美的像一场梦。而到了终点站Spring River Resort,看到美景,我咬咬牙对自己说,值!
老板先给我们每人奉上一杯鲜榨欢迎饮料。这真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度假村,房间是一座座小木屋,从大门到餐厅会穿过一大片盛开的天堂鸟,外面就是参天大树,餐厅外是波涛汹涌的南欣河,对岸是一座极美的山峰,雾气氤氲,美不胜收。

餐厅对着的山峰,从房间出来也可以直接看到。
酒店老板是个瑞士人,我本来以为只有双人间,结果他表示可以让我按床位付钱,于是我一个人用一半的钱住进了双床间。园景房是15美元一晚上,按老挝币汇率不到100RMB,我只用了不到50。江景房有独立卫生间,45美元一晚上。
虽然一直在下雨,但房间没有那么潮湿,床单被罩极为干净,老板骄傲的说,我们用的是热水洗衣机,整个老挝都没有几台。网速也超快,感觉老板真的是用五星级的标准在布置一切。
晚上在雨打芭蕉声中睡去,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第二天起来,本来打算去溶洞,结果老板和景区打了电话,说由于昨天降雨量达到了40多mm,水位暴涨,他们关闭了入口。他下午会再打电话确认。
我从未想象过,《定风波》的情景会是在老挝看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和老板聊天,问他是怎么发现这个世外桃源的,他说他之前在泰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做了十五年的领队,后来公司派他来坦贡洛开发线路,他发现了这里的蓝色泻湖,他发现这里是他十五年领队生涯见过最美的景色,当时就萌生了留在这里的想法。当时有一个人在这里盖了两座小木屋,后来他去世了,他的女儿想去城里居住,就给他打了电话问他愿不愿意接手这个地方,他于是买了下来,斥巨资整修,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他还说,由于这里没什么人知道,主要是骑摩托车环游他曲的背包客,所以价格很低,还在不亏钱的边缘挣扎,希望我给他宣传一下,服务员于是给我发来了80张图片和一些视频,真是如天堂一般的景色。
泻湖在旱季的时候,划船进去,可以游泳,宛如仙境。




从餐厅往左望出去可以隐约看到蓝色泻湖的入口。这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形成的泻湖,当地人经常来这里取水,可以直接饮用。我坐在餐厅一上午,就看到好几个小孩子从度假村旁边划船,带着一个饮水机用的那种水桶,灌上一桶水,再划船回来。


下午老板又和景区打电话,说洞里漂下来很多浮木,非常危险,还是不予开放。我只能寄希望于明早,不管怎样,明天都必须离开了。但即使没有进洞,这里的美景也足以填补那一份遗憾。
第二天早晨刚到餐厅,另一对西班牙夫妻(我们一同坐车到的贡洛村)一见我就说,洞穴今天开放了!
我的心终于落了地,吃了碗米粉,和他们商议过后,决定从酒店坐船过去。老板帮我们给船夫打了电话,建议我们收拾好行李,从景区出来再找车直接去南欣村,再到他曲。我们就背上了背包,和老板告别后坐上了小船。

船向景区开去。坦贡洛溶洞最有名的就是洞里的地下河,要全程坐船,洞里的地下河流出来就成了南欣河,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条河流。
到了码头,我们上去存好包,再回到码头换乘景区的船只进入溶洞。
这时悲催的事情发生了,我在下码头的台阶时没注意脚下的泥巴,一下滑倒了,滑下了三四个台阶,重重地坐到了地上。当时真的是摔懵了,眼冒金星,头昏脑胀,身后也传来一阵剧痛。西班牙夫妻连忙把我扶起来,问我还好吗,说如果不行可以在岸上休息一会。我定了定神,试着走了两下,虽然还有些疼痛,但勉强可以对付,就上了船,想赶紧去洞里一探究竟。
百科上是这样说的:Tham Kong Lo或Kong Lor Cave是位于老挝Khammouane省Phu Hin Bun国家公园的一个岩溶石灰岩洞穴。它位于Thakhek以北大约130公里处的Nam Hin Bun河流入山洞。岩溶地貌非常壮观,洞穴被认为是“东南亚地质奇观之一”。
古时候,当地人认为坦贡洛洞穴有幽灵把守,而一直不敢进入。《孤独星球》上说,如果你想体验古希腊神话中的冥河,这里是不二的选择。
单就洞口来说,怪石嶙峋已经足够满足我对于「冥河」的一切幻想了。黑漆漆的洞口仿佛要把我们全部吞没。
进了洞后,除了河水和船的马达声,就不再有任何声音。光线也全部消失了,只剩下船工和我们的头灯。洞口很低矮,有时感觉岩壁就在我们头顶上一点。我不禁想起了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突然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之前查阅资料说,洞里最高点离河面有一百多米。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一进入那个「房间」,一种巨大的虚无感瞬间攫住了我的心脏。
要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有点像在天文馆大门进去,蓦然看到巨大的穹顶。但那比这里矮多了。抬起头,望见光线几乎难以抵达的顶端,那种空间感让人心生畏惧。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房顶仰望天穹的感觉,洞顶此时就宛如天穹,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无限渺小。
在那个巨大无比的「房间」里,也有许多小山丘一般大小的巨石,样貌可怖。
过了这里,前面有一些亮光,船工停了船,示意我们走上去。这里可能是洞里唯一有钟乳石、石笋景观的地方,所以安上了一些微弱的灯泡。

各种石钟乳石笋并不算非常特别,比起越南下龙湾或桂林各溶洞都逊色不少。但胜在原始,没有打一些七彩斑斓的灯光——之前参观溶洞那些花花绿绿的灯光总让我想起86版西游记。
又走了不知道多远——在黑暗里,一切时间、距离仿佛都消逝了——前面终于出现了一番光亮。
驶出洞穴,两岸景色又是极美,我拼命想捉住这光明,双眼贪婪地享受着光亮。

不一会到了村子,船工给了我们十分钟到处走走,但这村子也没什么太过特别的,垃圾遍地。
似乎到这村子只能爬山或坐船穿越洞穴,真是如同桃花源一般的存在。
十分钟后又向洞穴驶去,洞口进去能听到几声蝙蝠叫,然后又是长久的黑暗和沉默。
最终我们几个「亡灵」终于度过了这冥河,抵达了「彼岸」,所幸「前世记忆」还在。
归还头灯,背上背包,我们来到了大门处,景区工作人员帮我们叫了突突车,并且告诉我们由于下雨,部分公路被水淹没,我们只能换乘船,再从另一侧坐车。我想起酒店老板说,他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没有公路,他足足坐了三天的船才进来。
坐上一辆小皮卡,大约半小时,下车,换乘船只。


坐上船突突突一会,来到另一侧,我四下看看没有看到突突车,还在疑惑,发现与我同船的老挝人已经爬上了一辆手扶拖拉机。
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乘坐了手扶拖拉机。

简直是水陆两用拖拉机,水深处已经快要没过半个轮胎


下了手扶拖拉机,突突车要价太过昂贵,刚好刚才同船又同乘拖拉机的老挝人要去南欣村,收了我们一半的价格把我们带到了车站——就是我在本文开头写的那个光秃秃的车站。我们又换了一辆突突车,终于抵达了B处,并搭上了去巴色的大巴车。
西班牙夫妻在他曲下了车,我则买到了巴色的车票。我问他多长时间,他告诉我八小时,当时大约是下午三点——从贡洛村出来花了两小时。结果到了他曲,换了一辆「卧铺车」,中间又是无止境的修车、停下,摔痛的地方在硬板床上格外难受,最后凌晨4点,终于抵达了巴色。
考虑到伤势,我决定直奔柬埔寨,忍痛舍弃了四千美岛和巴色。
在柬埔寨暹粒因为尾骨太过疼痛,花了1000多在私立国际医院拍了片子,说是尾骨骨折,所以过了几天我就坐飞机回国了……和吴哥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TAT
结束啦!
最后出老挝入境柬埔寨的时候还跟海关硬刚了一波……
盖了章之后不给我护照 不断翻我护照 数钱 最后直接用中文跟我说两块(美元) 然后我用英文讲你这是索贿 没钱 no money 最后他还是把护照扔给我了 然后在我后面喊 我赶紧跑了 出门在微信问青旅老板章是不是全的 他说没问题 想想还是有点后怕:P 就告诉你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另外由于篇幅原因我节选了一些比较精华的部分,还有一些细节大家可以看我的wx公主号:dianatravel
(不是引流!我的公主号只是一些游记的备份,只有300多粉丝,连广告主都没开,不妥删!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写在评论区,我能解答的会回答大家!
谢谢大家看完!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交流|抑郁症的表现 (孤独的干饭人)
- 土狗进城|在故宫上班 (苦艾与木)
- 开眼了|我经历过眼底黄斑出血 (-)
- 还能这样?|出家人的征婚启事 (给爷倒水)
- 开眼了|(23年更新)做猎头7年多了,聊聊接触过的年薪百万高... (驼背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