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与鉴赏第20期丨《衣冠朝元:永乐宫壁画与全真教》目录
alia🐷(一颗宁静甜蜜的心)




01
永乐全真一祖庭,纯阳七子俱真人;
冲和巨眼擘画后,三界三清法派存;
三清四域三界神,三百神仙竞朝元;
七子留真变相多,重阳弘教画壁传;
出处传衣稽系谱,入道点化识骷髅;
向使佛道全异辙,何事丹青暗输诚。
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宫之一,
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
永乐宫几个大殿内共保存有壁画960平方米,
尤其是三清殿,
元代艺术家们以极其飘逸流畅的线条,
描绘了诸多神像,
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宝库。
本期文章通过详尽的图解和文字,
从壁画结构、壁画与永乐宫建筑等内容的关系入手,
揭示匠人营造永乐宫的精心安排,
使观者更易如了解如何欣赏、理解壁画图像中的含义,
以及其背后的精神、观念,
既能深入,又能浅出,
可谓理解道教艺术的极好案例。








02
目录
永乐宫《朝元图》与道教仪式(葛思康)
潘德冲与永乐宫三清殿建筑和壁画(赵伟)
图中春秋——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的法派意图(赵伟)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及其形象演变——由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14组孙不二形象谈起(吴端涛)
图像、母题及意义——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传道图像研究(吴端涛)
永乐宫三清殿廿八宿图像特征溯源(邓昭)
永乐宫元代壁画中的叙事图像及其意涵(刘科)
03
编者的话
20世纪 60 年代,以王逊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对永乐宫壁画进行的研究,开启了探索道教美术的征程。自此以后,海内外学者于永乐宫课题多有建树,内容遍及壁画、建筑、工匠、技法以及宗教、科技、民俗等多个方面,使永乐宫艺术成为可与敦煌艺术相媲美的中国宗教艺术研究领域的翘楚。本次选取的 7 篇文章均围绕永乐宫壁画展开,其中 3 篇论文针对三清殿壁画的神祇组合,另外 4 篇论文重在探讨重阳殿和纯阳殿的纪传类图像。本期之所以选取以上论文,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集中介绍海内外中青年学者有关永乐宫壁画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二,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择取与永乐宫壁画朝元主题和全真宗祖构成密切相关的部分,重点突出元朝时期的全真教在营建永乐宫三座主要殿堂时的设计理念,凸显三清殿朝元队伍与作为全真教宗祖序列的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和王重阳及其七位弟子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永乐宫三座殿堂的构制不唯满足道教仪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彰显全真教徒只要一心向道,皆可逍遥朝元,罗列仙班的信念。(赵伟)
04
《艺术收藏与鉴赏》关注艺术及研究热点,发现艺术人文的历史脉络,每期围绕一个主题深度挖掘,以多元的视角对中外艺术史上的重要专题进行探讨剖析,向追求品味的大众普及艺术知识,让有专业深度的研究者讲好艺术的故事,使美术与大众结缘,请专家来艺术启蒙。
目前已出版《齐白石和他的朋友圈》《“四王”是怎样炼成的》《宋代山水画的世界》《晚明版画的视界》《董其昌的长生术》《实景山水的隐秘权力场》《点石斋传奇》《近代图像中的家国塑造》《新中国,新山水》《悲鸿生命》《冠中先生》《木刻为什么这样红》《女!女!女!:她世界,她艺术,她们说》《如虎添翼:神兽想象与艺术》《为新中国造型》《中国早期摄影》《衣冠朝元:永乐宫壁画与全真教》等期杂志。
杂志采用国际16开本,用纸考究,封面240g高白踏雪,内页105g高白晶彩;四色烫金彩印,锁线胶装,180°舒展翻阅,品质精良;设计疏朗大气,兼容当代、极简、中式等风格,力求让美的故事呈现得更美好。
05
往期内容
艺术收藏与鉴赏第18期|《蚀铜刻木:跨文化的康乾盛世版画》目录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杂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听一听大家对这幅画不同角度的理解呢! (修狗和草莓熊)
- 谁知道16期的故事? (冻死在夏天)
- 第15、16期呢 (bubu)
- 双十一末班车 (bubu)
- 22期,《晚清的样子:肖像画中的帝国背影》陈平原、朱万章等... (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