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局部城市」瓦美术馆艺术首展
来自:封号斗罗李宝库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30日-2022年01月30日
展览地点: 瓦美术馆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130号
费用:Free

活动海报:

具体内容:
由朱砂策展,隋建国、赵刚、张伟、温凌、金氏彻平等十几位中外艺术家将艺术作品带到北沟村,瓦美术馆内、田间菜地、民屋房顶甚至是村委会的外墙上,都能看到艺术家的作品,艺术氛围下的北沟村,向外界讲述着乡村文艺复兴的故事。
瓦美术馆的诞生,是北沟村文化底蕴继续衍生和传播的新实验,也是对于乡村及城市关系的探索,运用艺术作品放大当地人文模式,进而去描绘这个乡野自身的庄严意义。瓦美术馆的建造,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延续北沟村的传统文化,传递乡村形象与城市美学融合的先锋态度。

策展人引言
古老的城市大都傍河而居,人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生产、构建。到了十七世纪的时候,我们已经能明显地观察到了市民阶层,也就是启蒙时代的讲述者们所面对的人群,他们聚在河边、广场、市政厅和剧院门口,高声谈论集体利益、共同的福祉,进一步形成并丰富了城市中广义上的公共空间。我们已知的,人类曾有的显著进步和变革正是基于这一部分,可不同地区的人类命运并不相同。

面对乡野,意味着逃离城市,意味着对某种不理想的回应。在被技术和大规模流动主宰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处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对自身赋予一丝乡愁的意味,毕竟新中国之后,我们大多是从乡村移民到城市的后代。而自奥德修斯重返伊萨卡岛之后,我们已经无法从文学上给予故乡更多的帮助,只好追溯一种虚构的景观。
《局部城市》正是这样的景观,展览是社会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其构建手段。我们面临的北沟村,是一条不到两公里的山间小道,常住人口不到四百人。有一间改造过后的瓦厂酒店,一家三卅精品民宿,和一间刚刚落成的美术馆。这里既不远离城市,但也不靠近乡村,既不是计划经济的实验田,也不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结合部,是一种局部呈现城市特征的新样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却又不甘于乡村,于是就有了都市和田园这两种生活,与过去的经验互相渗透的结果。
我们期望这里能出现曾经的斯德哥尔摩文化中心,而不是马尔洛的文化之家,我们要让观众在美术馆里打乒乓球,作品可以在各处,而不是关在一间房里,可以漫山遍野。当然这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人们曾经是那样的警惕大众这个概念,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堕落形式,那么今天是否还会认为,公共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堕落形式。
当然,我也依旧相信艺术品只供观看不供思考。这个展览有着其自身本地化、自由又谦逊的目标,好让我们抛开昨日或明日的生活,关注在永恒的当下里。最后,像梭罗说的,让世界保存于荒野之中。
——朱砂(一千遍)

瓦美术馆开幕首展,邀请一千遍策划,13位艺术家:隋建国、张伟、赵刚、郭鸿蔚、周轶伦、童昆鸟、温凌、刘展、鞠婷、葛宇路、雷磊、金氏彻平、孙玛侬等及特别嘉宾梁翘柏,共同参与,用雕塑、装置、绘画、音乐等多样的作品形式,讨论艺术与土地、人群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刘展:《行走的人》】

艺术家刘展的《行走的人》,雕塑很高大,恰似刘展老师本人,铁艺,充满力量。90年代,刘展在UNMASK艺术小组之时,曾在苏格兰游历半个月,在苏格兰高地的旷野中,他创作出了“行走的人”。90年代,刘展在UNMASK艺术小组之时,曾在苏格兰游历半个月,在苏格兰高地的旷野中,他创作出了“行走的人”。
【金氏彻平:《醇金 #3》】


醇金#3,是一件摆放出宛若城市的骨骼碎片的作品,一边是优美的维纳斯,一边是邪恶的骷髅,阳光下的金色闪闪发亮,善恶美丑,就在此一瞬间。金氏彻平在日本与村上隆齐名,在中国还鲜少受到关注,他将美与崇高融为一体,然后将一切展现给世人。
【童昆鸟:三件装置作品】



“垃圾大王”童昆鸟和乡村遗产酒店——瓦厂酒店的窑洞,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这位90后艺术家用各类奇葩物品进行创作,常常带有一种黑色幽默。《扇变小孩》就像平时身边的每一个我们,而若干奇怪的事,无解的原因,我们也希望《答案会在空气中打开》,而奇怪的《守护着5号》究竟守护着什么,空气会知道答案么?相信你来了之后会知道答案。
【隋建国:《梦石归田》】
对于此次参展,隋建国这样说: 在浏览了北沟村现有的村落地图后,我很自然地选择,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村中更接近城市中常见的艺术展示环境的位置。当我被告知策展人为我的作品指定的地点为菜地时,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局部城市」这一理念。
关于《梦石归田》,原名为「梦石」。通过对一块石灰岩石块进行3D扫描并放大16000倍,再以3D数字技术进行结构处理,用钢板互嵌结构做回到原来石块的形状。如今它在北沟村山脚下的白菜田里出现,与它的母体遥相呼应,承担起「城乡交流使者」这样一个角色。「梦石归田」应该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名字。

【张伟:《PWMC2107》】

对于瓦美术馆二层展出的《PWMC2107》作品,张伟表示:
没有谁可以说画画儿必须要用画笔,必须要画出来什么物像、必须要说明什么道理、必须要承担起什么义务和责任。摩托车好玩儿,油彩也好玩儿,把它们放在一起就特别好玩儿。被人称赞是好事儿,令人惊艳就更好了。不拘常法才能法自我立。10年可以磨一剑,可是剑磨好了,对手已经不知去向。摩托车可以帮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张非常大的画儿。我们的生命其实非常短暂。

【鞠婷:《珊瑚102021》、《珊瑚102121》】

鞠婷的作品色彩鲜艳,她喜欢复杂的手工,甚至很难界定这是版画或者雕塑,因为她的创作,既是画的过程,也是塑的过程。而作品之外,鞠婷是一个温柔的妈妈,看着溢出颜色的作品,仿佛看到她本人和两个小朋友,在海底潜水的肆意。
【孙玛侬:《涂鸦》】

瓦美术馆三层空间的天花板上,悬挂着艺术家孙玛侬的作品《涂鸦》。这位90后新生代艺术家作品细腻温和,非常鲜亮,却又透露着一股坚韧。
【温凌:《辛德勒餐厅》】

《辛德勒餐厅》是一幅巨型喷绘作品,挂在北沟村村委会大墙上。温凌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他的作品和他本人形成一种反差萌,有一种童真和少年感。但艺术毕竟是艺术,艺术家用貌似天真可爱,实则荒诞不经的方式表达他的三观。为什么是“好快”,温凌说,这是句吉祥话,代表村子里的发展,又快又好。
【赵刚:《北京秋天3号》】

赵刚在欧洲和美国都生活过,后来回到中国。经历过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艺术与文化的纠缠。他的作品很美,却有明显的荒诞意识,也试图通过这种荒诞,透露出反抗和对新秩序和理想的追求。
【郭鸿蔚:《舞 NO.1》】

郭鸿蔚的作品,位于瓦美术馆一、二层间的大台阶上。画面源于电影《修女乔安娜》:一群修道院中的修女,身着白袍欢快地旋转、跳跃,处于世俗欢愉与着魔的边界。借用了宗教与欲望冲突的现实根源,将视角更多地投放在生之欢愉这一母题,以及如何在观看上实现通感:画面中人的表情被抹去,身姿通过衣袖的飘动来显现,长袍也不再是现实中的白,而是以红的渗透和弧度来勾勒。
【周轶伦:《当阳光足够直射,晒干这些走私的T恤》】

周轶伦的作品位于瓦美术馆一层,是为本次开幕首展专门创作的。周轶伦既是画家,也是一位装置艺术家,擅长从破烂之中搭建可循环生活剧场,演绎由野生审美带来的生命状态。作品想传递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人人都是艺术的参与者和创作者。
【雷磊:《刺猬头》】

雷磊的《刺猬头》,就在村子里的一处民房屋顶上,沿着村子里的主干道向北,就能发现它。刺猬头的形象源自一部电影作品,故事中的男孩对爱人说谎,鼻子变长了,但却开出一朵善意小花。
【梁翘柏:《在到处之间找我》】

瓦美术馆开幕当天,邀请梁翘柏来到长城脚下,与乐手们在山间演绎了一个特别项目,远山、晚霞、深秋的大地风光与音乐相呼相应。
还有艺术家葛宇路的实验创作,将在后续与大家见面,敬请关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终于回来了,也宣布一个告别吧 (tennka)
- 【活动】金属丝雕刻艺术!Wire Sculpting!手工艺之夜 (封号斗罗李宝库)
- 【电影】《詹妮弗的肉体》"Jennifer's Body" (2009)骄卷电影夜 (封号斗罗李宝库)
- 【电影】《Proiezione Solinas: posti disponibili》放映 (封号斗罗李宝库)
- 【电影】放映:非电影 Notfilm (2015) (封号斗罗李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