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盘不需要等待时间 更不是长出来的
来自:穆赫兰道不到
发现组里很多人的观点都是马盘必须要认识一年以上才能看;还有人认为马盘是长出来的。
其实这些仔细思考都是没道理的。马盘从两个人认识起就可以看,而且并不是长出来的。
1️⃣原因很简单,我们思考一下。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以通过马盘去看,并非只有爱情关系。还有更多的就是普通朋友,普通同事关系。
那么请问他们和恋爱关系在一年当中的交往频率和实际交往小时数是一样的吗?
你和普通朋友虽然已经认识三年,但你们的交往频率可能好几周才见一次;你和对象交往了半年,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高密度交流。他们的实际交往小时数谁高谁低?
再比如你十年前认识了一个人,之后再没联系过,今年又重新联系,这种可以算成是相识十年的关系去看吗?
很明显,要是算高密度交往,那成年人生活中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关系,你掰掰手指都能数得过来,马盘的范围就被限定到如此狭小了吗?
要是只要认识就算,那么你幼稚园的同学再见面,你们就都算几十年的长久关系。这显然更不合理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所有马盘上反应的信息,都是从你们认识的第一时间开始生效,并且完全发自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
需要时间是因为你本人的解读能力还有所欠缺,没有理解马盘根本上是“一相多意”的抽象表达,而错误的执着在了寻找确定的具体的答案。
比如最典型的月土相位。不考虑其他相位的影响,那只能代表你对对方感到压抑。至于这是对方导致的,还是你自己瞧不上人家。不好意思,这就是你自己脑补出来的延伸问题了。这个相位只负责表相,不负责解释动机问题。
我倾向于把它解释为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具体到现实里大概率就是。当你仔细回想与此人相识之初,这种压抑的气氛气场其实就已经存在了。
原因不定,当然前文提到的两种现象都有可能,不过他们都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大多数是和你本人当时的心境有关。
2️⃣人与人之间的气场连接决定了两者关系75%的比重,而剩下的25%才是可用逻辑解释的具体事件(你们之间谁对谁具体做了什么导致了对方的感受),这也是给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这里要注意的是,是你先对对方产生了认知,然后才根据对方不同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而不是对方确实做了什么事才让你觉得如何如何。
怎么理解这句话?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男朋友三天没回你消息,那你的心情一定是着急不平静的,你会疯狂脑补出无数种可能。
那么我们把对象换成一个平时无事还跟你扯皮来烦你的普通同事,他三天没回你消息。那你说不定还觉得这太好了,你的世界终于安静了。
以上两人对你做出的行为是一样的,那就是“三天不回你消息”,为什么你的感觉会截然不同呢?
那是因为在你的认知里,已经率先把他们划分成三六九等了。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被人金羊 (止)
- 女兄弟和固p的情d盘请鉴 (杀了)
- 我学生,是不是喜欢我? (人间断案小天使)
- 采访一下各位月7 (我是你爷爷)
- 实际案例男日瓶不见得不好,反而很好,女日瓶就不太妙。 (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