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真的比想象的专业多了,后续解析持续更新
来自:冷冷静静(少有人走的路)
-----------更新2--------------
尤娜个案分析,文字版和视频版更新太累了,这边就放大纲吧。视频内容最完整。
危机干预基本知识
1.ZS是人极度痛苦的选择
2.ZS上人们就不断发出求救信号
3.保证对方安全和共情
贺顿的危机干预有比较大的争议,惨状的描述应该是因为确定了尤娜的安全,但是我肯定不会这么做,带主角光环,我理解。
三角化,出现于夫妻双方关系濒临破裂,孩子为了挽救这段关系,把自己扔进去,偷窃、生病、自伤等等,父母就会把焦点集中于孩子,而不是闹离婚。
识别情绪是控制自己情绪的第一步。
-------------更新1------------------------
初步考虑分三个系列更新:
1.以个案为中心的分析,同时扩展同类型的个案介绍。
2.心理咨询背景知识的补充。
3.贺顿生活、人际关系的讲解。
核心肯定是围绕心理学,B站的视频版和豆瓣的文字版估计会有一些差别和时间的不一致,欢迎大家建议和提问。
---------------------------------------
作为一个学习心理咨询专业多年的新手咨询师,本来是对这部剧是不看好的,根据过往的经历来看,国内的屏幕上的心理咨询师的形象没有一个是符合最基本要求的。加上原著中的女心理师也是不符合职业伦理要求的,所以,我本来是准备开启吐槽模式的。
但是!当我第一天六点多赶到家时,打开电视剧,我惊呆了!影片开始到贺顿推开接线员的那一刻,基本就是关于危机干预教科书级的科普,第一个接线员的话术,就是教科书中的流程。贺顿出场以后,有点不太像危机干预了,但是这都不是大问题。
基于这是一部国产电视剧,有一点科普作用的电视剧,看到现在为止,专业性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喜出望外,讲真的,国内99%的咨询师都没有贺顿的水平。
贺顿的背景是:北师大心理咨询专硕毕业(校长董奇的名字都没有改)加上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手里有着两个金字招牌,这也是实力的象征。
在影视剧中,我们最害怕的就是片中的咨询师和来访者谈恋爱,可能观众觉得浪漫,但是这是我们职业的红线,杀无赦。这部剧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后来贺顿的师姐还违反了这条准则,有伦理评议的过程,我想看了这部剧的观众,肯定不会再说跟来访者谈恋爱的话题了。
影视剧中的咨询室很多时候都是大的过分,或者花里胡哨,但是这部剧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科普好的咨询室什么样的,我前段时间刚帮忙布置了一个咨询室,那一刻,我在贺顿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感觉,哈哈哈哈!
关于案例部分,到现在为止看到了青少年个案、婚姻个案、焦虑个案、妄想个案、进食障碍个案等等,症状表现整体比较典型,背景交代也比较经典,贺顿在咨询室内的对话,我经常带入自己,说实话看个案和咨询的部分太累了,感觉给自己加了个班。
但是,还是想说,因为艺术创作的原因,还是有一些和真实世界不一样的地方,咨询也没有那么快,但是,作为电视剧,我很满意!
大家感兴趣,来留言呀,我争取做案例分析!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想在北京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的心理互助群 (若不是我)
- 【路温1900】是自己删除“伪造聊天记录截图”的证据 (民族英雄)
- 重度抑郁到心理咨询师的我 (我的璀璨人生)
- 让我有好感的一个细节 (狐狸守着月亮)
- 第19集|被校园欺凌的孩子经常有两种结局 (Je t'a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