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深处|青浦城隍庙:青浦区城东北隅公园路650号
王绩五
城隍
《说文解字》中“城,以盛名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隍是由城墙和城池组成的建筑形式。后来,经过演绎,城隍逐渐成为指代城市的一个名词。
五代杜光庭《道门定制》卷二规定:城隍管死魂灵,道士给死人建醮超度,要向城隍庙求取“城隍牒”,才能放亡灵去接受道士的超度。
明清时期,城隍信仰逐渐普遍化制度化,分为首都、府、县三级。一般而言,作为城市保护神的城隍老爷都是生前在地方为官、政绩显赫的有功之臣。因此,每一个地方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也都不同。
以上海为例,上海县奉秦裕伯 ,松江县奉李待问,青浦县奉沈恩(初建成时,青浦的城隍神是谁已无据可考,直到明崇祯六年,皇帝敕书:“联闻生为直臣,殁有明神,御灾捍患,维持奠安,兹特封尔为江南府青浦县城隍显灵伯",即赐封已故四川布政使沈恩为青浦的城隍爷。),嘉定县奉陆陇其,宝山县奉陈瑄,奉贤奉周中鋐,南汇县奉叶永盛等。他们都是体恤民间疾苦,造福一方的良臣。当地人感念其功德,奉为城隍老爷进行祭祀。
上海地区现在保存较好的城隍庙遗迹有黄浦区城隍庙、青浦城隍庙、朱家角城隍庙和嘉定城隍庙。
青浦区城隍神沈恩
沈恩,字仁甫,上海县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后任刑部主事,并授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祖孙三代都是明代的官员。沈恩为官清廉,颇有政绩,“居官称任,藩宣著绩,功在社稷",生前就多次受到明正德(1506- 1521 年)和嘉靖(1522-1566年)皇帝的嘉奖,沈恩死后,明朝的帝王对于他的功绩依旧念念不忘,把对他的追念和肯定延续到了他的子孙,并在赐封他儿孙的圣旨上对他大加赞扬。六十年后,崇祯封他为城隍神。爵号“显灵伯”。
现位于青浦曲水园内的御书楼,就是青浦城隍庙专门存放皇帝赐封城隍神圣旨的建筑,故称。但有关赐封沈恩本人的圣旨已无存。所幸,颁给沈恩子孙的两幅圣旨尚存,现存于青浦区博物馆。
保存较好的青浦城隍庙
青浦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组成。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有头门、戏台、大殿、后殿、寝宫等建筑。

据《青浦县志》记载:“县城于公元1573年由古青龙镇迁于今址,挖河筑城,是年建庙。”在所辖的朱家角镇还为城隍神建了行宫。
清乾隆十年(1745年)起,由青浦知县乔式祖于庙东大殿东侧募资修建了了觉堂、得月轩、歌熏楼等,供香客小憩。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青浦士绅发起,在粮税、地丁税项下每亩加一文,集款扩建园林,初具规模,取名“灵园”,又有“一文园”的俗称,成为城隍庙的附属园林,清嘉庆年间,易名“曲水园”。
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军进兵上海,清兵和美国雇佣军华尔洋枪队在青浦抵抗,城隍庙大部分建筑被清军和华尔洋枪队的炮火所毁。同治十三年重修。光绪十年,庙与曲水园先后修复。
如今能够看到的旧建筑只有位于前端的戏台和大殿东侧的娘娘殿。明末清初,青浦盛行朝觐城隍神,“尝演剧以迓神”,朝觐每三年一次,剧分昆、微,文武皆有,就在城隍庙的戏台举行。包括平时酬神募款等活动的演出,逢元宵节挂灯、城隍诞辰的打唱奏乐也都在这戏台,上举行。
戏台至今保存完好,戏台下是拱圈形的石柱基,是进入城隍庙的必经门洞。

青浦教案
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四(1848年3月8日)青浦城隍庙庙前广场上曾发生英国传教士与中国民众的冲突,史称“青浦教案”。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rmy Medhurst) 等3人,违规泊舟至青浦,在城隍庙场进行传教活动,造成街道阻塞,行人不便,此举引起当地大批乡民和漕船水手不满,发生冲突,结果漕船水手遭到无故殴打,其中十名水手被抓,游街示众,其中两人被判了充军,三个被打的英国人得到三百两银子的赔偿,英国的租界也扩大了两倍多。
1979年5月4日,庙前教案发生地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纪念地点,城隍庙亦成为县革命博物馆所在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分享|《体验经济》读书笔记 (王绩五)
- 请问皇后人参霜对淡化皱纹有效果吗?有没有用过的姐妹 (扶摇)
- 我经常熬夜,肤色不匀,用片仔癀化妆品家的轻肌精华液能改善吗? (扶摇)
- 都市漫步|湖丝栈(万航渡路1384弄) (王绩五)
- 都市漫步|五角场800号艺术基地 (王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