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更新(更新对“遥回贴”的反驳)路遥的《人生》
来自:三花最可爱
更新:反驳那位“遥回”我的兄弟
且不讨论(哪怕是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到底是不是“苟且”,但如果认为文学仅仅需要“复刻”生活,而不需要任何提炼、反思乃至升华,那也就没有读书的必要了。(至少,这样的“文学”绝不是高明的文学,评价一句“烂书”并不过分。)
退一步说,就算是同一本书里的另一个人物——男主的前女友,择偶的考量可不是“能不能帮助自己的前途”“是不是一心顺从自己”,而在恋爱中几乎完全是利他的、奉献自我的,跟男主对比鲜明。难道真的能一概而论“那个年代的人婚嫁只考虑那些现实因素”吗?
作者既然围绕男主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那一定是想通过此阐述一些道理的。可是结局处男主对出轨的后悔和对择偶的“利益考量”(而不见他对前女友的道德上的愧疚),使得全书的落点似乎变成了 男主最后的落魄命运是因为他在择偶上不够利己和精明 或者说是他“失算”了,让读者感到 作者仿佛是在鼓吹一种更为现实乃至势利的爱情观。从写作来说,无疑是失败的。
总结:本来,男主在工作上的挫折(工作被官二代抢走)完全是因为体制的系统性的弊病被有权者利用(这里如果深挖可以写得很深刻,很遗憾路遥选择了避重就轻),而男主在感情上的一场空则是因为他见异思迁、咎由自取。可是由于路遥采用了一种很tricky的写法,男主感情失败仿佛被写成一种类似于“下错赌注”的投资失败,而他工作失意又似乎变成他在感情上始乱终弃这种道德缺陷的“报应”。可体制的弊病和男主个人的私德问题本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报应”的逻辑是不能成立的,路遥却把两者杂糅在一起、混为一谈,导致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就是扭曲的。(也就是转发里说的 主角当然可以不是正面的,但我批判的是他所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态度和取向。)
————————————————————————————————————————————
看到有帖子吐槽《平凡的世界》,想起了《人生》也是一言难尽。
读的时间很久远了,现在还有印象的槽点:
1.男主被走后门的官二代抢走了教师职位,最后是通过一位职位更高的亲戚解决的。。。。。就感觉对系统性的问题完全避而不谈。甚至,结局处,别人还在安慰男主“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大意如此)。。。。造成男主悲剧的,固然有他本人抗压能力差、见异思迁等缺点,但是作为更重要的原因的系统性问题却完全隐形了。
2.男主出轨,但没有善终。男主在前女友出嫁的那天非常悔恨,但他后悔的点居然是“前女友是一心一意过日子的人,眼里只有他、对他非常好;而且前女友的父亲是村官,跟她在一起对自己好处更大”。。。。。槽多无口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局外人·鼠疫 (莫莫)
- 《水浒传》是我看过的最烂的书 (亖三二一)
- 苏福忠译的《1984》 (苹果酒)
- 赫塔米勒《今天我不想面对自己》翻译好奇怪 (Rrose Sélavy)
- 余华《活着》 (mor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