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讨论|Hello 我想S01这个结局足够HE
来自:Canace07
这集十七分钟有效时长里面包含的信息是很多的,即使具体起来就是那两场吵架。前半部分学姐与丈夫的争执,后半部分是学姐与亭亭的口角。
前一场景是很典型的东亚夫妻问题沟通集锦:丈夫企图用一系列大而粗糙的方法主动示好,拉近关系,像是回台北工作,照顾、关心小哲,然后实践不成,便气急败坏指责对方不关注小哲,对对方进行道德批判,同时在小哲面前不加掩饰地争吵,独断决议,并讲到自己这么些年对家庭的付出,无数点都在点出对方对自己的依赖(钱、房子),贬低对方竞争者的能力以抬高自己的重要性,并不断暗暗表达“你还要我怎样”,指责对方贪婪,且不断强化给对方自己付出之多的印象。
虽然这种表达只是愤怒下的事实汇总,但几乎条条都在往把对方往“失德”“附庸者”的绝路上逼。同时也呈现了怡敏“和睦婚姻”背后的漏洞:丈夫缺乏共情能力、专横霸道的强占有欲求。这是本质观念上的相悖,即使怡敏习惯逆来顺受,不愿承认,但不问缘由的指责,不顾及小朋友的观感,过分强调物质资料占有量及自己的强者地位,还是会喊起怡敏对“自己与丈夫已经渐行渐远,逐渐绝缘”的认识。
后一场景是学姐发现亭亭生活后与她的口角,我看来,是两个人正视对方感受,正视自己感受,正视自己需求,正视对方需求,企图开始握手言和后的应激反应。前面铺垫的故事是以点的形式垒起了“亭亭的真实生活”,以妈妈的话,男友的声音,还有亭亭自我的感受讲述,以怡敏主动找亭亭这样的一条行为,这个行为完成了两人十五年经历背景的重点性场景还原,实现了两人经历对等的呈现。这种经历的对等呈现,在我看来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呈现的经历对等,表达想法的层面才能对等,两人的真实生活只有都琐碎,两个人的情绪才对等,两人的关系才可能对等,对等才能引向相爱。
两场争吵是有很多共性在的,丈夫在以自己视角下相处的陈述抱怨和指责怡敏,亭亭也在,尽管亭亭于丈夫也具有以下差异性:亭亭对她的要求很低,仅为验证“她对她的感觉是不是她的错觉”,而不会为她建立任何道德约束;亭亭会听她的每句话,关注她的感受的,她说“让她去找个男朋友”,“定位她们的关系为恶心”,她都会记得,即使是对话发生在十五年前。
如果细想这两个争吵场景,可推理的东西很多。比如说怡敏是如何感受这两场争吵的,比如说为什么怡敏在两场争吵中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是什么促使她在两场争吵中做出了拥抱选择还是做出逃离选择的。
我想,怡敏心中应该有个感受滤镜,如果她将之对方指责为“一种抱怨”便会不为之所地走开;如果她因指责产生愧疚感,那便会靠近,挽回。而这个感受性的决定性因素,大概是是否真的有获得“被给予感”,以及这种“被给予感”是否大于“被索求感”。
亭亭对她的指责,是会真正让她觉得愧疚的,因为她未曾给予过对方,却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被给予,她的缺失恰好被亭亭填补了上去。而丈夫的道德批判不予发生作用,仅因为被索求感远远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人的正常选择,也就是逃开。
所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general的亲密关系讨论题,只不过对象换到了异性伴侣和另外的角逐,跨上了十五年苦恋的时间维度,以平淡、过糖和过激反复跳转的方式呈现。
这种关系经受过、经受着非议,关系中的人背负着不能更重的思想包袱,但涉事者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相爱的快感,双方相互呵护,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能建立一种健康的情绪mapping。双方能从对方的情绪中看到了自己的,也从自己的情绪中看到了对方的,能经得住彼此反复验证相互产生的感觉是真实的。
学姐了解到自己心里她们关系的症结,通过反省自己与丈夫的相处,通过了解到自己的关系想象和关系需求。然后主动说出“我很喜欢你”这句迟来的表白,同时作为对十五年前那句“我觉得我们那样很恶心”的道歉,这个结局再HE不过。本雅明讲过“灵光消逝的年代”,那么,眼神坚定地拥对方入怀,重新承认对对方的感受,再说句“我很喜欢你”真的是再HE不过。
大胆相爱吧,既然相爱都背负,都沉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2季|第二季到底更新完结了吗 (赤子)
- 同人相关|重写花香二的故事 (小文)
- 水区吐槽|已变成搬运邓依涵ig碎碎念\「6.18演员更新:开录」... (desperato)
- 剧情讨论|为什么每次cx都是亭亭主动,替她不值 (樱花大盗)
- 谁是t (猫头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