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后生活|从北京到成都,碎片记录一下
来自:Kuso
北京:2017.8-2021.7
2021年7月2日带着两只猫来到成都。
之前在北京做媒体行业,目前在成都也是做媒体,收入腰斩,但是并不觉得生活水平骤减(毕竟房租也腰斩了)。
成都也不是一个完全躺平的城市,尤其是在天府三街为圆心的这一片。
但是目前工作也不加班,感觉尚可,不过在北京也不加班(毕竟媒体人都是在家加班)。
最大的感受是下了班就完全和工作切割了,不会有人以工作之名联系你。
在北京我们一家四口(两人两猫)挤在五环外40平的出租屋里,一个月房租5000。
那时候小猫咪从来没晒过太阳,甚至没怎么见过窗外。
现在能给他们一个落地窗啦。
还有什么我想到再说吧~

——————
还有一个巨重点的事情被我忘了。
在北京得了特别严重的鼻炎,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无法脱离鼻炎喷雾(一种特别容易依赖的药物)。
严重的时候还会哮喘,疫情期间被迫去医院做ct。
就给大家看看我这个购买记录吧,都是血泪,因为完全治不好。

北京的天气相信待过的小伙伴都是知道的,风很大,很干燥。
治不好的病就让人觉得绝望,当时就在想离开这里会不会好一点。
先说结果吧,到成都大概四五个月开始,我彻底告别鼻炎喷雾了。
成都也不属于很湿润的城市,但是绿化非常好,aka公园城市,而且工地周围都会喷水雾加湿,多少还是会降低粉尘的产生。
————————
补充一下基本情况,我是新疆人,从小就对川渝特别熟悉,出疆第一站几乎都是四川(新疆的朋友们都懂)。
其实选择成都是个意外,当时去北京也是因为另一半读博,然后想说既然有机会就一起去首都看看吧,然后就一起待了四年。
临近他毕业的时候,我们开始考虑去向,当时考虑了西安和成都,西安是我们一起上大学的城市,感情颇深。
但是考虑到互联网行业(主要和我的行业相关)在成都可能工作机会比较多,最后还是选了成都。
大家说的口味问题,在北京待久了真的觉得吃的挺荒漠的(个人观点勿喷),好吃的当然有,但是普遍价格偏高。
成都的话,苍蝇馆子路边摊(我们俩的最爱)管够,两个人百元以内就能吃的超级满足。
比如现在我就在吃小区门口买的烧烤↓

————
趁着上班划水期间来说说关于朋友吧。
在北京的时候社交圈很小,几乎只有几位比较要好的同事。但是呢,问题来了。
大家都住在五环外,但是要么就是北五环要么就是南五环,周末想聚一下的话真的太难了。上班通勤就已经够累了,实在不想周末再坐地铁跑一遍北京城。
楼下有朋友问在成都的社交问题。
其实对我个人来说,在成都的朋友本来就比北京多的多,有很多新疆的朋友一开始就来了成都,在这边买房子什么的。
现在有好几个朋友离我家就一条马路,经常互相送个饭什么的。
下了班也能一起约个饭什么的,很开心。

——————————
刚才去朋友家吃饭了,她妈妈做的咱们新疆揪片子,太美味了。

回家路上特别热闹,有好多路边摊,卖草莓的,卖苹果的(毕竟圣诞节到了)。
四川人给我一种感觉就是,特别有生命力。
圣诞节就卖苹果,啥时节就卖什么东西,贴膜的泡椒凤爪的辣卤的,只要支个摊摊就能过日子的感觉。
我们家小区门口有几个固定摊位,烧烤,辣卤和水果摊,几个老板关系特别好,经常互相送吃的。
后门的阿姨们在跳广场舞,bgm是《栀子花开》,中间还混了一个叔叔,哈哈。
——————————
不知道大家会对宠物托运有兴趣吗?有的话我可以整理一下,我之前发b站过一个视频,可以整理成文字。
——————————
2022.4.13
大家好,好久没更新了,但是看到这个帖子还有朋友在收藏,想分享有一些我最近的一些职场感受。
仅代表我个人。
↓↓↓↓↓
现在的领导总是在强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且屡次向我诉苦说他这一年在成都是如此焦头烂额。
比如:
“xx上午请假没来是因为昨天加班了,但是不能所有人都跟ta一样上午不来”
“公司发了过节礼品,有人说不够档次”
“总有人私下议论工资并且大谈特谈”
……
我的个人感受是四川的朋友们确实在职场中表现出了很“躺”的感觉,并且是那种卷也卷不起来自成一派的躺。
我欣赏并欣赏这样的态度。因为这确实能让自己过得更舒坦,只要8小时内认真工作了其他时间管老板怎么想。
当然,我也不愿意说北京的职场er就是被社会毒打惯了的社畜,但是有些职场规则,真的是大家默许会遵守的,不用特意知会的。(比如头一天如果加班到九点十点,大概率第二天也不会缺勤的这种)
因为大家只在乎钱,钱给够了就能冲冲冲。
而成都的环境是,大家不那么在乎钱——给钱加班?不行,我就是要去耍。
我现在正在寻找北京速度和成都安逸之间的缓冲区(人生切割术那味儿有了)。目前感觉就是,只要不给别人造成太大的压力,我还是要尽量高效的完成工作,一如往昔。
在成都的第一家公司,加班一小时就可以兑换一小时的调休,家里加班也可以外勤打卡,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有同事过年的时候就用这些一个一个小时凑了4天假期出来。
现在这家公司是北京的分公司,老板之前一直在北京,也看得出对现在的职场环境很无奈,不停对我说:你要带着ta们变得职业一点。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一边口头答应一边偷偷躺平。
—————————————
2022.8.30
来更新一下。
7月份辞职了(实在是不想上班),现在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的状态,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
最近成都刚结束限电又有疫情了,想说说疫情常态化下的城市体感,但是这是可以说的吗?
总结起来就是,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都觉得成都的疫情防控是做的相当不错的。
精准,快速,丝滑,最大限度的不要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信息同步也比较快,毕竟成都真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上热搜。
昨天也参加了“热带雨林购物节”,稍微囤了一些食物(零食)。
我所在的小区暂时没受影响,一切照旧。

——————
经过9月这次疫情,感觉成都又能说点新的了,等我捋一捋思路。
————————
最近又有一些朋友在问成都工作的事情,正好我也过了将近三个月的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就来跟大家再update一下吧。
说之前必须提醒大家的就是:这只代表我的一家之言,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有兴趣的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先说结论就是,成都的就业环境并不是很好。 很多成都的上班族有句调侃:“北上广没有爱情,成都没有劳动法。”
这句话并不是毫无道理。
我去年9月开始工作,一直到今年7月初正式开始做自由职业,期间经历了两个公司,现在就给大家展开讲讲。
第一家公司,算是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吧,具体做什么的就不说了。
因为我在非盈利部门,还是媒体业务,所以处境比较边缘。
公司整体都比较年轻,老板也比较大方,几乎没什么规矩。但是部门内部有各种权力斗争,基本上部门的头儿属于两人称霸天下的状态,底下的同事们也是撞钟模式,期间其他的腌臜事我就不想细说了。
同事有很多摆烂的,基本上就像混口饭吃,我觉得我不是在工作,更不是在做媒体工作,关键是工资也不高。
但是这家公司过年放了16天假,我还是忍到了过年后才辞职。
第二家公司,总部在北京,媒体业务搬来了成都,因为人工费便宜。
我是在招聘平台直接被他们北京的老板找到的,因为离家太远(单程一小时地铁),我一开始还是拒绝了,但是后面几天实在没看到什么更好的就去看了一下。
后来见了成都这边的负责人,张口就说他在成都这一年有多苦,这边的人懒散自由,职业素养不高,希望我过来带带她们。
还聊了一下待遇什么的,工资比之前那家多了2千,进去就是主编title,但是有个巨大的bug,工资是一部分打卡里,一部分发现金(大家懂的都懂)。
我当时没多想,主要是还是很久没工作了有点心慌,心想那就去吧,反正暂时也没看到更好的,就答应了。
我手下大概有六七个人,都是比我小的95后女孩,工作还算认真。但是越来越发觉了这个老板的资本家面目,基本上同事一周就会换几个人,后来问了才知道实习期到了就开除了。
还会大批招还没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实习生,一个月工资2000,没有社保,还天天pua她们,24小时在线待命,可以说是廉价劳动力了。每次开会只会说一件事,就是现在市场不好,所有的公司都在裁员,balabala的pua话术。
(但是这届应届生真的不好找工作,所以她们也真的很容易被pua到…)
总之就是,我觉得在这里划不来,我要费心带团队,自己也要做那些基础工作,还不如回家做自由职业。
所以我又辞职了。
以上就是我短暂的两段成都工作经历,我知道不能代表大部分人,但是我从一些社交平台啊聊天群确实也看到,这里招聘市场的坑真的不少。
但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这样,据我所知技术岗位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
现在我自由职业快三个月了,每个月自己交800多的社保,医保有买的商保。
除去这些的收入和之前那份工作还多一些,毕竟自由职业就是这样,多做多得。
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状态能狗多久,暂时就还是这样吧,毕竟成都的生活整体还是让人觉得放松自在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正在桃梨|北京🍑沈阳ing 给大家实时分享一下感受吧 (momo)
- 桃后生活|从深圳回河南郑州 (如如许)
- 原地挣扎|回老家要做什么? (梓虞)
- 桃后生活|深圳回海岛一周年,开心 (不安分的智齿)
- 深圳想回川渝,不知道家在哪里! (豆友w1-FWeO-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