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我重拾了读书的快乐
来自:春山
前提是什么呢?前段时间手机丢了,于是那两天给自己放了个假,翻出已经积灰的电子书阅读器,完全投入式的看完了两本书,《娱乐至死》和《美丽新世界》。
我记得当时朋友打趣说,这东西终于发挥了它的价值,我也笑着附和,但是真投入阅读进去之后,就觉得没有手机真是太棒了。不用担心上司和同事call ,也没有任何推送信息来打断你。(当然,这种快乐只持续了一天半,没有手机的生活还是万万不行的。)
我觉得我还是要感谢没手机的那两天,不然想不到自己会在什么时间翻开以上两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评价蛮两极的,有条评论说作者像民初不肯剪辫子的遗老,哈哈,阅读过程中确实会时不时给人这种感觉,但我觉得没什么,这本来就是个和不同思想的人交流的过程嘛。
但是后来我心里一惊,想说自己是不是已经算半个遗老了。毕竟,在这个全民记录美好生活的时代,拍照、拍小视频、录vlog已经是家常便饭,就算不去亲手记录,日常上网也免不了刷刷抖音、b站、小红书,总之,照片和视频大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我在丢手机之前,其实已经卸了这些软件,原因很肤浅:在每个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回到家只想好好休息的打工日子里,我实在是没时间把它们刷个尽兴了(我是那种做事喜欢做到极致的人,要玩就要玩个痛痛快快)。其实仔细想想,不参与这些对我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
波兹曼固执地活在那个印刷业盛行的时代,而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会拍照、毫无摄影技巧,拍视频就更别提了。当然,我远远达不到他那个境界,现在的我还是时不时被碎片化文字吸引,因为自己太容易沉迷进去了,所以卸载了知乎,也控制自己不去看豆瓣推荐页。
当然,从社交角度来看,这些软件都没有问题,只是它们容易上瘾,对我来说要合理控制浏览时间真的太难了,一刷起来就什么也不想干。唯一的方法就是戒掉。
说一下我重拾小时候阅读乐趣的方法吧:让阅读带上社交属性。上学时候喜欢看小说类的,很容易就投入进去,工作以后开始爱上了杂文随笔,喜欢看作者长篇大论地讲一件事,因为只要看进去就能了解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真实想法,这也算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一个途径吧。如果说小时候阅读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过程,不管好的坏的照单全收,现在阅读更像是一种和作者的交流,我先听对方说,当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至于从中得到和学到了什么,那只是附加的收获。
之所以把这些话发到这里,是因为组里的大家也算是这个时代的逆行者吧,不知道你们平时会看哪些社交平台,会经常用照片和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并po到网上吗?你们认为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是很重要的技能吗?
-
能量upup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21-12-22 07:24:54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方法分享|虔诚拜佛 (自由)
- 方法分享|侍奉撅腚猫猫大王喝水 (无脚鸟)
- 经验之谈|原来我正在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鲨鱼游过夏天)
- 快乐心得|第一次吃到野生树莓 (顽皮的噜噜)
- 方法分享|图书馆是多么大的一个免费福利呀 (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