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家长学校《第一阶段共修课程大纲》(版本一)
来自:镜面
郁金香家长学校的学习理念是:
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体现的是家庭的问题。
要想孩子改变,父母需要首先改变。
父母的改变是孩子改变的唯一出路。
我们的学习原则是:
坚持“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的三不原则。
把心念内收,把期待孩子改变转化为实现自我成长。
心念内守的方式是:
自我觉察 (觉察自己的情绪起伏,觉察自己的认知偏见,觉察自己的行为模式)
自我修练的法门是:观呼吸
自我成长的路径是:自学相关课程,小组共修探讨,积极分享心得
课程安排及要求:
1、共六课(12次)共修;
2、每次共修课程前,需要提前自学相关课程及其它学习材料;
3、每次共修课程都需要积极参与发言、分享成长心得;
4、每次共修课程后,都需要提交书面成长心得。
课程大纲:
第一课
一、阅读:家长分享(25篇)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一期
二、思考问题
1、假如我处在慧淑妈妈的位置,我是否能够做到像慧淑妈妈那样?为什么?
2、陌上非花、群香、自由的风、兰花、陈远琼五位妈妈的文章,对我有什么启发?
3、对“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的三不原则是否能够理解了?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解释任何理由地说不的不迁就原则是否能够理解了?三不原则与不迁就原则的关系是否能分清了?
4、对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一书中有关漫画部分的正确和错误的做法,我之前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
听了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二课
一、阅读:
1、《镜子的法则》
2、《心眼力》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二期
二、思考问题
1、《镜子的法则》中,幸子妈妈的烦恼我们是否有过?幸子的故事是否对我有启发?启发在哪里?
2、《心眼力》这本书看后,对我有哪些启发和收获?
3、听了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三课
一、阅读: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三期
二、思考问题
1、《遇见未知的自己》给了我哪些启示?
2、听了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四课
一、阅读: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四期
二、思考问题
1、我之前对爱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2、看了《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这本书看后,对我有爱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听了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五课
一、阅读:
《佛陀教你不生气》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五期
二、思考问题
1、我对这本书中的哪两个小故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看了《佛陀教你不生气》这本书看后,我有哪些收获?对爱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听了撒红老师的喜马拉雅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六课
一、阅读:
1、《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经常会感到痛苦》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7496846/;
2、《不带评判地表达》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7957060/;
3、《难民营的对话》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179948/;
4、《NLP十二条前提假设》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382908/;
5、[美]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
辅助学习材料:撒红老师的答疑(音频)
二、思考问题
1、对照《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经常会感到痛苦》这篇文章,我的心中有哪些恶呢? 文章对我又有哪些启发呢?
2、之前和家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我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不带评判地表达》和《难民营的对话》这两篇文章读后,对我有哪些启发?
3、《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两条假设?为什么?
4、听了撒红老师的答疑,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5、《生命的重建》给了我哪些启发?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注母亲情绪健康|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作为母亲您是否感... (薛定谔的橘子)
- 我们终究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转载) (镜面)
- 郁金香家长学校《第一阶段共修课程大纲》(版本一) (镜面)
- 二阶段2019年第一期学习班学员第一课学习分享之二 (镜面)
- 二阶段2019年第一期学习班学员第一课学习分享之一 (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