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总结 杨德武
杨德武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于1996年出版,它的诞生提出为当时的世界政治提供了一个非常新奇和独特的思维框架,它旨在从文明的不同角度去阐述和深入研究国际动态性的走向与趋势,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将西方文明作为一个点去间接介绍了与之相重要的,正在逐步崛起的足以影响西方自冷战之后的强大文明,第一部分的作用主要是让读者认识并对“文明”概念,第二部分则建立在第一部分之上,它主要是说明西方世界力量从多方面的逐步衰弱为核心,第三部分主要讲述文明的形成过程,介绍了许多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并通过多种文明发展过程来表达不同文明之间的缺陷与认同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的将问题推进到每个文明都需要一个核心国家认同的角度。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如标题一般,亨廷顿先生将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文明做了一个比较,这段还比较许多协议、制度、历史事件和解释了许多类型冲突发生的理由等问题的探讨。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亨廷顿先生主要是围绕西方文明而展开,其中的核心是美国一词以及如何对该文明的发展过程的探讨。
笔者认为本书尽管有可用之处,同样也存在许多过度的推测,1.如文明的冲突它的作用性的存在时间,因为科技的进步,文明也在同样受到影响,亨廷顿先生过于强调文明也将忽略其他因素2.结合本人的疑问似乎他有意再次重现一次冷战双边格局,只不过这一次,双方阵容都必须二选一,而不允许任何中立态度的存在,3.有意引起文明之间冲突的嫌疑,低估了多种文明的包容性,俨然一副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4.可能深受费正清先生的“冲击-反应”模式,将其他文明的历史的重要性过于贬低,并且对它的文化结构以及社会制度的形成没有充分的理解。基于以上个人对本书的观点提出,个人认为世界框架正在走出本书所表达的范围,因此在经过对本书的阅读之后,本人也对世界未来发展有一个个人的有限看法的提出 ,对于文明的冲突其实本人也抱有相同的认同观点,但是活在当下的笔者似乎更强烈的感觉到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内容的不足之处,它大大的将文明作为主要冲突点来说明,这一点其实被过于放大,因而忽略了信息的透明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来到与影响,在这两点的逐步强化之下,国家社会将会呈现两极化,富裕的人越富裕,而贫穷的人则越贫穷,大量的权利与财力集中与少数人,而文明的影响则被大大削弱,其收益对象则更多的是穷苦人民,而人们对于不同文明的敌意也在有所平行,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变大,紧接着遭到的冲击便是人口问题,文明的存在建立于人口的数量,这一点在书中也曾被提及,随着人口下降,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必然转变为如何维持文明发展的地步,就以人尽皆知的日本为例子,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与低欲望社会状态让日本文明的未来的发展与稳定问题大大的打上了问号,不过二战之后,政府组织与非政治组织的建立大大的强化并融合了相互不同文明的意见和解决一些事项的责任,这意味着伴随而来的一大堆新时代里出现的新奇的问题以及原有概念的重新定义,值得重视的是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是以经济贸易为压舱石的特点,而亨廷顿先生的文明冲突也在逐渐失去张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Day35.36 (( ̄Д ̄)ノ)
- Day33,34 (( ̄Д ̄)ノ)
- Day21-22 (双桥)
- day 37-42 into the plex (符政弘19国关)
- day 33-36 《into the plex》 (符政弘19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