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花颂声珠玉沉》(三)
来自:八九一十七
(转载自知乎,已获得授权,作者@予天光,感谢作者大大!)
四:点绛
“上官婉儿,数罪并罚,朕判尔死罪,可有异议?”武则天面容冷峻,声如寒冰。
阶下,上官婉儿仪容不乱,一丝不苟,从容顿首。
“臣,谨遵圣命,谢主隆恩。”
武则天眸光一转,长叹一声。
“念在卿文采过人,且免去死罪,着黥面之刑。”
朝上众臣顿生非议,切切之声不绝于耳。
终是被武则天凛冽目光压下,结于上官婉儿三跪九叩。
黥面。
太平闻讯,当日下午即入宫,名为求见陛下,实则只见了寥寥半柱香时辰,便赶去了上官婉儿处。
“殿下来了?”上官婉儿只是应声,并未回头。
“婉儿。”太平几番踌躇,终是忍不住上前去掀那珠帘,手却被婉儿按住。
“别惊着殿下。”
太平张口无言。两人对峙半晌,太平捏捏指节。
她猛地回身,掀了那碍事的珠帘,扳住婉儿清瘦的肩让婉儿回头。
见了面上刺黥那一刻,太平没忍住,泪珠不要体面似的直往下落。
“婉儿……”太平低头拭泪“母皇怎能如此……”
婉儿安抚性的拍拍太平的手:“殿下莫要怨恼,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婉儿一介女儿身参政议事,自会招人不满,遭人陷害是难免的事,这已是陛下回护了。”
太平狠狠地抬手抹了泪,走到殿门口,招呼随身的宫娥取了匣子进来。
她开匣,是一匣子花黄脂粉。太平调和脂粉,提笔蘸朱,在婉儿黥面处细细描绘。寥寥数笔,勾勒出一朵栩栩如生的鸢尾。
“婉儿抬头。”
婉儿抬眼,正对上宫内刚刚被她吩咐撤去的铜鉴。
镜内女子姿容清雅,面上一朵鸢尾娇冶生姿,双颊绯红,绛唇点朱。
再抬头,是太平的笑靥。眉尾泛红,眼波潋滟,唇角笑意却一如春花,芳华无限。
那年,对镜点朱丹,照水描黛眉。女子眉眼弯弯,笑红颜憨,一朵鸢尾风姿清冽,缤纷了冰冷韶华。
五:山倾
神龙之变之后,武则天被迫交出了九五至尊的最高位,让位于唐中宗。
宫人们传说那一天武则天曾秘密召见上官婉儿,也有人说这些不过是无稽之谈,到底有或是无,谁也说不清。
武则天逝世以后,立下无字之碑,功过褒贬,全由后人评说。几千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病危之时,也时时想起那些沾在她手上的鲜血。
可是后悔吗?不后悔。这本就是一条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众人背道而驰,一路荆棘丛生的路,这是一线天险,万人荣宠风光大盛之下,是一步行差踏错便粉身碎骨的悬崖栈道,深渊渡桥。
他们挡了我的路。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来杀了我。别无选择。这是通向最高位置的必经之路。
所以,就这样吧。
武则天这样想着。
上官婉儿后来转而投靠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她多次劝韦皇后行武则天之事,韦皇后心动,多次上表奏请中宗实行笼络民心的政策,中宗都一一允了。
她言辞之间颇为偏袒武三思。武则天也有想过要不要将皇位传给这个侄儿,这个姓武的侄儿,然而宰辅狄仁杰的劝告终于是让她放弃了。
上官婉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权势荣宠加身,风光无两。
虽是如此,在别人眼中,她却依然是依附于太平公主的。
后来,上官婉儿一杆素心清明称,文雅无双称才郎。世称巾帼宰相。
太平公主食封一千二百户,破唐惯例,荣宠无双,参朝事,议政务。
上官婉儿折下宫中一角盛放的红梅,簌簌的雪扬在地上,清幽之香却沁了满心满脾,萦绕不去。
耳边那人的声音似乎响起。
“婉儿,你要陪着她走下去。朕也想看看,这个最像朕的女儿,究竟能走出多远。”
“只可惜,没有机会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天作之合是不是有bug (已注销)
- 朱元璋本纪 郭桓 (momo~)
- 成帝这么丑怎么能拥有这么多好看的妃子! (格兰芬多首席)
- 这次周年庆bug也蛮多的 (盘串的太史令)
- 侧室不显示了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