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美图|建筑馆里的古建筑模型
来自:Aleksey
坐标武汉,中国建筑科技馆。这个建筑馆分为古代、荆楚、现代和未来建筑这几个主题。我这里主要拍了一些古代建筑的部分,想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不知道这个分区合不合适,毕竟只是模型。
一、首先是序厅,八个方位是八组斗拱模型。

序厅

广东肇庆梅庵北宋大殿——双杪双下昂七铺作

四川峨眉山齐天五行庙宋元飞来殿——单杪双下昂六铺作

陕西韩城文庙元代大殿——单杪双下昂六铺作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唐代东大殿——双杪双下昂七铺作

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上层外檐——双杪双下昂七铺作

辽宁义县奉国寺辽代大雄殿外檐——双杪双下昂七铺作

山东曲阜孔庙金代碑亭——单杪双下昂六铺作

福建福州华林寺五代/北宋大殿——双杪双下昂七铺作
二、然后是荆楚建筑展厅,主要展示了本土的一些典型建筑。

金道锡行 通衢开埠

武当山太和宫金殿

立面图

金殿模型

侧面

屋檐

黄鹤楼 是不是和印象中不太一样

看了简介才知道原因
三、接下来是古代建筑展厅——源于自然,土木华章。这个展厅分为五个部分:构、筑、耸、跨、宜。

古代建筑展厅

格子门

槅扇

格子门图示1

格子门图示2

错落有致的格子门
格子门的后面是佛光寺东大殿斗拱模型。

佛光寺东大殿斗拱模型

这个模型应该和序厅里的是一样的
3.1『构』的部分。以下是官方的描述: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南方地区就湿热多雨,多山密林,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孕育出南方地区“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是我国木结构技术及其文化可溯的最早源头。木结构和构造,基于古人对材料的理解、构造性能的认识和长期结构稳定性经验的积累,逐步发展定型,成为代表中国乃至东方建筑的核心特征。

构造之美

宋式斗拱

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里转五铺作出单杪,外计心柱头铺作模型

清单翘重昂柱头科斗拱

六铺作重栱出单杪双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杪并计心平身科模型

清式北上门溜金斗拱(落金造)

故宫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勤倦斋室内装修内部榫卯构造模型
3.2 『筑』部分。相对于前一节来说,这一节着重于砖石结构的建筑及其构成。

筑

砖石雕刻

砌筑之美

瓦当雕刻

高颐阙顶部雕刻

石柱雕刻

经幢基座雕刻
3.3 第三节是『耸』部分。这一节展示的是古人对建筑高度的追求。

耸

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模型

河南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模型

正定广惠寺华塔

这个没有模型 只有图

开元寺料敌塔

料敌塔1

料敌塔2
3.4 第四节是『跨』。和前一节的纵向空间相对,这节介绍的是古代建筑在横向空间上的变更历程。

跨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文殊殿模型

侧面

背面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又称无量殿

无量殿模型

这张是早些时候拍的 当时的摆放位置看内部结构比较清晰
3.5 古代展厅的最后一节:『宜』部分。这个部分的建筑开始和人文相结合。

宜

北京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模型

只有九五之尊才能用的重檐式

背面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解说在讲到佛光寺时,特地介绍了梁林二人对佛光寺的研究历程

梁架结构示意图

佛光寺东大殿模型

侧面

背面
四、然后是梁先生和林先生的中华营造展厅,这个是唯一的收费展厅,我就远远观望了一下。里面看起来有很多手稿。

中华营造展厅

近一点

说得真好

再近一点
五、最后再放一些可可爱爱的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陶猪

圣诞小姐姐和圣诞小朋友

高高的塔和小小的解说员 全程脱稿 很认真哦

透过嵩岳寺塔去看应县木塔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1347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王南:《营造法式》“圆方方圆图”新证 (辛迪)
- 王军:《营造法式》经学部分的意义 (辛迪)
- 古建文创|又是被山西文创收割的一次旅行 (青黛)
- 假期独乐寺研学早鸟大招募 (辛迪)
- 陈薇:致敬陶本 (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