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证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

硬又黑

来自:硬又黑
2021-12-27 11:26:26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7 13:27:07

    还有几个反驳,但都不成功。有空再谈

  • PlayDohsGirl

    PlayDohsGirl 2021-12-27 14:45:16

    首先第二段的反驳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然而圆方形的再反驳变成了“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在模态逻辑中(modal logic),有可能不(◇~p),不存在(~p)和不可能存在(~◇ p)都是不同的statement,圆方形的论证form篡改了原论证的形式。

    其次第二段的反驳用的是第一段“证明存在”的逻辑form。文中又说第二段1-6的statements本身无错,那么既使第二段的结论被“圆方形”证明有错,只能说明被第二段沿用的第一段逻辑有错,那么也就是“证明存在”本身的逻辑形式有错。

    结论,这个本体论的argument,本身不能当作proof来看。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7 15:54:02

    首先第二段的反驳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 首先第二段的反驳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然而圆方形的再反驳变成了“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在模态逻辑中(modal logic),有可能不(◇~p),不存在(~p)和不可能存在(~◇ p)都是不同的statement,圆方形的论证form篡改了原论证的形式。 其次第二段的反驳用的是第一段“证明存在”的逻辑form。文中又说第二段1-6的statements本身无错,那么既使第二段的结论被“圆方形”证明有错,只能说明被第二段沿用的第一段逻辑有错,那么也就是“证明存在”本身的逻辑形式有错。 结论,这个本体论的argument,本身不能当作proof来看。 ... PlayDohsGirl

    用“圆方形”是为了比对“极致伟大个体” 的不可能结论。

    因为我们已知道“圆方形”有矛盾,所以“圆方形”不可能存在,原因是“圆方形”的定义包含圆跟边。

    同理,在第二段“倒转”的论证中,我们得出“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原因是什么呢?只能是与圆方形同类,极致伟大个体的定义有矛盾。是什么样的矛盾?原来是包含了不伟大的属性

    但是极致伟大的个体不能包含“不伟大”, 所以第二段倒转的论证,其结论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这段论证的第1个前提 “一个极致伟大个体有可能不存在”,隐藏了一个矛盾定义,我只是把它揭示出来。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7 16:18:23

    首先第二段的反驳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 首先第二段的反驳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然而圆方形的再反驳变成了“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在模态逻辑中(modal logic),有可能不(◇~p),不存在(~p)和不可能存在(~◇ p)都是不同的statement,圆方形的论证form篡改了原论证的形式。 其次第二段的反驳用的是第一段“证明存在”的逻辑form。文中又说第二段1-6的statements本身无错,那么既使第二段的结论被“圆方形”证明有错,只能说明被第二段沿用的第一段逻辑有错,那么也就是“证明存在”本身的逻辑形式有错。 结论,这个本体论的argument,本身不能当作proof来看。 ... PlayDohsGirl

    我改了第二段的一句话。我不应该说1到6的推论都正确,而是“如果前提1正确,那么结论6便正确”,事实证明前提1是错的

  • 脫北者

    脫北者 2021-12-27 16:21:31

    有意思

  • 赫尔米娜

    赫尔米娜 2021-12-27 17:36:42

    为什么一堆“可能”推出了“确定”呢,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呀,最前面的结论是假设性质的,那结论也应该在假设的范畴,最终还是可能存在。这个推论不是存在明显的错误么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7 18:10:44

    为什么一堆“可能”推出了“确定”呢,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呀,最前面的结论是假设性质的,那结 为什么一堆“可能”推出了“确定”呢,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呀,最前面的结论是假设性质的,那结论也应该在假设的范畴,最终还是可能存在。这个推论不是存在明显的错误么 ... 赫尔米娜

    因為它在每一個可能世界都存在,而我們的這個現實世界是其中一個可能世界

  • 赫尔米娜

    赫尔米娜 2021-12-27 18:33:16

    因為它在每一個可能世界都存在,而我們的這個現實世界是其中一個可能世界 因為它在每一個可能世界都存在,而我們的這個現實世界是其中一個可能世界 硬又黑

    既然是可能存在,那他还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呀,如果在最开始的结论里就是不存在的,后面的论证就都失去意义了,最终也还是不存在。比如说你掷骰子,有可能掷出1点,就能推出掷出去的必然是1点吗?

  • 之乙

    之乙 (哲学的桃花源) 观察者 2021-12-28 00:20:11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不是这样的!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8 01:35:15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不是这样的!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不是这样的! 之乙

    这版本使用了模态逻辑,避开了康德说的存在不是属性

  • 今天我满嘴谎言

    今天我满嘴谎言 (宇宙的内心,是什么) 2021-12-28 01:51:34

    逗比,上帝的本意中“上”指得是自然宇宙,因此无论东方和西方的语境中,上帝都指向的是非人格神,而是无相的至高宇宙本身,祂就是宇宙中一切有形与无形(物质、能量、信息)的本身,举个例子,上帝不是极致伟大,而是伟大本身。

  • 今天我满嘴谎言

    今天我满嘴谎言 (宇宙的内心,是什么) 2021-12-28 01:59:07

    所有伟大者之间再怎么比较,他们都包含在伟大者的子集里,而上帝就是这个集合本身,这才是祂的超越性,而且由于宇宙在不停地变化,于是祂的超越性还在增加,因此一个丰富的宇宙其集合必然是不停增加的,对于该宇宙的所有子集自然是全知全能。

  • PlayDohsGirl

    PlayDohsGirl 2021-12-28 02:55:53

    我改了第二段的一句话。我不应该说1到6的推论都正确,而是“如果前提1正确,那么结论6便正确”, 我改了第二段的一句话。我不应该说1到6的推论都正确,而是“如果前提1正确,那么结论6便正确”,事实证明前提1是错的 ... 硬又黑

    1说的是“有可能不存在(◇~p)”,圆方形是“不可能存在(~◇ p)”,这两个statements在modal logic里是有重大区别的。

  • 喵南北

    喵南北 2021-12-28 05:08:05

    我不想再继续讨论上帝了,累了。

    我只想说一句,哲学意义上的上帝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可能性,但哲学里的上帝和宗教里的上帝并不是同一回事。所以哲学上讨论上帝不等于皈依某种宗教。

    哲学意义上无神论的成立难度其实比有神论要大。我觉得讨论为啥无神论可以成立,其实更好玩。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8 07:08:23

    1说的是“有可能不存在(◇~p)”,圆方形是“不可能存在(~◇ p)”,这两个statements在modal l 1说的是“有可能不存在(◇~p)”,圆方形是“不可能存在(~◇ p)”,这两个statements在modal logic里是有重大区别的。 ... PlayDohsGirl

    我當然知道那是不同的,但我沒有要用圓方形重复第一段的论证

  • PlayDohsGirl

    PlayDohsGirl 2021-12-28 07:27:43

    我當然知道那是不同的,但我沒有要用圓方形重复第一段的论证 我當然知道那是不同的,但我沒有要用圓方形重复第一段的论证 硬又黑

    没有说你重复第一段啊,而是你自己说要论证第二段的1错误。但是你的论证里不管是2 “同理,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和结论5 “因此,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都和第二段里的1: 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不是一回事啊。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8 08:25:23

    没有说你重复第一段啊,而是你自己说要论证第二段的1错误。但是你的论证里不管是2 “同理,极致 没有说你重复第一段啊,而是你自己说要论证第二段的1错误。但是你的论证里不管是2 “同理,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可能存在”和结论5 “因此,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都和第二段里的1: 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有可能不存在。不是一回事啊。 ... PlayDohsGirl

    第一段与第二段,它们的形式都是“如果前提1正确,则结论6正确”。可问题是第一段的前提1正确,第二段的前提1是错误的,所以第二段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使用圆方形做比对,是为了揭示这第二段前提1为何错误,所以我从它的结论6开始啊!当然不是同一回事了。

    我认为第二段的前提1 “一个极致伟大的个体可能不存在”, 其实暗含了“在某个可能世界里,极致伟大个体拥有不伟大的属性”的意思

  • PlayDohsGirl

    PlayDohsGirl 2021-12-28 08:41:35

    第一段与第二段,它们的形式都是“如果前提1正确,则结论6正确”。可问题是第一段的前提1正确, 第一段与第二段,它们的形式都是“如果前提1正确,则结论6正确”。可问题是第一段的前提1正确,第二段的前提1是错误的,所以第二段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使用圆方形做比对,是为了揭示这第二段前提1为何错误,所以我从它的结论6开始啊!当然不是同一回事了。 我认为第二段的前提1 “一个极致伟大的个体可能不存在”, 其实暗含了“在某个可能世界里,极致伟大个体拥有不伟大的属性”的意思 ... 硬又黑

    逻辑里并没有“比对”这条规则。如果第二段6真的错了,要不然直接证明1是错的,要不然就是整个form错了。

    还有“暗含”也就是entail,是需要证明的。“一个极致伟大的个体可能不存在”, 只是说明不存在时不存在,怎么可能证明存在时拥不拥有任何属性呢?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28 09:11:05

    逻辑里并没有“比对”这条规则。如果第二段6真的错了,要不然直接证明1是错的,要不然就是整个fo 逻辑里并没有“比对”这条规则。如果第二段6真的错了,要不然直接证明1是错的,要不然就是整个form错了。 还有“暗含”也就是entail,是需要证明的。“一个极致伟大的个体可能不存在”, 只是说明不存在时不存在,怎么可能证明存在时拥不拥有任何属性呢? ... PlayDohsGirl

    形式逻辑没有比对,但我不是在演绎比对的形式逻辑呀,我是解释不存在的原因

    没有矛盾,在每一個可能世界都存在 = 必然存在 定义有逻辑矛盾 = 不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必然不存在 没有逻辑矛盾,在某些可能世界存在 = 可能存在

    既然第二段說 “极致伟大的个体不存在于每一个可能世界” ,理由只能是定义有矛盾了。

  • 格桑梅朵

    格桑梅朵 (你仿佛是世间的盐) 2021-12-28 09:28:46

    世界这么大,历史这么悠久,却没有人能证明存在“伟大个体”,只能靠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 思其群

    思其群 2021-12-30 10:42:11

    黑格尔注重:我们在思维时,是否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范畴。因此,在黑格尔看来:1不对。什么叫做“极致伟大的个体”?“极致伟大”意谓着绝对的抽象,一切具体的规定性都消融于其中,那么,它其实就是抽象的、无规定的“纯存在”和“纯无”。“个体”意味着在他身旁还有别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同样是个体,个体是“一”,而当你想到“一”时,就同时想到了“多”。“个体”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有限的范畴,“极致伟大”是绝对抽象的、无限的范畴,因此,“极致伟大的个体“这句话自相矛盾,就像“极致伟大的正方形”一样,是一个荒谬的的说法,“极致伟大”不能用来形容有限的“个体”。黑格尔认为,不应当把神设想为“个体”这样的有限者,而应当把它设想为包容一切的“绝对”,它就是存在本身,在它身旁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绝对由于包容了一切实在,也就包容了一切否定,因此绝对具有内在的自我否定性。

    康德注重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或者说感性和思维的二分,思维不能僭越冒充感性,因此,在康德看来,2不对: 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的话,那么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就存在某个可能的世界。在这个推理中,前后两个“存在”有区别,前一个存在是指“观念中的存在”,即我心中有一个“伟大存在”的观念,但后一句却把它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从“观念性”非法地过渡到了“现实性”。在康德看来,一个人的脑海中可以存在关于100块钱的完满观念(这个观念当然包含着100块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等),但并不意味着他现实地有100块钱。

    谢林注重自由,因此,在谢林看来,3不对: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于某个可能的世界,那么他就存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就意味着必然存在,但是,“极致伟大”包含“必然存在”(东宫娘娘烙大饼)吗?如果一个东西是必然存在的,按照其本性不能不存在,那么,它就没有决定自己存在与否的自由。而其余的有限的个体,由于它们并不是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的,它们反倒获得了一个“可以不存在的自由”,有限的东西都可以退场,但那个所谓“极致伟大的存在”却被迫一直在场。因此,必然存在的东西不是“极致伟大的存在”,而只是一个“盲目存在者”。谢林在《近代哲学史》里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他把那些把神定义为“不得不存在的存在者”的哲学叫作“否定哲学”,而神有选择存在与否的自由的哲学叫作“肯定哲学”。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30 10:58:54

    黑格尔注重:我们在思维时,是否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范畴。因此,在黑格尔看来:1不对。什么叫做“ 黑格尔注重:我们在思维时,是否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范畴。因此,在黑格尔看来:1不对。什么叫做“极致伟大的个体”?“极致伟大”意谓着绝对的抽象,一切具体的规定性都消融于其中,那么,它其实就是抽象的、无规定的“纯存在”和“纯无”。“个体”意味着在他身旁还有别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同样是个体,个体是“一”,而当你想到“一”时,就同时想到了“多”。“个体”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有限的范畴,“极致伟大”是绝对抽象的、无限的范畴,因此,“极致伟大的个体“这句话自相矛盾,就像“极致伟大的正方形”一样,是一个荒谬的的说法,“极致伟大”不能用来形容有限的“个体”。黑格尔认为,不应当把神设想为“个体”这样的有限者,而应当把它设想为包容一切的“绝对”,它就是存在本身,在它身旁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绝对由于包容了一切实在,也就包容了一切否定,因此绝对具有内在的自我否定性。 康德注重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或者说感性和思维的二分,思维不能僭越冒充感性,因此,在康德看来,2不对: 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的话,那么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就存在某个可能的世界。在这个推理中,前后两个“存在”有区别,前一个存在是指“观念中的存在”,即我心中有一个“伟大存在”的观念,但后一句却把它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从“观念性”非法地过渡到了“现实性”。在康德看来,一个人的脑海中可以存在关于100块钱的完满观念(这个观念当然包含着100块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等),但并不意味着他现实地有100块钱。 谢林注重自由,因此,在谢林看来,3不对: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于某个可能的世界,那么他就存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就意味着必然存在,但是,“极致伟大”包含“必然存在”(东宫娘娘烙大饼)吗?如果一个东西是必然存在的,按照其本性不能不存在,那么,它就没有决定自己存在与否的自由。而其余的有限的个体,由于它们并不是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的,它们反倒获得了一个“可以不存在的自由”,有限的东西都可以退场,但那个所谓“极致伟大的存在”却被迫一直在场。因此,必然存在的东西不是“极致伟大的存在”,而只是一个“盲目存在者”。谢林在《近代哲学史》里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他把那些把神定义为“不得不存在的存在者”的哲学叫作“否定哲学”,而神有选择存在与否的自由的哲学叫作“肯定哲学”。 ... 思其群

    胡说八道。黑格尔、谢林什么的不说了。就只谈康德。

    康德说“有这样的观念不等于现实存在”。 问题是 2只说“存在于某个可能世界”,可没说存在于现实世界。例如我们可以说独角兽存在于某个可能世界。 你去弄清楚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概念再来好吗?

  • 硬又黑

    硬又黑 楼主 2021-12-30 11:27:57

    黑格尔注重:我们在思维时,是否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范畴。因此,在黑格尔看来:1不对。什么叫做“ 黑格尔注重:我们在思维时,是否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范畴。因此,在黑格尔看来:1不对。什么叫做“极致伟大的个体”?“极致伟大”意谓着绝对的抽象,一切具体的规定性都消融于其中,那么,它其实就是抽象的、无规定的“纯存在”和“纯无”。“个体”意味着在他身旁还有别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同样是个体,个体是“一”,而当你想到“一”时,就同时想到了“多”。“个体”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有限的范畴,“极致伟大”是绝对抽象的、无限的范畴,因此,“极致伟大的个体“这句话自相矛盾,就像“极致伟大的正方形”一样,是一个荒谬的的说法,“极致伟大”不能用来形容有限的“个体”。黑格尔认为,不应当把神设想为“个体”这样的有限者,而应当把它设想为包容一切的“绝对”,它就是存在本身,在它身旁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绝对由于包容了一切实在,也就包容了一切否定,因此绝对具有内在的自我否定性。 康德注重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或者说感性和思维的二分,思维不能僭越冒充感性,因此,在康德看来,2不对: 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的话,那么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就存在某个可能的世界。在这个推理中,前后两个“存在”有区别,前一个存在是指“观念中的存在”,即我心中有一个“伟大存在”的观念,但后一句却把它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从“观念性”非法地过渡到了“现实性”。在康德看来,一个人的脑海中可以存在关于100块钱的完满观念(这个观念当然包含着100块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等),但并不意味着他现实地有100块钱。 谢林注重自由,因此,在谢林看来,3不对:如果一位极致伟大的个体存在于某个可能的世界,那么他就存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就意味着必然存在,但是,“极致伟大”包含“必然存在”(东宫娘娘烙大饼)吗?如果一个东西是必然存在的,按照其本性不能不存在,那么,它就没有决定自己存在与否的自由。而其余的有限的个体,由于它们并不是存在于每个可能世界的,它们反倒获得了一个“可以不存在的自由”,有限的东西都可以退场,但那个所谓“极致伟大的存在”却被迫一直在场。因此,必然存在的东西不是“极致伟大的存在”,而只是一个“盲目存在者”。谢林在《近代哲学史》里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他把那些把神定义为“不得不存在的存在者”的哲学叫作“否定哲学”,而神有选择存在与否的自由的哲学叫作“肯定哲学”。 ... 思其群

    极致伟大 = 绝对抽象?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有效论证证明这一点。

    我可以依照你的话,重新完全构造一套相反的论述 ,保证你找不出破绽 :极致伟大不意味着抽象,没有具体的规定消融其中,它不是抽象无规定的纯存在和纯无。个体不意味着还有其他,也可以是只有它一个 。个体是一,不等于就有其他,你由“一”想到了“多”,不等于就必须有“多”。个体不一定是有限的范围,所以极致伟大不是自相矛盾的概念

    如果被禁止用“一”,那么当我们谈论上帝时就很奇怪。因为上帝只有“一个”,唯一的那一个,英文叫the One. 按照黑格尔的意思,一个就是多个,因为当我们说“一”时,就会想到“多”, 就一定有“多”.

    黑格尔真的有这么蠢?我看是阁下自己窜改黑格尔的思想吧

  • 思其群

    思其群 2021-12-31 09:48:29

    极致伟大 = 绝对抽象?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有效论证证明这一点。 我可以依照你的话,重新完 极致伟大 = 绝对抽象?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有效论证证明这一点。 我可以依照你的话,重新完全构造一套相反的论述 ,保证你找不出破绽 :极致伟大不意味着抽象,没有具体的规定消融其中,它不是抽象无规定的纯存在和纯无。个体不意味着还有其他,也可以是只有它一个 。个体是一,不等于就有其他,你由“一”想到了“多”,不等于就必须有“多”。个体不一定是有限的范围,所以极致伟大不是自相矛盾的概念 如果被禁止用“一”,那么当我们谈论上帝时就很奇怪。因为上帝只有“一个”,唯一的那一个,英文叫the One. 按照黑格尔的意思,一个就是多个,因为当我们说“一”时,就会想到“多”, 就一定有“多”. 黑格尔真的有这么蠢?我看是阁下自己窜改黑格尔的思想吧 ... 硬又黑

    在黑格尔看来,“极致伟大”本来就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表象,当你说“极致伟大”的时候,只是假定别人能跟你想到同样的东西。比如,谢林在其中想到的就不同于斯宾诺莎,他认为:“极致伟大”≠一旦存在就必然存在。

    在黑格尔看来,一”乃是量的范畴,不适用于规定上帝。至于一和多是如何互相设定的,自己去看黑格尔逻辑学,或者可以看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我没有义务给你讲解。至于“一旦想到了一,就同时想到了多”,严格来说并不错,这里的“想”应该被理解为谢林的“理智直观”或者黑格尔的“绝对的知”,整个逻辑学就是靠这种方法推进的。

    另外,对错且不论,你的素质有待提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475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