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焦虑(疑病症)公益团体咨询招募
茵林地(若你踏入生命中的一片茵林地。)
大家好,我是211大学在读临床与心理咨询方向研究生,先向各位友邻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 我是2018年因为考研压力和亲人的去世,患上较严重的疾病焦虑障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疑病症,伴随惊恐发作。症状表现是持续了很久的昼夜不眠和焦虑恐慌,同时伴随着一系列躯体化症状包括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骨头疼痛、盗汗心悸、体重减轻等,并且经历自出生以来最为强烈的死亡恐惧。从2018年9月到2019年末,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怀疑自己生病、身体症状明显、强迫性地重复去医院检查、不相信检查结果、扩大焦虑、转移怀疑目标之中循环反复,身边的亲人对于我的这种强迫重复行为已近乎到了不能理解,不予置睬的地步,他们觉得根本原因是我“想不通”。 但与阴影相伴的光明处,极其痛苦的症状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2019年,我选择二战备考自己一直以来很感兴趣但却一直不敢付诸行动的心理咨询研究生并成功上岸,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做心理咨询,探索并内省自己的症状,也做了许多相关的阅读和思考,对死亡恐惧、躯体化、疾病焦虑等这些在疑病症患者身上常见的问题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但也伴随着产生了更多的疑惑以及想深入研究的动力。 现在的我,已经实实在在地从疑病症患者的强迫性重复、忧虑及去医院检查来保证自己安全的机制中走了出来,并且走在一条成为一名新手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所以我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能够不忘初心,继续研究疑病症(疾病焦虑)方向,如果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火种,让更多现在仍深受疾病焦虑困扰的人看到治愈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对这个承受了很多痛苦与污名的群体做出实实在在的帮助和贡献,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在这个领域不断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疑病症在民间有很多的误区,在最新的精神诊断与界定中,已经不再使用疑病症这个说法,而是替换成“疾病焦虑障碍”,与“躯体形式障碍”区分开,而有疾病焦虑倾向的个体也很容易并发抑郁和焦虑情绪。我们很容易发现,相较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的资料少之又少,仅有的信息真伪难辨,也很难让人自救,之后这个帖子也会长期更新一些科学的关于疾病焦虑的知识,能够能引起大家对这个症状的重视,增加对疾病焦虑的了解,也能减少对这个症状的污名化声音。 另一方面,我也想招募一些愿意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和改善自己疑病焦虑的个体,探索针对疾病焦虑群体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正因为自己是从重度疑病和焦虑中走出来的,所以才知道怀疑自己得了重病但周遭人都不以为然时深深的孤独和绝望,如果痛苦中的大家能够抱团取暖,相互理解,或许也能减少一些伤害。 目前我招募的来访者年龄限定为16~28岁,如果你怀疑自己有疾病焦虑倾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于关注警惕,或是总有自己患了某种重大疾病的念头、担忧,对死亡极为恐惧……欢迎加入我的研究。报名方式是扫描以下海报中的二维码,我将与你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专业评估后如果觉得双方都觉得合适的话,将为你提供免费的持续6~8次的团体咨询,咨询全程将严格遵循心理咨询行业保密协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你的情况不合适做心理治疗,我也会给到我当下的建议,提供其他转介资源或渠道,并建立一个关于疾病焦虑的微信群,分享交流相关信息。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受疾病焦虑的困扰,也欢迎转发。 (不是豆瓣新人,但为了隐去咨询师的个人信息,就新注册了一个豆瓣账号,感谢信任:) 谢谢你认真看到这里,希望各位小小疑病人,不要放弃自己,勇于表达,哪怕暂时没有回应。但在黑黑的隧道里行走,想让别人找到你的话,总要先擦亮一根火柴,加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招募两名低价心理咨询来访长期有效 (落字生香)
- 公益招募心理咨询来访者(近半年有效) (知晓心理茶社)
- 人为什么会失去“文化体力”? (反光石)
- 公益心理咨询招募来访者(长期有效) (八月)
- 计划在广州创建公益性的青年疗愈空间,问下大家的看法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