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铁盒|“情书”的情节发生在我自己身上,而我经年以后才发现那张“借书卡”…
来自:江湖煽子
禁止🚫搬运!!!
不想打扰到别人。
——————————————
故事的男主角W是我同学院的学弟,他大三到大四保研确定了导师之后,我们因为学院里一个新生老生的活动而认识,但也就见过寥寥几面。
因为同学院的关系,在活动结束后又碰巧选到了同一节比较水的选修课。因为这门课里我并不认识什么人,所以一开始看到他坐在教室里就喊了他一声,然后我们就坐在一起了。
整个课程期间结束,除了收发作业时帮我递本子,偶尔对下不确定的答案,沟通老师画的重点,基本没有任何越界于课外的对话。
这是背景。
————————————————
直到我快要研究生毕业了,有一天,我在知乎上刷到一个回答,说是一个女生在图书馆里看到坐在对面的男生在看村上春树,觉得他是个有品味的人,与自己志同道合,最后在一起了。
我突然回想起,好像曾经也有个人跟我说过他有看村上春树的某一本书。鉴于我是个老年痴呆的榆木脑袋,我仔细搜索我的记忆,发现是研二时的某一晚,选修课下课后,W和我并肩出教室,走在林荫道上的时候。
我问他:你的宿舍不在这个方向吧。
他说:我借了一本书,正要去还。
我说:什么书?
他说:村上春树的。
我哦了一声,没有多在意他的话,最后我们在路的尽头分道扬镳。
——————————————
毕业前几个月我去图书馆查阅论文文献和资料,偶然发现了书架上的村上春树杂文集,大概是这个名字,收录了一些他的短篇,我就顺手拿起浏览起来,发现有一页被折过,我一翻就翻到了:
“如果我爱你,你也正巧爱我。你头发乱了的时候,我会笑笑地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地在你发上多待几秒。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地不爱我。你头发乱了,我只会轻轻地告诉你,头发乱了喔。”
——《如果我爱你》
—————————————————
我靠在书架上愣了好几秒,好多以前没留心到的细节从我的眼前一一划过——
比如,我上课不专心玩手机的时候,他时常若有似无地斜眼瞟过来,然后若无其事地说一句“原来你喜欢看这种东西”,我看了下我正在浏览的八卦页面,正是当时某个明星的丑闻艳照,我马上笑着说“你还是别看了,少儿不宜”。然后他沉默了,拿起手机自己默默吃瓜补课…
比如,某次我早早到了教室,后来他也到了,和我打了招呼。此后几乎每一堂课,他都会早来教室,顺手在他的座位旁边放上一本书,等我到的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坐在教室最为火爆的中后排…
比如,某一次下课后,因为授课老师跟我所在研究生课题项目有关联,我留在教室和老师跟进了一下我的科研进程。半个小时过后,我终于出教室准备回宿舍了,结果发现W竟然还坐在一楼自习室等我。
我说,你怎么还没回去,你不困吗?
他说,这么说来,是有点。但是今天图书馆闭馆,而且,你的作业本忘拿了,在我这。
他把我的作业本递给了我,然后背起了书包。
我当时只觉得这个傻小子真是…脑子好轴。
比如,我习惯了低头走路不看周围,而那天那条沉默的林荫路上,突然一道车光打来,我的书包被人不轻不重地扯了一下,直接把我连包带人扯到了人行道,原来是W,不过他这劲儿来的也太突然了,而与此同时他自然而然绕到了我的左侧。
比如,那天以后,他几乎每个选修课后的晚上都会说去图书馆自习,他也永远走在我的左侧,一路无话。
比如,路上我偶尔提到一些关于我自己的琐事,甚至我的小喜好,他的反应都是他知道,他记得。而我没有印象我向他提到过我的这些小事,或许以往某个时刻偶然提到过,再或许只是我多年前某条朋友圈里的只言片语,但我自己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删得一干二净,可他却悉数记住,还会在我再次提及的时候,拿出来调侃我。
比如,他很少叫我学姐,总是喂,啊,嗯,你,或者直接叫名字,甚至不叫名字直接开启对话…当时的我,觉得这就是个比较自我的小孩子而已。
比如,某一次惯例的沉默的下课路上,他突然问起我之前都跟哪些老师的课题组有过接触,于是我心血来潮给他吐槽起某些实验室里的奇葩老师,很快我意识到自己有些话多,又陷入了沉默,碰巧旁边是一家开着夜灯的小超市,夜光昏黄,灌木静谧,他接起话头来:“你…”
我说:“好吧,反正你看哪个老师对学生比较仁慈你就可以…”
他:“你的头发,有点乱了。”
我顿时有些尴尬,可能是在昏黄的灯光下,我只能瞥到我额前的碎发,反而看不清逆着光的他的表情,不过那时的我猜他的眼睛一定是戏谑的。
——————————
我靠在书架上想了很久,这些只言片语逐渐组合成一张完整的拼图。而这个久远的答案可能叫做——
“我喜欢你。”
一句未曾说出口的我喜欢你。
———————————
我开始寻找更多的蛛丝马迹,来佐证这一切只是我过度自恋的臆想。
我点进我和他为数不多的聊天记录,基本是学院社团活动以及专业学习上杂七杂八的问题。
偶然有一次,在关于课外活动以及课内学习领域的语境下,我吐槽了他一句“你怎么跟我三岁时候一样,脑子跟个性都不会转弯”
隔了好几行无意义的我的单方面吐槽之后,他回复“无所谓,我还挺喜欢这种个性。”
当时的我对此汗颜无比,觉得他真是个自恋透顶不会自省的傲慢家伙,现在看来,这句话,可能会是拼图的一块吗?
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答案了。
然后我翻进他的朋友圈,里面他有分享过一次他的网易云歌单。
鬼使神差地,我点进他的网易云主页,里面有各种各样风格的歌单(是了,他这样寡言少语的人,必定是云村资深用户了)。
等我划到最下面的时候,一张毫不起眼的歌单,名称只是一个普通的符号,当我点进去,里面只有两首歌。
一首是周杰伦的 《烟花易冷》。
另一首是林忆莲的 《词不达意》。
——————————————
我的灵魂瞬间醍醐灌顶,像一盆冰水浇了满地。
我的记忆开始往更加久远的地方回溯。
那是我们刚一起参加学院里新老生活动的时候,院里的老师联合社团组织我们一群师兄弟姐妹一起出去活动,吃完饭后的晚上我们就去了ktv。
可惜大家都很腼腆,只有几个胆子大的师兄师姐带头点歌唱歌,为了缓解尴尬,为大家助兴,我自己也点了一首《词不达意》。唱完之后,我就挨个问这些学弟学妹们想唱什么,可是他们都矜持拒绝。
W沉默地坐在角落的沙发里,也不玩手机,只是静静地目睹众乐乐的喧嚣繁华。他好像一直都是那副冷情冷性的样子。等我问到W的时候,我说,你想唱哪首,我帮你点。他好像有点愣住了,我便自作主张说:“我看你微信头像是周杰伦,你应该喜欢他吧,那我就直接帮你点一首了噢。”
不等他拒绝,我就帮他点了一首《烟花易冷》。
我把话筒递给他,他慢条斯理地接过。哈哈,然后他勉为其难磕磕巴巴地唱完了。看到大家都越来越放得开了,我也就功成身退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
————————————
回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按下歌单里这首《词不达意》听了起来。
而此刻,我突然注意到了这张无名歌单的封面图片——
正是村上的那本书,孤零零的放在书架的角落。
可是只有我知道,里面有一页沾了折痕的短篇,题目叫做,《如果我爱你》。
而那份拼图,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更新
刚刚突然发现,《词不达意》的歌词真的,莫名应景。
有些人用一辈子去学习
化解沟通的难题
为你我也可以
我的快乐与恐惧猜疑
很想都翻译成言语
带你进我心底
我们就像隔着一层玻璃
看得见却触不及
虽然我离你几毫米
你不会知道我有多着急
无心的坐视不理
我尴尬的沉默里
泪水在滴
我无法传达我自己
从何说起
要如何翻译我爱你
寂寞不已
我也想能与你
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在你的盲点里寸步不移
不论天晴或下雨
陪着你悲伤欢喜
你难道从来不觉得好奇
你身旁冷清拥挤
我一直在这里
不说一句
我无法传达我自己
从何说起
要如何翻译我爱你
遗憾不已
我也想能与你
搭起桥梁建立默契
我必须得先看明白我自己
翻译成一句我爱你
我也想能与你
搭起桥梁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词不达意
—————————小更新
发现有uu指出来不是村上写的。Actually,描述里所有涉及人物身份以及事件具体细节的地方,都尽量做了模糊处理。
书,歌,之类的事件是存在的。但书是另一本,歌也是另外两首。信息模糊处理成村上和这两首歌也是考究到和当时的情境比较匹配,思考如何不突兀地模糊处理也耗费了我些许脑细胞…但确实是不敢点明…如果明确说了是xxxx…那么这些线索已经足够让当事人自觉发现了…
总之,希望大家看破不说破…千万别搬运 真实地怕了怕了…
——————更新一点点…
已经有意回避W的任何近况和讯息很久了。
今天点进他的名片,发现他用了很久的昵称变了,变成了中文姓+英文名的奇怪形式。
很巧的是,这就是我一直在用的昵称形式。
也许浪漫主义者都是天生的裁缝,擅长把所有再会和别离,编织成此消彼长的协奏曲。把所有支离破碎的巧合,缝合成独一无二的命中注定。
镜子效应真的太可爱了,可能喜欢一个人就会慢慢变成对方的样子。
恰好应证了今天在组里看到的一句话:
“被你改变的那部分我,代替了你永远地与我站立在一起。”
————————无聊的更新
无聊的饭局中写了个第二视角,大家就当作脑补随便看看吧。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由讨论|感觉可以找我许愿了 (Himiz(秘密))
- 记上班遇到的crush (momo)
- 自由讨论|好痛苦 为什么我不能是女同 (星星咕咕我)
- 即时糖🍬|穿越地球 2w 公里奔现成功 uwu (ES)
- 自由讨论|我是不是被有毒的爱情轰炸(love bombed)了 (西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