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普|【书籍原文】《定义双性恋》(选自《异/同之外:双性恋》)
来自:李嘉(funny)
(搬运的话:这本的作者是一位精神科医生,讲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方法,我更喜欢这本的解释。)
何谓双性恋(bisexuality)? bi这个字首指的是“二”或“双”。我们称呼一个会说两种语言的人为bilingual。这个定义真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双性恋并不是这么容易定义的。双性恋是人类最复杂的一种性关係状态。人人皆是双性恋,只是程度不一罢了。双性恋是多向度的。 双性恋的字首也会使人误解:之所以是bi,是因为性偏好光谱只有两端。 双性恋十分复杂,由此也衍生出许多关于双性恋行为的误解——像是双性恋就是掩饰自己身份的同性恋、双性恋就是从异性恋过渡到同性恋的阶段、双性恋就是性心理的排除(dismissal)、双性恋就是性心理的疾病。人类的行为很复杂,这是因为人类能够做选择。一个人的环境或内在状态容许他做越多选择,他所做的选择就越复杂;比方说,双性恋在日常生活裡就需要更复杂的反应和信号。虽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共同点比一般公认的更多,但他们基本上还是截然不同的,而不管是健全的双性恋或是精神官能性的(neu-rotic)2双性恋,他们都能够应付男女之间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公司或工厂裡,除了老闆或同事的能力对员工有影响之外,他们的性别对员工也有影响。如果想在工作上出人头地,或是想让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或是更能忍受,那么为了把工作做好,员工就必须找到克服他们个人偏见的办法。例如,如果一个女人说她只能跟女人共事,或是一个男人说他只有跟男人共事时才能够全力以赴,那么他们在生涯发展上一定会面临重大的瓶颈。比起只能跟某个性别的人共事的人来说,跟不同性别的人都能共事的人是用更複杂、更能适应环境的模式在运作的。
虽然性关系是劳动,但性关係也是游戏。跟不同性别的人一起劳动或是嬉戏需要运用到非常精细微妙的行为,身体和心智都必须很灵活很敏捷才行。由于某些健全的理由,或是精神官能性的理由,或是两种理由兼而有之,双性恋更能够容忍暧昧不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错综複杂。双性恋在两个世界裡都很如鱼得水,一点都不会不习惯。因此,他们“生理/情感反应”的范围就变得更复杂、更宽广了。阿弗瑞德·金赛(Alfred Kinsey)在他的巨著《男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裡写道:

金赛并没有把心理反应和公然的经验划分开来。念头和行动之间、幻想和经验之间当然有很大的差异。用一个人的性倾向来划分他的身份在人类历史上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只能回溯到十九世纪。然而,时至今日,人们表现得就好像“对人类的性取向进行划分”是人际关係裡的一个不变公理似的。
在我们定义“双性恋”之前,首先,我们必须瞭解何谓性倾向。我开始研究双性恋这个概念时,我所访谈的那些对他们的性倾向感到很困惑的人都是经过很久以后才搞清楚的。他们困惑的并不是他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感知自己,他们困惑的是他们用来定义他们和其他人的那个定义。很多人认为他们只能在两个类别(也就是同性恋和异性恋这两个类别)裡选一个来描述他们的性倾向。只有寥寥无几的人察觉到还有第三个类别(也就是双性恋)存在的可能性。不管我们给这三个性倾向类别下了什么样的定义,但把我们的性倾向侷限在这三种可能性裡,无法充分说明那些瞭解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情况的人。所以,我开始用“金赛量表”和“异性恋/同性恋分连续体”的概念来教育他们(参见上面)。
尽管如此,我逐渐发现甚至连“金赛量表”都无法满足“理解倾向的确切意涵”的需求一因为有太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举例说,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在“金赛量表”上是落在二分或三分,那么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七分连续体无法充分回答性倾向这个概的复杂程度,性倾向的定义必须把下面七个不同变项纳入考虑。
A.性吸引力
B.性行為
C.性幻想
D.情感偏好
E.社交偏好
F.異性戀<→同性戀生活方式
G.自我認同
性吸引力跟性行为并不是同义的。一个人可能会对某个性别的人动心,但却跟另一个性别的人做爱。比方说,珍是一个有两个小孩的三十四岁母亲,她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那种,她没有跟女人发生过性关係,虽然她坦承她从小就深受女人吸引。
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曾经写过,一个人手淫时性幻想的性别是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终极标准一从表面上来看,这个观察很敏锐,甚至还很睿智。但就是有人男的、女的都能幻想,他们手淫的时候,就是能够幻想自己被不同性别的人搞,而且也搞不同性别的人,直到得到高潮为止。我在为这本书找资料时会经访谈过一名双性恋,他告诉我他在手淫时做过一个性幻想:他在路上搭便车,有对情侣停下来载他,他们让他坐在前座,就坐在他们俩中间。“我们把车停在树林裡,然后他们开始脱掉身上的衣服,同时还亲吻我、爱抚我。女的长得很漂亮,她的乳房和肩膀都很好看,男的很斯文,但也很有男人味,我和女人舌吻的时候他就对我口交。后来我们都下车,我一边操女的一边对男的口交。我们全都同时达到了高潮。这是我做过最棒的性幻想。这个性幻想总是能够让我性慾高涨。”
我问他在这个性幻想裡他想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我两个都想。我的意思是说,我想男人的鸡巴,我想女人的大腿和屁股和阴道,当我在女人体内达到高潮的时候,我想的是男人的高潮。他们俩我都想。他们的一切我都想。”
同时幻想两个性别并不是双性恋性想像的唯一类型。有的时候他们只会幻想女人,有的时候则会幻想男人。性幻想是性倾向的第三个变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生变化,有时候还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人成年后会经历一次三到四级的变化。

第四个变项是情感偏好,这个变项跟前面三个变项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喜欢跟某个性别的人做爱,但却喜欢跟另一个性别的人谈感情。
性倾向的第五个变项是社交偏好。一个人有多喜欢跟同性交际来往,而又有多喜欢跟异性交际来往?
第六个变项是异性恋·→同性恋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圈子裡的异性恋多到什么程度?他有双性恋或同性恋的友人吗?他会去同志酒吧或夜店等等场所吗?最后一个因素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影响到许多行为和思考模式。直到最近,人们才拥有“把双性恋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选项,过去认为一个人不是异性恋,就是同性恋。就像我们在《第一章》裡看到的比尔和丽兹,这种自我设限是很痛苦的。比方说,一个当自己是同性恋的双性恋会活得很痛苦,这不仅是因为同性恋这个标籤。他或许会觉得当同性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他之所以会觉得痛苦有部份原因是出在他自己知道这个标签是骗人的,因此他就会觉得很痛苦,他就跟那些“外在形象跟个人眞相有所衝突,但却又无法向外人透露(有时候甚至也不敢向自己透露)”的人一样痛苦。
我用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用“金赛量表”来衡量某个特定男人的性倾向会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但如果用我这个“克莱恩性倾向表格”(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我后面会加以说明)的话,我们就能够清楚描述这个男人的性倾向。凯文是个已婚男人,他很爱他的老婆,他平均一个星期跟老婆做爱一次。然而,他大概一个月会去城裡的同志三温暖一次,去那裡找男人做爱。
关于第一个变项(性吸引力),凯文给自己评六分,也就是“同性恋优位,只在偶然的情形下有过异性性行为”。
但如果我们只考虑凯文的性行为的话,那么我们使用“金赛量表”时就会碰到困难。因为如果我们看他性伴侣的人数的话,凯文就应该是六分,因为他跟十二个男人发生过性行为,但只跟一个女人发生过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看性发洩的频率的话,凯文很清楚就是三分,因为他跟女人有过五十二次性经验,但只跟男人发生过十二次。(关于人数的定义,参见图二)我们叫他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给性行为这个变项评个分数。他给的答案是四分。
至于第三个变项,凯文跟我说他在过去一年性幻想的对象只限于男人。所以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裡,这个变项的分数就是七分。那么凯文的感情生活呢?他生命中只有一个眞爱,就是他老婆;他从来都没有爱过男人。所以他第四个变项(情感偏好)的分数就是一分。
凯文喜欢跟男人往来,也喜欢跟女人往来。所以他“社交偏好”这个变项的分数是四分。
凯文住的地方几乎只有异性恋,而且远离他常去光顾的同志三温暖,他跟同性恋或双性恋或这些组织都没有任何往来。所以在“异性恋→同性恋生活方式”这个变项,他是二分。
第四个变项是情感偏好,这个变项跟前面三个变项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喜欢跟某个性别的人做爱,但却喜欢跟另一个性别的人谈感情。
性倾向的第五个变项是社交偏好。一个人有多喜欢跟同性交际来往,而又有多喜欢跟异性交际来往?
第六个变项是异性恋·→同性恋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圈子裡的异性恋多到什么程度?他有双性恋或同性恋的友人吗?他会去同志酒
吧或夜店等等场所吗?最后一个因素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影响到许多行为和思考模式。直到最近,人们才拥有“把双性恋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选项,过去认为一个人不是异性恋,就是同性恋。就像我们在《第一章》裡看到的比尔和丽兹,这种自我设限是很痛苦的。比方说,一个当自己是同性恋的双性恋会活得很痛苦,这不仅是因为同性恋这个标籤。他或许会觉得当同性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他之所以会觉得痛苦有部份原因是出在他自己知道这个标签是骗人的,因此他就会觉得很痛苦,他就跟那些“外在形象跟个人眞相有所衝突,但却又无法向外人透露(有时候甚至也不敢向自己透露)”的人一样痛苦。
我用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用“金赛量表”来衡量某个特定男人的性倾向会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但如果用我这个“克莱恩性倾向表格”(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我后面会加以说明)的话,我们就能够清楚描述这个男人的性倾向。凯文是个已婚男人,他很爱他的老婆,他平均一个星期跟老婆做爱一次。然而,他大概一个月会去城裡的同志三温暖一次,去那裡找男人做爱。
关于第一个变项(性吸引力),凯文给自己评六分,也就是“同性恋优位,只在偶然的情形下有过异性性行为”。
但如果我们只考虑凯文的性行为的话,那么我们使用“金赛量表”时就会碰到困难。因为如果我们看他性伴侣的人数的话,凯文就应该是六分,因为他跟十二个男人发生过性行为,但只跟一个女人发生过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看性发洩的频率的话,凯文很清楚就是三分,因为他跟女人有过五十二次性经验,但只跟男人发生过十二次。(关于人数的定义,参见图二)我们叫他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给性行为这个变项评个分数。他给的答案是四分。
至于第三个变项,凯文跟我说他在过去一年性幻想的对象只限于男人。所以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裡,这个变项的分数就是七分。那么凯文的感情生活呢?他生命中只有一个眞爱,就是他老婆;他从来都没有爱过男人。所以他第四个变项(情感偏好)的分数就是一分。
凯文喜欢跟男人往来,也喜欢跟女人往来。所以他“社交偏好”这个变项的分数是四分。
凯文住的地方几乎只有异性恋,而且远离他常去光顾的同志三温暖,他跟同性恋或双性恋或这些组织都没有任何往来。所以在“异性恋→同性恋生活方式”这个变项,他是二分。
凯文在最后那个变项(自我认同)给自己打了五分。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来看,凯文的分数大致如下:六分、四分、七分、一分、四分、二分和五分。这个例子凸显了性倾向这个概念有多复杂。如果考虑到这个概念的复杂程度,假使根据“金赛量表”来看,我们会给凯文打几分呢?而我们究竟是要把凯文划入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呢?这一点更是令人头大。尽管如此,就我的经验来说,在判断任何特定人选的性倾向时,这三个标签都有人支持,而且他们还会因为“到底哪一个标签才是那个人‘眞正的’或‘实际的’类别”而吵起来。
然而,就算有了这七个变项,我们还是没有把性倾向的所有变项都考虑进来。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定义并没有考虑到很多人的性倾向会变。对很多双性恋、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来说,这一点格外正确。今天一个人是这个样子(从行为、感受和认同等角度来看),不必然他过去也是这个样子,或是他未来也会是这个样子或是想要保持这个样子。如果我们想要瞭解一个人的性倾向的话,就必须把“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这样一个概念纳进来考虑。人们用七分量表给自己评分,一到七分的说明如下:
变项A到E:
一分=只有其他性别的人
二分=大多是其他性别的人
三分=其他性别的人多一些
四分=两个性别的人都有
五分=同性别的人多一些
六分=大多是同性别的人
七分=只有同性别的人
变项F和G:
一分=只有异性恋
二分=大多是异性恋
三分=异性恋多一些
四分=异性恋和同性恋都有
五分=同性恋多一些
六分=大多是同性恋
七分=只有同性恋
用表格而非只用一个数字来描述一个人的性倾向是有其必要的我之所以发展出“克莱恩性倾向表格”就是为了把这些因素都纳入虑(参见图二)。这个表格能够让我们一眼看出并且瞭解一个人的性吸引力这个变项并没有区分性慾和爱恋;(四)这个表格在性行为的频率这一项上讲得很含糊,我们算的到底是性伴侣的数目还是性经验的次数呢?;(五)这个表格并没有把“性别角色”(sex role)和“男性化/女性化角色”等等变项纳入。
虽然上面提到的面向没有包含在“克莱恩性倾向表格”裡,但七个变项和三个时间范围的确涵盖了绝大多数的重要层面。这个表格很容易塡写,很多人塡写完并且得知他们的性倾向之后,都会发出“啊一哈”(原来如此啊)的反应。
人与人的不同点无穷无尽,身高、智力、兴奋性(excitabili-ty)、毅力、肤色、年齢、看法、国籍、信奉的宗教、体重、性别、能力等等方面都有可能不同。人与人不管内在或外在都是不同的。没有哪个双性恋对同性和异性的偏好是刚好一半一半的。“双性恋对同性和异性的偏好刚好是一半一半”这个主张是错的。
(最后这句话在我们组也应证了。还有一半没发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被crush钓成翘嘴鱼(大家来帮我看看她到底是不是侄女) (泥土)
- 讨论研究|关于跨性别的内心冲突和创伤性表现 (队长是我别开枪)
- 好讨厌自己体内的雄性激素啊 (一条热带鱼)
- 讨论研究|一直单身,但是对男生女生都短暂产生好感,是双性恋吗 (章鱼小丸子)
- 30岁后对两性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 (阿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