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牌部队》有感。戏份贵精不贵多。几秒的戏眼远胜于几十分钟的无效戏份。
来自:终于又能改名字
《王牌部队》里一众配角,每个人戏份都很少,短的就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但就这么几场戏,几个戏眼,三下两下,一个角色就鲜活立体起来,人物的特点一下子就被记住。比如宋建设的“我们二黄的左脚”,选择高的那套理论,派摩托追班长;比如姜卫星的橘子汽水;比如夏林的“有没有不会坏的无线电”。特别是出场才几个镜头的顾爸爸,一句“天塌下来,你就是个子高的那个”,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寥寥几个镜头,这些个人物的性格立刻鲜明起来。特别是在军旅剧,大家着装发型都一样的情况下,角色也能被观众轻易分辨,而且各有喜好。这个就是剧本,导演,演员和后期剪辑合理搭配所呈现的良好效果。
看到现在,剧里有很多遗憾。比如战争片段,那么多士兵牺牲了,场面让观众心颤,但让观众更无奈的事,我们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他们前期戏份太少,观众都还没全他们,他们在新兵连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这些都没有足够的交代。所以当这些年轻的生命流逝在观众面前时,观众的触动就减淡了很多。这么真实的战争场面刻画,却不可能达到更深更刻骨的震撼,这是多么可惜的安排。
48集《王牌部队》要呈现给观众的内容太多,而军事相对是比较专业的知识,观众需要更多的铺垫,把戏份过多停留在无谓的桥段,不能给角色增加份量,反而因为打乱的观众观剧的流畅感而引起反感,失去了观众缘。如果再加上演员对角色把控失当,更让缺点暴露放大,完全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戏份贵精不贵多。如果每一个片段都是戏眼,这样的戏份自然多多益善,越长越好。如果几十分钟的戏看得观众直埋怨为什么没有3x甚至5x快放,那还是麻烦剪辑大人勤动剪刀。
评论里都在讨论“高光”。什么是高光?高光就是有效戏份呀,一下子就能抓住观众。如果可能,观众希望剧集的每一帧都是高光。让高光多来一点吧。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找真心搭子,一定要分享欲强,仅限女孩子,希望能找一个谈天... (味美香甜)
- 《王牌部队》赢家就是一切以赢为主,其他都可以舍弃 (吹葫芦丝的女孩)
- 过了这么久,明明口碑不错,为什么豆瓣不开分 (靓仔病患者)
- 顾一野神奇的气质变化,完结,感谢你的演绎🥰恭喜收官 (小雪梨)
- 今天刚刚看,一口气看到第10集啦 (巴啦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