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基本没有季播剧这件事儿
Nameless
其实有很多不同层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的审核机制要求整剧送。所以像美国这种先拍试播集,内部通过后拍5集左右播出,然后看反响定最终集数的形式在国内基本不可能实现。 其次是演员。首先,有很多演员会为出演一部欧美长寿剧集在多年中推掉各种其他。最典型的就是安德鲁•林肯。为了主演《行尸走肉》,他直接从电影咖成了电视剧咖。但是能做到这点,个人认为并不是他有多么高尚。
长寿剧演员基本都能拿到长期的分红,而单集不说特别高,但也足够高了。所以,他们能为了一个角色牺牲各种机会,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出了这部剧,他们很可能得不到更好的待遇,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已经可以使他们衣食无忧了。 而国内,演员很难通过某一部剧实现长时间的收入,所以说实话很难长期出演一个系列。 再一点,欧美电视剧制作并不能说是完全的“编剧中心制”,因为他们的剧是由“创剧人(Creator)”全局把关的,而这个职位参与编剧、制片等多项工作,并且是剧集走向的重要决定者之一。 创剧人通常是制作层面的总掌舵人,而在剧集是否续订方面,则基本完全取决于收视率。可以说,收视率好的剧一定会有续集,收视率差的剧可能一季都拍不完。 而国内,各种各样的因素主导着剧集的走向,这也导致了换角、第二季“失踪”等问题层出不穷。 并且,电视季播剧通常是周播,一次性放全季的流媒体属于是过于有钱了。😂周播有利于适应剧集的制作进度,不会出现空挡,也有利于及时止损。 但这种形式其实风险挺大的,其一是受突发事件大,比如《超人和露易丝 第一季》因为疫情影响多次拖更;其二是可能会削弱剧集的发展潜力。比如收视率低开高走的科幻神剧“苍穹浩瀚”系列,如果不是亚马逊复活这部剧,它很可能在第三季就“无”了,同时也有像《相对宇宙》这种反响不错,但是收视率不行,因此被迫“烂尾”的剧。
而对于国内出品方而言,没有全球市场的支持,很难承受大的风险,所以走这种形式很冒险。 再加上“周播”不利于剧的热度传播,人们很有可能很快就把这部剧遗忘了,演员也不愿意自己演了剧但热度起不来,所以也就更加减少了这种形式的可行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折腰的男主粉才是娇妻吧 (momo)
- 安利/吐槽|刘宇宁为啥非要一直演古偶 (汉尼拔萝卜😾)
- 颜值对比,四个我当年最喜欢的颜,谁最帅 (豆友asSk4WLU0k)
- 陈晓粉最恨的女明星是? (momo)
- 能直说吗?xz选剧的眼光真的不行,而且搭的女主都挺一言难尽的!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