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什么有些名字一听就是宫女,有些一听就是小主
来自:Christine
看到有uu说感觉小主和宫女的名字都很好听,但是一听就知道谁是小主,谁是丫鬟。
试着分析一下,其实背后操作原理不复杂,中国古典文学里有很多类似套路,这里用《红楼梦》作为对照。
先分析一下宫女/丫鬟的名字:
1. 动词+名词格式,比如皇后的宫女绘春、绣夏、剪秋、染冬(这组名字真的好美),眉庄的宫女采月、采星,包括浣碧和采蘋(瑛贵人名)。
这个格式让人联想到劳动,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就有下位者的感觉了。
《红楼梦》中与之对应的丫鬟名有贾府四春的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PS:这一点真的是要放在旧社会语境里才有效,当今社会动词+名词是一种很好的起名方式,感觉活泼灵动又容易出彩。
2. 名字里有小动物或食物,比如安陵容的宫女宝鹃、宝鹊,齐妃的翠果,眉庄的茯苓,还有余莺儿。
这个模式暗含对人格的矮化,表明可以被人豢养、食用,自然有下位者气息。(这就是鹂妃这个封号为什么那么侮辱人的原因)
《红楼梦》中与之对应的丫鬟名有黛玉的紫鹃、雪雁,宝玉的麝月,宝钗的莺儿,迎春的绣橘,探春的小蝉儿,尤氏的银蝶,小戏子豆官等等。
这里有一个反例,是祺嫔瓜尔佳氏文鸳,这个名字起得很妙,“文”字比较好地保留了上位者的气质,“鸳”虽然有鸳鸯的美好寓意,但终究还是小动物,很符合瓜6美丽又愚蠢的人设,一生被操弄的命运。
相反,小姐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小姐,也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用较为复杂或少见的字,比如甄嬛的“嬛”,看起来就很有文化的亚子。
《红楼梦》里有邢岫烟的“岫”。
2. 名字中有些字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相貌或品格,是典型的“把人当人”的命名方法。比如玉娆的“娆”,眉庄的“庄”,孟静娴的“静娴”,淳贵人方淳意的“淳”。
《红楼梦》里有贾敏的“敏”,秦可卿学名兼美的“美”,黛玉和妙玉的“玉”。不过《红楼梦》里小姐的名字不是很典型,偏俗气,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贾雨村就吐槽过这一点。
3. 名字中有些字比较“大”,像文、庄、昭(敬妃冯若昭)、世(年世兰)、成(太后乌雅成璧)这样的字眼,可以用于帝王谥号、庙号。这些字眼一出来,十有八九是有身份的人。
4. 化用典籍,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起名方式,表明起名人(一般是父母)接受过良好教育。皇后名宜修,修饰合宜,形貌美好,出自《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章·橘颂》:“纷緼宜修。”纯元皇后名柔则,柔顺的准则,本身也是北齐时期嫔妃的一种位份称号,出自《晋书·列女传赞》:“从容阴礼,婉娩柔则。”
PS:《甄嬛传》里很多名字是历史人物的真名,听起来自然有古典韵味。甄玉嬛和小说里的妹妹玉姚,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嫡女永康公主萧玉嬛、永兴公主萧玉姚同名,皇帝想给玉娆改名玉婉,则与萧衍另一个嫡女永世公主萧玉婉同名,凑齐了同母三姐妹。
安陵容与东晋简文帝妃、孝武帝母李陵容同名。李陵容是粗使宫女出身,相貌不佳,这个名字总有种对小鸟不太友好的感觉。
此外还有明代才女沈宜修,清代女诗人朱柔则等等,欢迎uu们补充。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记得年羹尧在城墙下穿皇马甲的镜头吗? (麦麸大师刘德华)
- 杂谈|不满意剧版本的果郡王的姐妹,来选个你喜欢的果郡王吧! (杰哥)
- 角色|为什么太后和皇上,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指责皇后谋害亲... (大花蛇丸)
- 一直有人说甄嬛不美, 我不太理解。 (黛月星空)
- 有没有人想有偿帮我写甄学期末作业🥺 (猫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