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面试攒人品,自学行测稳定75分经验贴(更完了)
来自:momo
从没报过笔试班,三次副省级国考一次省考,行测都稳定75左右(其实只有一次在76以下但是严谨起见)


虽然不是特别高的分但是还比较稳定,因为是自学一直也没好好总结过做题方法和技巧之类的,想趁这次还没忘光写出来,也为第三次进面攒攒人品,希望这次能成功上岸啦😣
一、基础入门
推荐书籍:随便哪个机构的行测教材
如果是从没接触过行测毫无基础的人,可以先买一本行测教材来看,中公华图粉笔之类的,机构无所谓,主要是对考察的内容和整体题型有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教材会配合着方法和例题一起来讲,不要强求一次就把所有的方法都记住掌握,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就行了。
二、框架搭建
推荐书籍:粉笔5000题
看完教材之后可以先做几套题,真题或者机构的模拟题都行,最好用app或者自己计时也行,做完之后先不纠结正确率,主要看看各模块用时。这样做个五六套之后就会找到一点感觉,哪个部分用时特别长需要缩短,哪个部分时间短但是正确率过低需要更仔细地考虑,根据这些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各部分用时。
我自己做题就是按顺序做下来的,因为前期没有想过还可以调整顺序,后来形成习惯了也觉得再调不太好。如果要调整的话,两个需要大量计算的模块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不要一起做,建议可以先做比较容易拿分的资料分析,常识和数量两个模块放在靠后的位置,其他模块无所谓但是可以考虑把自己擅长的部分先做了,因为先做不擅长的题很容易搞崩心态自暴自弃,而行测最忌讳的就是这点。但是不要盲目改变做题顺序!不要一次考试结果不理想就马上去调整做题顺序,打个比方就像短跑运动员换起跑脚一样,如果前期已经形成了习惯的顺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调整。
然后就可以开始按模块刷题总结知识点提高正确率,同时保持定期做整套题,再根据套题结果去针对薄弱环节刷题。我这个环节用的是粉笔5000题然后每星期参加粉笔的模考,根据模考结果看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好,再去5000题里找对应的题出来做,如果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正确率特别低感觉还没入门的知识点,可以考虑去找对应的网课来听听看,只听这个部分网课的方法讲解就可以了。
三、各模块做题技巧
关于时间分配,我自己是常识5min、言语25min、数量30min、判断30-35min、资料分析25-30min,也是在一遍遍做题中摸索出来的比较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式,而且每个部分正好差不多半个点,比较适合掐时间。一开始做肯定会超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劣势给各模块划定一个正确率的最低线(比如优势模块不能掉下80%),再在不降低正确率的基础上慢慢提速。做整套卷子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照各模块定好的时间来,这个模块的时间一到必须放弃,最多不能超过3分钟,绝对不能占用下一个模块的时间。遇到不会做和不确定的题不要一直纠结,先随便选一个有机会再回头来改。
常识:这块是我的弱项,平时也有积累热点知识和看一些课程,最后发现到考场上还是纯靠高中理科知识和运气,就决定以最短的时间解决掉这个部分。
言语:这个模块我给自己规定的正确率是最低80%,因为需要腾时间给数量所以把这个部分的时间压缩到了25分钟。实际上做题过程中我也发现言语就是越看越纠结,因为有语感在所以往往第一直觉出来的那个答案就是正确的。对于填空题我个人的做题小技巧就是,如果有某个选项中的一个词代入题干发现特别合适,不要犹豫马上看这个选项其他词有没有错,如果没错那多半正确选项就是这个,因为本身题干也是从文章中摘抄出来的所以这种语感适用频率还是挺高的。
数量:因为我优势是数量关系,之前刷题的时候做下来发现30分钟能保证正确率基本在70%以上,同时分析自己做题的数据之后发现低于75分的模拟卷子全是数量关系正确题数低于以往的,所以我做题的策略就是不管别的模块怎么样,数量一定要给满30分钟时间。另外要冲75分的话,数量是绝对绝对绝对不能全部放弃的只靠蒙的!只要能做出一些题,其他模块的容错率相应也会提高一些。如果只想拿到基础分的话可以听一下网课,不过我感觉尾数和奇偶数之类的猜题技巧在省考比较实用,国考基本不会给这样钻空子的机会。副省级来说,15道题的难度差距还挺大,一般前面几道和后面几道会比较简单,中间会难一些,所以如果一分钟左右还完全没有思路的题就可以果断放弃了。
判断推理:这个模块是我觉得最不好总结经验的,因为从头到尾涵盖的题型太多了……不过总体我也是规定大致80%的正确率,图推和类比可以稍微低一点,逻辑就要高一点。图推没什么好说的,只能刷题再加上多总结复习,做到看到图自动要反应出这道题可能考察哪几个知识点,再逐一代入进去,有不符合的就排除,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就要注意看看是不是考察的知识盲区,如果是见过的知识点就要反省没看出来的原因;同时图推一定要注意时间,因为图推真的很容易让人沉迷进去……注意用时和及时放弃,或者做两三道题再回去看看,有时灵光一闪就突然做出来了。类比的技巧就是由大及小,先看题干中两个词的大致关系,再将选项逐一排除,如果光凭关系不能排除就再看词性和褒贬义,做到选出最优项,但一定是由大及小的顺序。定义注意一票否决,只要有和题干中给出的关键词不相符合的地方马上排除看下一个选项。逻辑论证是我觉得最好做的一种题型,一般只要看到某个选项是题目中已有词的排列组合那多半选这个就没错了,引入新概念和新举例的多半是迷惑项。
资料分析:很容易拿分,正确率建议要保持在85%以上。这个也是我行测前期错误率比较高的一个模块,而且大段的材料和数字看得人超级眼晕,但掌握技巧之后就会真香,因为这个部分考察方式和技巧都很固定,而且几乎不需要你动脑子,先找到需要的数据然后疯狂算就行了。也不用担心记不住公式,因为题做多了就会积累出自己的直觉,比如我到现在都不记得两期增长率具体怎么算,但这种题给出的选项都是两正两负,很容易就能排除掉符号错误的两个,剩下两个中一般会有一个直接为两期增长率相减的选项,这个也是肯定错误的,直接选最后剩下的一个就行了。找数据之前先把题干和问题看清楚,心中先预设一下需要找哪些数据,这样定位起来会更快速;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就是多看题干中的年份是当年还是往年,出题人很喜欢在年份上挖坑。还有很多人头疼的每篇材料的最后一题,建议使用排除法,先算简单的后算复杂的,如果简单的算出来无误马上选完看下一篇;不过也要注意看单位,如果简单好算算出来又是正确的,往往这个选项的单位可能会出问题。
整体算是写完了,因为是边回忆边写的可能比较乱🤣因为还会边准备面试边复习省考,如果之后想到什么普适性比较强的技巧会再补充上来的!祝各位uu都能成功上岸😘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下周就要报到培训了 内心焦虑不已 (走开脏东西)
- 求助,进了面试的uu看过来,必上岸! (cherish)
- 北京选调放弃入职,天津市考上岸,可以毁约吗? (一个张张张张)
- 在职备考群 (bauklotze)
- 公考资料无偿分享(持续更新)愿大家早日上岸 (籽木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