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大女主的情感疗愈是给自己找个颠倒众生的分身——220108午场《阿加莎》repo
秣陵客(头像显示我还在英伦控中~)
关于这部戏吧……我觉得首先应该吐槽的是制作,如果制作更周到一点,大概是可以优质一些的。不过对于一刷党而言,最先沉浸的一定是剧情和音乐,这部戏属于看时平平,沉淀两日居然还颇有咂摸后劲儿的,所以还是值得一po。 疯狂剧透预警!!! 以下涉及剧情理解和表演 分析的部分,仅代表个人一己之见。尤其是对于人物的理解,千人千面,仅仅表达个人看法,也充分尊重不同看法与不同处理。 轮到我去看的时候,这部戏最有技术含量的设定已经多少被透露了一点。诚然,这有一点损伤我个人对剧情的惊艳之感,但复盘下来仍然觉得编剧做到的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认真做了两个人格之间的关系。 为盘起来方便,我简单将阿加莎和罗伊的情感线作为主线,破案线作为副线1,阿加莎十一天内真实的心路历程作为副线2。 主线:100分(其中10分是我自己的脑补) 评语:“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 人人都是自恋狂,自己爱上自己几乎最顺理成章的命运。而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活法,只有想象的世界可以任性妄为。想象中的那个自己,代表随心所欲,代表自由不羁,如何不让现实的自己着迷? 编剧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将一个人的两个人格设计成为一对男女。——所以,她其实是按照爱情戏来写的呀。 上半场14场戏,罗伊从第9场出现,一共出现4场,分别是酒店初遇的矜持礼貌(《无尽之夜》)、同为药物爱好者的天然靠近(《毒》)、回忆丈夫婚外恋时的脆弱坦诚(《初次相见时》)、饱受众人攻讦时的支持依靠(《华丽的面具》)。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这个设定,我一定会滑向编剧的叙事陷阱,失意女作家的第二春,是包藏祸心的拆白党?还是老天馈赠的解语花? 从这个角度看,我会觉得大龙对罗伊行动逻辑的梳理和表现非常到位。他在第一次出场时用了非常生活化的语调,漫不经心、克制神秘,仿佛不希望女主有戒心,更不希望观众有戒心。我那一场的“我不是鬼”甚至是孩子气的,可能因为朱梓溶卡太过优雅,给到的反应太过大家闺秀,场面有些僵,需要带一点可爱来调节。(彩蛋:比利时人,是波洛的同乡啊!) 第二次对手,音乐是性感的探戈风,其实已经暗示了男女两人的化学反应。这里设定的阿加莎对罗伊是有天然亲近的,从她对罗伊看《迷宫茶会》手稿时的反应就能看出来。这一场是抛物线上弦的中段,一切如渐入佳境般徐徐发酵。大龙的罗伊是充分散发魅力的,名场面“被我迷倒了?常有的事儿。”但分寸是恰到好处的,是那种“良家女子”会喜欢的耐心和优雅(设定合理,自己当然最了解自己的喜好),自信处仿佛不经意的挥洒自如才更显风致。这部分的溶莎也非常精彩,“可以啊你”中阿加莎流露出与此前迥异的活泼,“太厉害了!”简直有击节称赞的少女感。唯一的遗憾是,罗伊取悦的是一个少女心的闺秀莎,而不是一个被温暖了凉透了的心的“回到少女时代”的熟女莎,这样与第三场的状态稍微有一点突兀。 第三次对手,是一个颇有解读空间的“一体两面”设定。在副线1破案线的轨道上,这一场是挨个交待阿加莎身边人的鬼胎之一,丈夫与秘书的私情。但副线2阿加莎心路线的轨道上,这是她在外界压力出走、逃入内心幻境疗伤后,仍然无法忘却现实中的烦心事。这里的对位唱,阿加莎唱的是对情伤难以忘却,罗伊唱的是希望爱的降临。面对罗伊的关心(披外套,哦,阿加莎你实在很知道应该为自己提供怎样的情绪价值),阿加莎情绪失控地说了一句自己忽然能理解最讨厌的人了,更明确的是她忽然理解了丈夫和小三是怎么陷进去的——这就是明晃晃地表明她和罗伊是彼此取暖的关系了。这里,我仍然觉得女主应该表现得更恍惚一些,被一个“我以我心向明月”的人迷倒,真的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儿,尤其后续剧情设定了分歧,这里短暂地意乱情迷反而更能突出对比吧。 编剧设定的分歧随之出现,罗伊认为有仇报仇,直面杀意;阿加莎却是愤怒一阵子,忍耐一辈子。这里可以说两人是不欢而散的,我将它称为“明月照沟渠”的第一part。 第四次对手,群小攻讦的假面舞会,捕风捉影刻毒乃至诅咒,阿加莎不堪重负,是祭司龙无比强大地给予她依靠。英雄救美,何其简单粗暴但又何其好用的设定啊!(编剧你还说你不是在写爱情!) 下半场9场,只有2场没有罗伊,7场中还有2场是罗伊的独唱。这7场中,编剧用了三个round来写两人的“合合分分”(真的,在我眼里,这就是爱情啊)。 第一轮是十天后的海卓酒店,阿加莎一袭紫红色蕾丝裙(服装老师在呼唤你性感一点阿加莎!!),两人在喝酒、聊天、跳探戈(编舞老师在呼唤你性感一点阿加莎!!)。这就是这十天里的状态吧,微醺下的耳鬓厮磨,即便是话题也未曾冷场,哪怕讨论杀人手法也一拍即合。这一段里的阿加莎是完全认同罗伊的价值观的,残忍洒脱(对敌人)、爱憎分明的罗伊,足以让阿加莎一抒心中的闷气,“你把杀人说得像爱情故事一样”,哦,阿加莎你何必那样含蓄,为什么不爱一个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人,尤其他连无实物表演苦酒入肠都那么鲜活。 然后就是“明月照沟渠”了,阿加莎并没有按照原计划续写《迷宫茶会》,她构思了在我听起来也精妙绝伦的故事,孤岛和火车,就是《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呀。但罗伊被辜负了,他说“就当是为了我”写完这个故事,好虐有没有!这首独唱是罗伊一个人的,《你心中的毒》,怪兽变成了“呜咽”,我觉得这个词翻得真的极好,音乐也是转折低回,大龙的唱法也如泣如诉。但当他坐在打字机前“我帮你写”的时候,音乐陡然一变,震撼有力的钢琴音符一个个耸出,大龙的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紧紧揪住听者的心(那时候我不知道后面他还会更生气)。其实可以把这段看成一个强者的情场失意,是和他之前演的羸弱的光绪、彷徨的伊本不同的处理方法——压抑的不是委屈,是喷薄而出的怒火,但你可以辜负我,我承受得起,但这并不代表我不会难过。 第二轮又是这样,先是“我心向明月”——副线上交代了雷蒙德发现自己也是帮凶,主线上表现了阿加莎的崩溃,他们一同释放了杀意。一惊雷一莎,一惊雷一罗伊,镜中的这个设定还是仪式感十足的,然后到了我的摄影机记忆无法忘却的一场——罗伊的《毒vari》。这里就完全可以脑补为罗伊在为阿加莎清算,行水流水酣畅淋漓的走位和身段,捅死记者和编辑,勒死丈夫,毒杀管家。他应该是一个复仇的神祗,收割每一个灵魂的时候宣布着他和她的罪状。然而,龙是用那种戏谑轻蔑的语气在唱控诉,这时候我意识到他不是神祗,他只是一个受伤害的灵魂终于可以放手大开杀戒,有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悲凉。那种看似酣畅的节奏里终于走向癫狂,“天才作家”的反讽配合爆发的拖拽令人窒息,到了“倒进牛奶”真的目眩神驰…… 然后“明月照沟渠”。罗伊的狂欢杀人果然带着某种末世的感觉,因为,当他和阿加莎的摊牌的时候,阿加莎的反应是——害怕。我对这个设定很有意见。虽然在副线2上这个反应有合理性,任何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内心被杀意占据,一定会感到恐慌和排斥。然而当它人格化的时候,他在娓娓道来“我想你想得快发疯了”的时候,在主线的情绪上,一味恐惧就比较伤阿加莎这个人物了,导致她太像十年前年代剧里的圣母小白兔。人家为你脏活累活都做了,你抗拒算是个怎么回事?哪怕在副线2上,面对疯狂的念头,难道是可云“我听不见我看不见我什么都不知道吗?”害怕,潦草了。如果和后面衔接,阿加莎为什么不能受到蛊惑呢?两个人完全可以互诉衷肠,罗伊坦诚了自己是怪兽,阿加莎应该坦诚正是因为有了怪兽才有了自己放飞的想象与绝妙的情节,只是自己从不敢代入凶手,这有违自己的道德感。陌生—戒备—信任—坦诚,happy ending一般。(反正反转在后面等着呢) 因为没有坦诚这一番,最后一轮转得有点突兀,但最后一轮是令我拍案叫绝的。这一轮痴心错付在一场里完成,罗伊布局push阿加莎复仇,阿加莎被蛊惑却被雷蒙德一句话棒喝。在看似情感的高潮,她毅然下毒杀死黑化的自己和怪兽。两袭红袍从长桌的两端彼此踉跄、垂泪,“等待我的怪兽/终将死在我的手中”;罗伊对失败的到来猝不及防,但这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给了正主想要的,把解药渡给阿加莎,回到迷宫深处,“别把我忘了”。在主线上,这真是一个爱情故事完美的结局,又疯又虐,刻骨铭心。一首歌的时间,看似操纵命运的怪兽,从遂心的快意到被背叛的错愕再到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对方,音乐剧真的可以将叙事和情感推到极致,完全揪心和窒息。那一刻作为观众我顾不上评价演员的演技和唱功是怎样完美呈现了这一出设定所有的信息,而是被那些发自内心的悲泣真切地打动,我在黑暗处真情实感地流泪了…… 最后一场,罗伊只出来了一个背影。在阿加莎对雷蒙德的布道中,我们知道了阿加莎完全驾驭了情绪,热烈地活着,而罗伊的出现,是编剧对这场爱情最大的慈悲,他从未走远,他已与她共生。真好,我当这是HE了。 副线:60分 副线1:蹩脚的东方快车+罗杰疑案 编剧的破案戏完全是致敬阿加莎的,在过程上是珍珠项链的平行结构,对每一个嫌疑人展开调查、推断并证实动机,但最后一的一击即中像罗杰疑案,因为真凶有自己一份。但单靠这个反转无法扭转整个副线的平淡拖沓缺乏悬念,我没有特别去琢磨如何能更好,只是觉得几个地方都是靠人物的台词来带信息量,如记者不是好人、作家失去母亲遇到困难等等,似乎是节奏匆忙了一点,如果换成情节冲突来展现可能就不会这样寡淡,人物也不会这样扁平。 副线2:“我要离开”的另一种叙事 我本来以为韩国人最会拍的是《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那样的独身女人疗伤故事,但《阿加莎》在这一点上给到的可能性真的很棒。其实如果没有罗伊,阿加莎的十一天也无非是《海边》那样的絮絮故事,压抑的矛盾,自由的天地,内心反复的推演,“不想活了”,回去面对一切。但《阿加莎》把给予的勇气内化了,不是靠旅行、靠邂逅、靠天机,全靠自身,的的确确的大女主。 结构:75分 结构是从主副线关系的比重出发,我最有意见的是为何罗伊出来的那么晚,前面的7场其实只有两个情节单元:成年雷蒙德和当年阿加莎的困局。其实这完全可以通过一场舞台两边的彼此呼应就交待完了。但编剧比较需要迷惑观众,所以不厌其烦地在开头铺排了迷宫、红线、怪兽等等意象,并热衷于通过不同人物的台词call back——也罢,不是这样迷恋形式,大概也写不出那么出彩的主线,凡事总是兴一利而习一弊的。 音乐: 我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支撑我给出分数,但确实是典型悬疑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对塑造人物和渲染气氛都很有帮助。印象深刻的除了拉丁风的《毒》,还有阿加莎身边人出来时的音乐,很像一粒沙里皇帝的群臣们的幽灵风格,还蛮点题的。这部剧的《噩梦》三部曲感觉都很难唱,但翻译很到位,尤其是对位唱的时候,还能够做到对仗顶真互文押韵,虽然词句平实,但仍然工整好听。 主旨: 如果从主线的角度出发,我是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的,可能是我个人的审美,这种爱情模式实在是越盘越让人上头。但遗憾的是,这种热烈的爱情因为编剧强烈的道德感而无法完全焕发光彩,编剧太纠结正义与邪恶了,在预设时就用道德感去审视罗伊,无论是人物的反应还是歌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千万!千万别被内心的恶念支配!”其实,只要做好最后那场“同归于尽——让出生机”,臧否就已经蕴含其中。其他的就太多余了。 大龙: 啊,我终于写到大龙了。坐在剧场的那两个小时,是被巨星的万丈光芒笼罩的两个小时,不太有工夫去赏析他的方法和用心。他的身形和仪态都太优越,哪怕杀人都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每一个高音都稳稳宕到辽远的身后,标志性的声压余音绕梁,本身已经是视听享受(我连大龙的歌词都一句没记,repo全靠结合各位太太们的总结回忆)。 在整体制作水平缺少支持的情况下,他仍然贡献了一个摇曳多姿的人物。罗伊有着巨大的表演空间,深情款款,智珠在握,直抒胸臆,偏执强势,残忍癫狂,还附赠了自去年知乎后再难得一见的舞姿。美人不自知真的是最美的,他的罗伊没有刻意去撩和诱惑,但他两次《毒》就已经风情万种。是真的在小剧场和镜头前面长了功,哪怕这个剧的台词很多属于在长线条大歌中间的串场,但他的念白还是极有韵味的。可惜我是一刷党,只记得被“我不是鬼”当场逗笑,“审判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人”的苦口婆心也和《小说》的pua不同,还有“别把我忘了”那个点上真好哭。 然后我总算在他的杀青日写完了这篇repo,中间夹杂了年底三个会和三天两次核酸。剧场见真不容易,剧场见的余韵却可以维系很久的鸡血,这是大龙的魅力,也是剧场的魅力。 2022,期待更大的舞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闲聊|Per aspera ad astra——郑云龙专组闲聊楼(水塔) (龙葛格的硬币)
- 产出|猫猫手专楼——吸猫怎么能少了猫jiojio (Nineteenth)
- 资料|音乐剧经典剧目资源合集(更新部分百度yun~持续更新欢... (脸红全因风太烫)
- 【龙票】南昌将进酒、青岛魔幻时刻、北京榆树下的欲望 (shushu)
- 剧评|郑云龙原创音乐剧《将进酒》repo收集楼 (皮皮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