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解读39 揭发苏崔对食 皇后对甄嬛的精准打击!
来自:甄学家(甄学公众号:后宫演义)
上一篇:甄嬛传解读38 如何把握做事的分寸,看甄嬛如何惩戒祺嫔
祺嫔被降位禁足,安嫔被不详困身,皇后感到越来越被动。
回宫前,甄嬛曾被皇后借“危月燕冲月”的天象之名阻挠;眉庄便同样用天象以“不详之身”使陵容受困。甄嬛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剧中有几处甄嬛(团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式应用:
1、甄嬛曾因同情政敌而获罪,四阿哥弘历诱使三阿哥同情参与夺嫡的王爷而被革了黄带子;
2、皇后想借陵容之胎碰瓷甄嬛,甄嬛便用自己的死胎碰瓷皇后,设祈福之局扳倒皇后;

3、陵容为永寿宫配置了鹅梨帐中香,想借依兰花的催化作用使皇帝身热情动,而致使甄嬛流产,计谋未展开就被甄嬛学了来,甄嬛就用百合花苞裹迷情香固体颗粒,不知不觉间用水化开,皇帝情动致陵容小产;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如果不能予以精准打击,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她可能马上用同样的招式来反制。这在武侠世界里,相当于到达了独孤九剑那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独孤九剑就是预判敌招,你肩头一沉,就知道你要出什么招式,攻击什么位置,我就先将剑递到了你必经线路上,在威力显现之前化解,出招便自损。
精彩就在于,两个顶尖高手相遇。皇后也是高段位选手,她心计深沉,善长人心的揣摩,眼睛很毒,她临危不乱,马上看到了甄嬛的破绽所在,给了甄嬛一记有力的回击。
敬妃揭发苏培盛与崔瑾汐对食事件,初看觉得没什么,其实这是一记重拳。

首先皇后拿捏到了敬妃的软肋,敬妃之前一直是个不争不抢的“好人”。因为无所求,究竟是求不到,所以用一种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态度,过着淡泊自保的日子。
人就怕拥有,一旦拥有才会害怕失去。华妃害怕失去恩宠,皇后害怕失去权力和地位,而敬妃,害怕失去好不容易拥有的亲情和依靠,胧月就是她的心理支柱。
皇后答应帮敬妃留住胧月,敬妃答应帮皇后这一次,敬妃真的是后宫好人,她对甄嬛下手有很大的心理负担,都不敢正眼瞧甄嬛,并在对待苏崔的处置上,投了弃权票。

敬妃的行为,是出于对胧月的感情,是情感需求,只能算是一时糊涂,值得被原谅。而曹琴默略有不同,曹琴默对温宜也是爱,是真情实感,但她的爱掺杂了较多的个人欲望;敬妃与陵容又不同,陵容下手少了份恻隐之心,她对人的伤害没有分寸感;陵容的狠又与“无心之狠”有差别,无心之狠是不夹杂个人情绪,客观分析时势和现实需求而来的。
敬妃大概是低估了这一行为的后果,皇后让敬妃揭苏崔,皇后是抱着自损八百的决绝心思去的。因为苏崔这条线太重要了,有了苏培盛与崔瑾汐的关系,甄嬛能随时掌握皇帝的心思和动态,即便自己对甄嬛形成有效打击,只要不死,马上就会“死灰复燃”。
所以要扳倒甄嬛,必然先掐断这条线。
还有一点,揭发苏崔,能使皇帝对甄嬛产生疑心,因为甄嬛触犯了宫庭禁忌:前朝大臣与宦官不能走得太近,特别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同样,嫔妃也是如此,你触犯了皇帝的安全边界,皇帝最忌讳他人猜透自己的心思。
伴君如伴虎,你猜不到皇帝的心思,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猜透了皇帝的心思,皇帝忌惮你,照样要你命,你只有猜得透皇帝的心思,又要装得了糊涂,才能让皇帝既安心,又舒心,这个分寸感的掌握,太难了。有人称苏培盛为苏妃,确实,苏培盛比枕边人都了解皇帝。
打狗还须看主人,皇后拿下苏培盛与崔瑾汐,不仅没跟甄嬛打招呼,连皇帝这边也没有提前说明。按理皇帝不得马上翻脸吗?但他没有,因为这条线确实得好好查查,皇帝自己不便动手,会破坏与甄嬛之间的关系,有皇后代劳,自然最好。
所以皇后那么做,看似有些鲁莽,其实也是看透了皇帝的这一层。皇后看透了,苏培盛何尝没有看透!
苏培盛在慎刑司没有交待,不是因为男人的担当,他也是为了自己,一旦有所交待,大家全玩完。苏培盛出来之后,皇帝说,不要再来往了,可是苏培盛在这里,却一脸真诚地恳求皇帝,以情动人,竟然将皇帝说动了。


包括后面甄嬛产了双生子,向皇帝讨好一个赏,皇帝答应将崔瑾汐赐给了苏培盛,苏培盛好开心。这里苏培盛的开心,其实是一种营业性的笑容。

作为普通人,都自感三十岁后,没有什么值得大开心的事了,像苏培盛和崔瑾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高兴得忘形。
苏培盛在这里,必须得装得很开心的样子,皇帝赐婚,这对苏培盛,其实是有隐忧的。如果他与崔槿汐对食没有被揭发,那么,皇帝对于他帮助甄嬛回宫,只是推知,皇帝不会不知道,甄嬛回宫,苏培盛是起了作用的。但他不介意,权当是甄嬛向他低头,讨他开心。
这样的行为皇帝并不反感,就像眉庄复宠时的手段,极其搞笑,直接在皇帝下朝要经过的地方找手镯,这不明摆着邀宠吗,你的镯子怎么可能跑到这里来,而且在这么直白敞亮的地方。皇帝不在乎这些,只要眉庄肯低头,他乐得接受。
现在苏崔关系摆到了明面上,表面上是赏赐,实际上也是一种制约,以后你犯错误,或者甄嬛得到额外的信息,问题就在你身上了,是你苏培盛透露了不该透露的信息,不仅你要担责任,崔槿汐也要担连带责任。
无论是苏培盛用“真情”争取交往,还是甄嬛为其求赏赐婚,苏培盛忘情地欢笑,无非是向皇帝在作澄清,传达一种信息:我与崔槿汐,是因为爱情,是因为后半生的托付,没有其他的勾当。
你何时见过苏培盛笑得如此夸张,那里面潜藏着深深的恐惧。甄嬛的心思也是如此,既然已被公开,不如直接承认,求赏赐,就是跟皇帝表明,苏崔是真爱。
皇后正在利用了皇帝的猜疑,精准地打击了甄嬛的死穴,有了这一次的揭发,那往后苏培盛对甄嬛的任何维护,都有偏袒的嫌疑。
而且皇后还设计了局中局,故意将敬妃告发的事透露给甄嬛,以造成甄嬛与敬妃的对立,这里如若换成华妃,两人就互刀了,可是现在,皇后的对手是甄嬛。甄嬛所做的是不是敌对敬妃,而是如何将苏崔两个人捞出来。
在捞人的过程中,甄嬛的盟友,端妃也出了力。这里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那就是小厦子,其实小厦子也出了大力,他冒着风险,给皇上端了一杯八分烫的茶,皇上马上就喝出来了。小厦子也已经服侍皇帝几年了,不可能连杯茶都端不好,这里无非是让皇帝想起他师父苏培盛的好。
宫里争斗无处不在,小厦子在这里做得比较聪明,也比较厚道,如果他想趁此机会上位,恐怕也不能跟着苏培盛这么久了。因为一旦师父被释,这样的徒弟,也不能要了。


有同样的一个映射剧情,就是卫临与温实初的关系。
温实初自宫以证明与甄嬛无私情,其实皇帝仍然可能暗中除掉温实初,在这些问题上,皇帝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然而卫临在眉庄临产时,给温实初提供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卫临不是解决不了问题,天天跟着他师父给眉庄配药,卫临能不知道眉庄的体质吗?卫临是在尽徒弟的心意,不是教会了徒弟就饿死师父。


正在有小厦子的行为作铺垫,才使得端妃那句“天凉了,让伺候你的奴才在您的茶里兑一点菊花,臣妾见您的嘴角都起皮了”这样一句话,特别地打动皇上。因为奴才确实没伺候好,他也确实很上火。所以皇帝做出了让端妃非常动容的一个拍肩动作。

皇帝对这次事件的处理,进一步表明他对甄嬛的迁就。
从《宫女谈往录》中可见,慈禧对贴身奴才的作用,是非常关键且谨慎的,平日几乎从不轻易打骂,她知道,一旦奴才有了怨气,就不能好好当差了。皇帝何尝不知,之前她对甄嬛对待浣碧的态度时,就发表过这样的论调。可现在,他还是留用了苏培盛。
皇后的这次揭发,虽然打击精准,但最后被甄嬛团队化解了,同时实实在在地将苏培盛推向了甄嬛。苏培盛意识到,身处其中,皇后已经成为自己的政敌,他不得不在暗中作出站队。(待续)
《甄嬛传解读》系列文章见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47074189/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花渣备用组(emoji 乐子组)开放娘娘们入组通道,申请了dd (momo)
- 新鹅组开组速关注 (老吴)
- 一直有人说甄嬛不美, 我不太理解。 (黛月星空)
- 角色|甄嬛是皇权的伥鬼,不止一次背刺女性 (喜欢乌华安₍˃̶ꇴა)
- 杂谈|不满意剧版本的果郡王的姐妹,来选个你喜欢的果郡王吧! (杰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