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要事》书评: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真正做到高能要事
来自:翩翩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意思与“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出一辙,指的是我们说话做事都要抓住主要的,将主要精力、财力、物力放在重要的事上,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才能高能要事。

而所谓“高能要事”就是指聚焦最专注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最要紧的事,也只有如此,才能高产、高效、高能。
经常听到一句话,“这世上唯有时间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但就是这个公平的时间,不同的人用它,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与不同的命运。
恩格斯说:“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叶武滨老师就是那个发现如何利用时间规律的人,他是易效能時间管理教育机构创始人、喜马拉雅知名主播。连续5年获喜马123知识狂欢节总榜前10,畅销书《高能要事》作者,两个孩子的父亲、环球旅行家和社会公益人。

《高能要事》这本书从行动力、反思力、计划力三大方向,从测到、学到、做到、得到四大阶段,从简单到系统,从纸笔到APP,从做好一件事到完成一生的梦想,设立时间管理的九个段位,指出人生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利用优质的时间、合宜的空间、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对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20%的要事,从而减少工作时间,实现高效率,享受慢生活。
1、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使用ABC分类法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是叶武滨老师时间管理九段的第一段,也是时间管理的初级技能。《道德经》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指出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只有当我们能从眼前着手,做好当下所面临的每一件小事,处理好各种细节,并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做成人生大事。
时间管理也一样,同等时间内,只有先专心做好一件事,才能有余力来一件一件地办成其他事,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一天,接着才能有眼界去掌控好自己未来两周、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乃至一生的规划。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着急。
要想一次做好一件事能得到保证,就要掌握一套时间管理的方法。按照事件的轻重缓急程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A、B、C三类。
ABC工作法就是说做重要的事把它做到极致。A是必须由自己做,且已经安排好的计划内的事情,包括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事件;B类是突发的紧急状况,是计划外的紧急事情;C是其他事件,这类事件是那些对我们内外产生干扰,却又不那么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
处理这三类事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即做A推迟B记录C。A类事件如何高效执行呢?核心要素是高能要事。因为人的专注力,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度集中状态,同时精力也会耗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ABC255工作法,即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如果A类事情很多,我们也可以分成很多个25+5的小a类事件。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处理好之后,我们下一步就可以扩展到高效处理一天的事件了。

为了让大家快速拥有做好一件事的专注力,作者还研发了一张“一事专注表”,即当你确定你要做的事情之后,接下来你要尽可能地隔绝干扰源,例如手机静音,关上门,退出电脑上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然后打开计时器,设定25分钟,执行A类事件。闹钟一响,休息5分钟,休息结束马上进入第二个25分钟。
借助这个表格,就能帮助你培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并且逐步培养你自己的专注力。
1、 为重要的事预留固定时间,使用二八法则
既然确定了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分了ABC类事件,但是当做重要的事情时,还是要有计划地预留出固定时间,先做这个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体现。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出一个结论,即20%的富人拥有80%的财富。由此可计算出,在平均财富和挣钱速度上,富人平均是穷人的16倍。
二八法则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如果你每天聚焦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的20%重要的事件,你的人生效能就会提升16倍;如果聚焦4%的重点事件,则可以提升256倍;如果是1%,则是4096倍,其他事件可以删除、推迟和委托。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是人生成功的核心秘密。

因此,我们要会选择自己重要的目标事件,然后每天首先聚焦精力全力去做好它。长期下来,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2016年叶老师开始做线上音频课程《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时,曾连续100天坚持每天早上6:00更新一期只有6分钟的节目,当他做到40多天的时候,这个节目登上喜马拉雅平台教育榜首,并且两年霸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叶老师对目标下了决心,每天坚持做。而且每天只做这一件小事,只是6分钟的音频,简单、方便,即使他在全世界工作与旅行,也能保持每日更新。小小持续的投入,回报惊人!
再比如我自己每天早上7:00起床后必喝一杯蜂蜜花粉水,再听书半小时,此期间做运动。长期如此,每天早上的这半个多小时,让我的肠道干净皮肤透亮,也听了将近一百多本书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曾国藩曾说:早起是治家之本,每天甚至有日课12条。这样做的还有篮球明星科比和文坛巨匠村上春树。科比那句“你知道洛杉矶早晨4点半的样子吗?”以及村上春树在33岁决定写小说后,坚持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写作4小时,再跑步10公里,他们都在表达一个思想:为重要的事留出固定的时间。
这就是作者总结的“高能要事”。为了快速获得成果,我们就应该把那20%的重要事情,放在一天中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去完成。
3、做好精力管理,必须具备行动力、计划力和反思力
“高能要事”是时间管理的核心,而做好时间管理就要做好精力管理。
海蓝博士说:人生最大的消耗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和情绪的对抗上。叶老师在《高能要事》里揭示:人生的成就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取决于在优质的时间、合宜的空间、集中旺盛的精力去做对人生有积极影响的的20%的要事。这是一份积极人生的行动指南。
如何做好精力管理?必须行动起来,做自己精力的主动管理者。

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
1) 目标: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
2) 计划: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制定出改变的计划。
3) 行动:缩小“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
目标是成功的催化剂。没有目标,就像是一艘船没有舵,如何前行?只有确定目标,才能在潜意识里认定它、实现它、成就它;也才会将精力进行有序合理地分配。
“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是行动的指导思想。别害怕开始有多烂,我们可以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改进。慢,可以致远。生活的真相是:捷径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捷径到最后都会变成弯路。只有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我们才会逐步提高。
做好计划,才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反思—计划—行动”和“记录—排程—执行”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双环”。“记录—排程—执行”是行动内环,让我们聚焦紧要事件;而“反思—计划—行动”可以帮助我们计划并过上卓越而不失衡的理想人生。

经验来源于行动,行动加上反思等于智慧。反思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错误、修正行为、提升智慧,还能帮助我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优势,找到人生的方向,从而每天高能要事出成果。
《论语》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三”是多的意思,意指一天多次进行反思。明代思想家袁黄在《了凡四训》里讲述,要对自己每天的行为进行打分,善行打正分,恶行打负分,分别计入功格和过格,每夜自省,月底做小计,年底再将功过总计。以期勤修不已。就连稻盛和夫也认同在一天结束之后,进行反省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的生活是忙、盲、茫,如果你的人生还没找到方向,工作没有找到重点,生活没找到节奏,那么我推荐你一定要读这本书,它或许是你找到成功与幸福的第一步。用跑步增加生命的长度,用叶老师的《高能要事》增加生命的宽度。
切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则事半功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小学阅读有方法》:所谓富养,就是打造一颗经得起眼前的苟... (静待春风)
- 《复利效应》: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 (邓布利多)
- 职场上遇到不公平待遇,你会怎么做呢? (ameiy)
- 这是一本再鲜活不过的打工人实录 (竹喧喧喧)
- 【书评】《小王子》: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初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