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荐贴
墨淌淌
以下是ysq这些年看的好片推荐。偏情感剧情类。
非常温暖的电影。十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音乐老师Kay给班里人放的。后来IB大考完也会叫上朋友汪峰和Ivan一起爬上图书馆顶楼的穹顶,一起找一间空房间看电影。啊,那时候还看了好几部王家卫和温子仁。扯远了,之后也带着表妹小何看过它。笑中带泪,最好的人生都是对当下此刻的把握,能重来的人生是永远都过不顺心的。
圣诞必点电影之真爱至上。十一年级上时圣诞节,语文老师木兰放给我们看的。当时还给我们点了炸鸡吃。班里同学其乐融融地吃鸡看电影,也怀着马上放圣诞假的激动,开开心心地边看电影边起哄。看完之后,木兰就给我们发了两张卷子,说是假期作业,大家才知道自己被摆了一道——老师请的炸鸡都吃进肚子里了,哪里有不写她作业的道理呢?上一次见木兰还是大一暑假和峰回上海探望老师,木兰请我俩喝酒。转眼也过去这么久了呢!
在卖钢笔夫妇家看的电影。当时和峰一起去探望被学校开除的夫妇俩,喝着夫人倒的柠檬苏打水,在她家看电影。很可爱的电影。也是很温暖的回忆。大一下的哲学课我还拿它做了presentation。
大一上看的。汪峰向我推荐的电影。那个时候看完已经是凌晨三点了,第一次接触存在主义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存在」先于「本质」——多么响亮的话呀。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本真性,什么叫自欺,对哲学也一无所知。啊,其实现在也还是模模糊糊。感觉这部电影对学术的兴趣轨迹有受到一定的影响。噢,印象很深一幕是阿黛尔和男友两个人侧躺着的画面,它很震撼我,因为我突然觉得席勒的画实在好写实。人筋骨肌肉的轮廓原来可以那么圆润又锋利。这部电影也有影响我的感情观,看完就觉得好的爱情将永远不是「小鸟依人」而是「勾肩搭背」。不过现在回看,觉得结尾真实得有点残酷。
这部电影是我大二下刚开学时,在何草走出去撞见lzt,她向我推荐的电影。我后来去油麻地的电影院看了两遍,第一次是我自己,第二次和wyq,后来在宿舍和ysr又看了一遍。每次看时,都是从阿卡贝拉的部分往后就开始哭。大二暑假的电影赏析课还做了它的presentation。大三发现家乡的点播影院也有,就想着说写完paper了一定要奖励自己去看。但也没看成。这是一部后劲尤其强的电影,我非常非常喜欢它,受其影响有在大四上选修神话哲学,从此认识了卡西尔,虽然二者没啥直接联系,但还是受益良多。
大三上在家乡的点播影院看的。突然意识到爱情是贯通于「人」的。它总是「无间」的。真有意思,亲密与无间应是同义反复。
这是大三下时,在北京的哥哥家看的。开头夫妇俩对双方各自描述的独白,让我几乎要爱上他们。后续双方爆发争吵的一段也很厉害。是什么让婚姻继续不下去呢?是不自知的自私,它让人缺失对另一半以及双方关系本身的敬重。没有敬重的爱意只是占有。面对占有,是个活人都会跑。
大四上看的。我问室友yufan,有没有什么电影推荐,她就推荐了这部叫她肝肠寸断的电影。我在宿舍看的,当时正好是台风天,我、lzt还有ysr开了zoom自习室,我就开着camera看。当时看完也哭得很起劲。相比于小鹿一般的刘烨,我还是只被胡军迷倒。后来感觉到自己也充满着把自己一颗心交出去的勇气与决心,仿佛每天都在心潮澎湃地准备着。给tc推荐时,说因为里面有一种我很喜欢的交手感,仿佛两人透过对白在碰撞。后来继续和yo分享的时候,修正觉得是我很需要那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我很需要这种「在触碰」与「被触碰」的实感。跨年夜和Cici、yo与lzt又去看了20周年4K重修版。不知道是那段时间玩太累了,噢对当天上午还去冲浪了(笑),还是心中完全知道剧情了,于是还是算较平静地看完了它。还是很喜欢陈捍东的拥抱。啊,那种「我真的很需要你」的肢体表达好打动我。用力拥抱中流露出的脆弱除了单单是美以外,仿佛又可以一击打碎所有的心防。
【有新的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