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分析|静妃才是真•白月光
来自:momo

1.独立
作为林乐瑶的医女进宫,后被梁帝宠幸封为妃子。
虽然宸妃林乐瑶是心上人林燮的妹妹,出身高贵,地位超然,静妃又有守护她的责任,但是静妃一直做自己,从不把自己看成宸妃的附庸和打手。宸妃可以是她的姐妹或者朋友,但不会是她的主子,她不会为了宸妃去结盟争宠,也不会为了她去坑害其他妃嫔。
此处对比者:如懿传海兰,我从不觉得海兰是小天使,她的人生中没有自己,只有姐姐,好像自己就是姐姐的影子;也没有儿子,她的儿子是姐姐儿子的附庸。
2.清醒
林燮一家被冤枉害死,彼时静妃力量弱小,无法为心上人复仇,只能明哲保身。但是她没有沉浸在过去不可自拔,把靖王教得很正直,和她一样保持本心,自己的事该做好就继续做好,哪怕没有回报,剿水匪,御外敌,没有因为天塌了就干脆摆烂,甚至做恶事。
此处对比者:射雕英雄传包惜弱,我认为杨康的悲剧包惜弱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3.强大
一手好医术和好厨艺,并且入宫三十年从不因为自己成了养尊处优的妃子就放弃练习,所以在后来的剧情中医术和厨艺发挥极大作用。相比于其他妃子的琴棋书画,医术和厨艺在宫里不算高雅的技艺,有时还要给别人做点心做药膏,但是她因为热爱,从不自卑;皇后在越贵妃面前夸奖静妃的点心,她也不自负。
此处技艺说明:业务能力很重要,但是娱己更重要。
此处对比者:甄嬛传敬妃,我个人很喜欢敬妃,可听到她的“数砖石”哭诉也觉得可悲可叹,枯井般的深宫生活葬送了多少鲜活女子的一生,如果有个发自内心并坚持的爱好,也许会好很多。还有如懿传令妃,令妃为了向上爬学习一切“上层人”的技能,站在她的角度无可厚非,但我始终惋惜,她为了讨好皇帝拼命反而失去了自己,她不再是一个“人”,把自己变成一个用来娱人的“物件”,她真的喜欢那些东西?真的能从中得到乐趣?(当然我就是这么一感叹,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
静妃性子温和,而且出身平民,不受皇帝宠爱,林家倒台后,靖王也受冷落,可以说没有后台,但是“默默无争,并非任人宰割”,我不伤害别人,别人也伤害不到我,即使在后期宫斗到白热化阶段,皇后也不能从她手里讨到一分便宜。皇后倒台后,管理宫中事务井井有条,一个风吹草动都能瞬时解决(越贵妃发疯),不出差子,没有她的把控,朝堂平反不可能。
谈话技巧极高,面对皇帝,常常三言两语就在不经意间达到自己目的,梁帝听了觉得很舒服,还认为是自己的想法,与静妃无关。
此处对比者:如懿传如懿,善良留给自己,委屈也留给自己,明明是皇后,但是管不好后宫,说的都是实话,但是都听不到皇帝耳朵里去。
4.善良
为人善良,别人有困难就给予帮助,从不说冠冕堂皇的话。
惠妃抄书手疼,配置药膏给她送去;惠妃被罚佛堂点烛害怕,陪她去;霓凰有难,想尽办法搭救;小新走上歧路,仍能在拔除她的威胁性后放她一条生路。
对宫人温和,从来不要求其他人忠于自己,但自然而然的就收服了人心。她本来是嫔位,在惠妃之下,成为贵妃后是后宫之首,惠妃只为她高兴。
5.明理(注意:这一点是我自己的私心!)
心上人林燮作为国之栋梁,被梁帝以卑劣手段搞得全家覆没,以静妃的手段和医术,其实能把梁帝神不知鬼不觉毒死,但是她没有,首先梁帝崩逝梁国又要陷入内乱,于国不利;其次梁帝崩逝林燮还是“反贼”,于林燮无益。所以她耐心等待时机帮林燮洗刷罪名,大殿对梁帝的质问,有理有据;就算一生都没有这样的时机,但是她有靖王,他们母子二人会去继承林家遗志(回到第二点•清醒),做能力范围内的事。
此处对比者:甄嬛传叶澜依,(私心私心!)叶澜依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她把皇帝毒死我不太喜欢,首先皇帝还算是个勤政的好皇帝,其次她为之复仇的十七爷,我觉得后期真的自己作死,被杀不能太怪皇帝。
6.深情
静妃喜欢林燮,但是林燮喜欢晋阳,她就收起自己的喜欢,把这份爱慕转化成保护,保护他最爱的人,比如乐瑶,比如林殊,从不以爱为名给林燮压力或者干预他的生活,也不标榜是自己的退出“成全”他们二人的感情,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你无须参与。
多年后对着楠树缅怀,面对小辈的询问,“娘娘喜欢楠树?”她情不自禁的一声叹息,“喜欢,一直都很喜欢。”才流露出心意。
不到十个字,却真的有感动到我。
此处对比者:“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我不理解。
补两个视频:
静妃的事业
静妃的爱情(风起长林,是后传也是前传)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簪中录官微所谓的互动,我说明一下自己亲眼所见的 (浅蓝)
- 生命树 (蛊优)
- 傅慎行把何妍骗到天台,是想干什么 (责)
- 落花这个颜值😂集均100顶天 (s姓小帅哥)
- 五一看什么剧呀? (Qu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