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我的考研之路(公共课估分285,坐标广东)
来自:Closer
公共课估分的大致情况:政治75-80(选择题46);英语80-85(选择题53);数三130。 个人基础情况:全国一卷高考英语130,数学120,都属于一般的水平。 下面简单回顾下我的复习历程吧。 数三: 寒假期间:武忠祥0基础班+同济高数。 当时想着自己基础不大好想先回顾一下,后面回想感觉必要性不大,可以直接跟基础班 3-5月:武忠祥基础班+李永乐基础班+余丙森基础班+杨超三大计算+660高数线代部分。 这个阶段是我整个数学复习阶段中做的最不好的一个阶段,听完课后基本没有自己独立把例题重新做一遍,误以为把视频课老师关于问题的解法听懂了就等于自己会做了,误以为和往年高分考生的进度比较起来差不多就等于自己对应阶段的复习水平和他们差不多了。以上两点应该是挺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大家一定要重视,尽量在基础阶段把基础搞扎实,不然就会像我一样在强化阶段面临巨大的任务量。跟武忠祥的同学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武老师在基础阶段没有安排大题的练习,你们最好在课后自己独立地把复习全书基础篇上的题目做一遍,我当时在基础阶段是没有这么做并且没有进行任何大题的练习,进入强化阶段之后发现大题的解题能力超级差。 6-10月10号:武忠祥李永乐余丙森强化课+对应强化讲义+武忠祥和李永乐辅导讲义对应的严选题+880的综合和提高题+凯哥的专题课 复习顺序:强化阶段的核心方法是不断重复、巩固,加强记忆,要以吃透三本辅导讲义(独立解出所有例题)为目标。建议第一轮在课前先独立做一次讲义上的例题,圈出不会或者做错的题,接着听课然后课后再独立做一遍前面圈出来的例题,再做一遍,最后再做高数线代讲义对应的严选题以及概率讲义的课后题。第二轮高数线代先二刷讲义和严选然后再做880的综合提高题,概率就只用做余丙森的例题和课后题就够了,薄弱部分想刷一下880的题也可以。第三轮第四轮……总之就是反复刷三本讲义上的错题。我最后大概是把高数辅导讲义做了3遍,线代4遍,概率3遍,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只看到进度,也不必因为第一遍讲义上有很多不会做的题而沮丧,最重要的是你重复刷了很多遍之后达到的质量,就是能把这三本讲义掌握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如果能掌握到八成以上(能独立做出讲义上八成以上的题目),做真题几乎就不会有啥问题了。 至于凯哥的专题课,我听了是感觉受益匪浅的,他会把考研中的经典题型分好类,然后教你针对每一种题型的解法,可以起到一个补充辅助的作用,但还是要以武忠祥以及辅导讲义为核心。 这个阶段是最痛苦的阶段,我当时基本每天保持6个钟以上的数学学习时间(有几个星期是几乎整个白天用来学数学)但请大家务必坚持下来,因为这个阶段真的是最最最重要的,基本上决定了你数学的下限,甚至非常影响到你的上限能达到什么高度。 10月11日-10月15日:李永乐在12年出的早年真题精选五套卷,这五套卷基本把12年以前比较精华的真题都汇总起来了,非常适合用来检验强化阶段成果。 10月17号-10月24号:王谱的强化课+讲义。一个补充辅助的作用。 10月24号之后:近十年真题+21年李艳芳3+李林6+余丙森5+李林4+王谱冲刺课+尤承业线代串讲+姜晓千概率冲刺 最后想说一下,考研数学是真的很难,虽然基本没有什么难的知识点,但把所有知识点经典题型熟练掌握真的很不容易,达到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很难,考场上的高压下稳定发挥出水平很难,因此,数学基础比较差但目标分数又比较高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是否考数学。其次,虽然考研数学很难,但如果找到正确的方向,再加上不懈努力(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努力以及顽强的意志,一般来说基础越差需要的越多),就数三来说,无论奇偶数年,达到稳定的120+水平是没啥问题的。 推荐一个知乎答主@irishman,有非常多良心干货,我数学强化以后的规划就是他提供的。 英语: 1、墨墨背单词,从现在开始每天三四百个,只要一直坚持下来,后期阅读基本能达到稳在错4个以内的水平(身边几个一直到大三都没过六级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最后都达到这个水平了) 2、唐迟阅读,就听他的真题讲解,错的多的文章才听。我当时是卡在错4个左右的阅读提升不上去的水平,听了他关于两三篇真题的讲解之后基本上后期可以稳在2个以内。阅读真的不难,只要单词量够了,加上不要按自己的主观过分解读就好了(比如推断题之类的不要选文章中没有的然后你自己)。 3、唐静翻译,讲的不错,可以听听。 4、留出近三年真题进行限时100min客观题模拟,建议在报考前模拟。 5、考前要用真题客观题模拟找感觉,二刷甚至三刷也没关系的,重要的是感受并熟悉一整套客观题做下来的感觉。我在考前两个星期大概每隔一天做一套客观题真题。不要觉得选项文章很熟悉就没意义了,还是要规规矩矩地按照平时做题习惯,比如题目-文章对应部分-选项选项,然后自己重新思考选或者不选的理由、逻辑是什么。 6、完型和新题型,听的宋逸轩,感觉没啥卵用,但近几年完型难度降了不少并且保持稳定,比较好对付,至于新题型感觉也很难通过训练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提升,那些什么方法之类的我是听不明白掌握不好,大家尽量做好真题吧,这几年没有考特别难的新题型压力也不用太大。 7、英语阅读难度从13年之后稳定下来,13年以前偏难错的多些也正常。 政治: 1、8月初开始听徐涛强化课的马原、史纲、毛中特和听完一节做1000题对应的题,思修直接做。1000题的马原史纲部分我大概分别刷了3遍和两遍,推荐用微信小程序刷,效率高很多。 2、10月开始听腿姐技巧班+做余峰500题。余峰的500题和1000题其实性质差不多,更重点一些,然后往年能押中不少原题,可以在一个叫鹅学习的app上做,效率比较高,但23年余峰会用出书还是app的形式还不确定,建议先关注他的公众号余峰考研政治 3、11月做肖8余峰6米鹏6模拟卷的选择题(能在小程序或者app上面做就尽量不要用纸质版,效率真的高很多,巩固错题看解析什么的都更方便,建议刷3遍刷到差不多50分刷透),加上反复巩固500题。分数低不要紧,我当时做肖8均分也就30出头,但只要反复刷,第一遍40+和第二遍40+真的区别不大,刷熟了全部记住了才是关键,我后面肖4基本稳定40+,最后真题也有46(对的的徐涛的答案,当然运气因素也不小) 4、12月肖4余4米3,选择题要求同上。大题只背肖4,建议用研木的肖4精缩,真的挺好背的,而且在后期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性价比真的挺高。然后今年肖4的大题虽然命中的不多但只要你背了总还是能扯出些话来的,再结合材料就差不多了。 5、今年选择题是有反押题的,往年大部分题目会是模拟卷中完全一样或者选项很熟悉的题目,今年几乎没几道熟悉的。但尽管如此,我选择题还是分数挺高,个人认为抛开运气因素可能以上做的事情还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吧,所以还是把每个阶段做什么都讲出来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就算出题组明年还是反押题,建议该怎么复还是怎么复。 第一次写经验贴,诸多不足之处请大伙体谅,后面有空会再完善补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6年考研|在职考研蹲蹲考苏大文学的搭子 (I茕茕l)
- 26年考研|有没有历史313考研的建议🤲🤲 (请你吃我的牙垢)
- 26年考研|找在职考研搭子 (momo)
- 26年考研|工科女跨考找研友 (singit!)
- 26年考研|组一个纯文科考研学习打卡小组 (名侦探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