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解读42 滴血验亲大会战 - 前戏
来自:甄学家(甄学公众号:后宫演义)
上一篇: 甄嬛传解读41 逼陵容 唆瓜六 皇后军团深挖潜能!
1732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都晚一些,因为等待,让人备受煎熬。
甄嬛的双生子,流言甚多,景仁宫势必借题发挥,这就是悬在甄嬛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甚至剪秋与斐雯接触,甄嬛团队亦有所察觉,只是不加理会,任由事态发展。
因为甄嬛双生子的嫌疑无法自证清白。这个危机如同一个锅盖,必须由皇后团队揭开,甄嬛才能顺势向皇上证明“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
滴血验亲是否科学,不是本剧关注的重点,它如同麝香的神奇药效一样,是剧中的一个游戏设定:亲则融否则离。甄嬛能够针对性的未雨绸缪,就是因为这是被采信的验证方法。就像两军作战,必须占领某一制高点一样。
双方矛盾的焦点在六阿哥。因为六阿哥是皇帝与宠妾所生,皇后面临一场太后当年所面临的危机,三阿哥其实亦面临着皇帝当年所面临的危机(皇帝始终为先帝曾经有意立宠妃舒太妃之子果郡王为太子而耿耿于怀,剧中作了多次试探),只是三阿哥是否有这个觉悟未可知,起码四阿哥是明显感觉到了,在后面也试探过甄嬛关于立储的看法。这是太后在滴血验亲后帮皇后“擦屁股”的原因之一。
六阿哥的降生,极大地降低了三阿哥作为大清继承人的可能性,潜在的伤害了皇后的根本利益。所以无论甄嬛是否与人有私,只要在这一点上有作文章的可能性,甄嬛的这一关无论如何都是要过的。
前文曾提到过祺贵人甘冒风险揭发甄嬛的一个原因,她必须在皇后团队中立足。根本性原因则在于,祺贵人的母家与甄家的对立,如果六阿哥被立为太子,甄嬛得借六阿哥成为太后,瓜尔佳一族终难有好下场。

所以,祺贵人不得不为瓜尔佳家族的命运赌一把。只是她出头来揭发甄嬛私隐,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即便从此扳倒甄嬛,得利的也是皇后。揭发甄嬛有私,其实也是打皇帝的脸,扫皇家的颜面,不能当着六宫妃嫔之面,这样让皇帝下不了台面。


皇帝不能因此废后,诚如太后维护皇后时所言:皇室的血脉必须纯净,可以怪皇后无能,却不能怪她蓄意陷害。意思很明白,宁错杀不放过。皇帝认了,但皇帝因此失去了颜面,他可以拿你祺贵人及瓜家出气,这是祺贵人被皇后利用的点所在,也是她的无奈所在。
滴血验亲是全剧最大的一场戏,实在精彩。
多看几遍也值得,直接上台词。
- 皇后:祺贵人,你一定要向本宫告发熹贵妃,还要本宫请来后宫众人,到底所谓何事啊?
- 祺贵人: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秽乱后宫,罪不容诛
- 皇后:宫规森严,祺贵人不得信口雌黄
- 祺贵人:臣妾若有半句虚言,便叫五雷轰顶,永不超生
- 宁贵人:哼,我还以为是什么毒誓呢,生死之事谁又能知啊,以此虚妄之事赌誓,可见祺贵人不是真心的了
- 祺贵人:臣妾以瓜尔佳氏一族起誓,若有半句虚言,全族无后而终
- 皇后:你既说熹贵妃私通,那奸夫是谁啊
- 祺贵人:太医温实初
- 康常在:温实初是熹贵妃的心腹,日日都要把脉的,若说日久生情,也是难怪,更何况我听说熹贵妃初入宫时,卧病许久,当时就是温太医诊断的
- 祺贵人:康常在好记性,原来孽情深种,始于当日
- 安嫔:两位妹妹怎么能如此揣测,系贵妃入宫病重由温太医诊治,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温太医医术高明不说,与姐姐母家素日也有交情,入宫之后互相照应也是应当的,怎么会有私通一说
- 贞嫔:如此说来竟是青梅竹马了,看来祺贵人所说的,倒也不是全无道理
- 敬妃:你们几个七嘴八舌胡言乱语,有何证据吗?
- 祺贵人:臣妾当然有凭证,熹贵妃入宫前,温实初还曾上门提亲,把陈四家的带上来(朝丫鬟说)
- 皇后:祺贵人,你先坐下
- 祺贵人:是




祺贵人一上场就把全族的身家性命给梭哈了,确实把甄嬛吓了一跳,因为紧张,手在桌角上明显用力了。但当祺贵人说出私通对象是温实初时,甄嬛放松了下来,连为果郡王忧心的宁贵人也轻吁了一口气。
宁贵人原以为告发的铁定是甄嬛与果郡王,没想到熹贵妃艳福无边,别有洞天。当然,这里宁贵人相信熹贵妃,即便心有所属也是果郡王,不会是旁人。
甄嬛虽说有那做啥心虚的心理,不过祺贵人告发的是她与温实初的私隐,说明对方只是在揣测,没有实证,从信息对称的角度而言,甄嬛无形中已经成为全局掌握真实信息最全面的人。信息越全面,可以运筹的余地越大。因此上,在她内心里,其实不是简单而被动地接受审讯,已经有余裕的心思去寻找对方的疑隙了。
证人玢儿、斐雯
- 玢儿:奴婢给皇后请安
- 皇后:抬起头来说话
- 甄嬛:玢儿,你是玢儿?
- 祺贵人:熹贵妃还认得她,她是我娘家府里陈四的媳妇,当年甄府获罪,所有奴仆全部充公变卖,要不是我家买了她给她口饭吃,现在早就饿死街头了
- 甄嬛:玢儿,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 玢儿:奴婢不敢
- 祺贵人:啰嗦什么,我只问你,昔日你在甄府当差,温实初是否曾向甄家大小姐,也就是你眼前这位熹贵妃提亲?
- 祺贵人:皇后面前要大声回话,陈四没给你说规矩吗?
- 玢儿:选秀半月前,温太医曾上门提亲,不过,不过不是当着老爷夫人面儿说的,是私下里到熹贵妃面前说的
- 端妃:熹贵妃答允没有啊
- 玢儿:没有没有,熹贵
- 敬妃:臣妾以为,如果熹贵妃和温太医有心的话,恐怕今日就不在宫中了,可见熹贵妃心胸坦荡,与温太医并无私情啊
- 祺贵人:当日熹贵妃是看不上一个小小太医,但若熹贵妃从前并无半点意思,温太医又怎会贸然去提亲?可见是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在的
- 甄嬛:臣妾不信青梅竹马,只相信缘份天定,百转千回也能相聚,绝非人力可改
- 敬妃:祺贵人,本宫素来知道,你与熹贵妃结怨已深,但是这口舌易生是非,断不可胡言乱语,如若真像你说的那样,熹贵妃和温太医有私情来往的话,那也要掩人耳目,不被人知道才行啊
- 祺贵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做多了总有露马脚的时候,永寿宫的小宫女斐雯就见过几次
- 皇后:斐雯,你什么时候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现在都一五一十地跟本宫说清楚
- 斐雯:那日娘娘和温太医说话,里头也没什么人伺候着,奴婢就陪着二小姐进去,谁知奴婢就看见温太医的手拉着娘娘的手,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静静地坐着,温太医一看见奴婢和二小姐进来,慌忙地撤了手,奴婢还瞧见温太医衣袖口子上,翻出来一截,绣了一朵小小的五瓣竹叶,此后奴婢越想越害怕,怕娘娘来日知道奴婢看见了,要杀奴婢灭口,只要乞求祺贵人作主
- 康常在: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就看见了,那你看不见的时候呢?岂不是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 皇后:事关重大,请温太医来景仁宫问话
- 江福海:嗻
有人认为端妃在此局中,最初并没有帮助甄嬛的意愿,认为端妃是一个精致地利己主义者。个人不这么认为,我更倾向于认为端妃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两者显著的不同是判断问题的着眼点,政治家更为全面和长远,作出的决策自然会有所差别。

端妃本身对皇后怀恨(端妃为什么恨极了皇后),她与皇后只是身份贵重者表面上的维持,只要甄嬛一倒,端妃再也找不出对付皇后的人,在扳倒皇后之前,端妃得力保甄嬛不倒,但在端妃的取舍中,再怎么保甄嬛,也不会舍命相保,所以端妃问的第一句话极为关键,是她判断局势所需。
端妃在整个验亲局说了五次话:
- 端妃:熹贵妃答允没有啊
- 端妃:想来若温太医和熹贵妃真有私情,自然是会防着别人的,怎么斐雯回回都能瞧得见,还瞧得那么真切,难道斐雯事事分外留心主子的一言一行
- 端妃:这法子断不可行,皇上龙体怎可损伤
- 端妃:是啊,您已经是皇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端妃:谢皇上
除了第五句是谢恩,前四句都有极其精准的拿捏。
第一句,是问熹贵妃是否对温实初有意,只要熹贵妃无意,那么温实初做什么都只是单方面的,这一点极为关键。就像后面皇帝疑甄嬛,如果是果郡王单方面觊觎皇嫂,在皇帝心中,就有了原谅甄嬛的理由;
第二句,是质疑斐雯及其证词的可信度;第三句,表面上维护皇上,其实也为甄嬛提供了运筹空间;第四句,暗示皇后的作案动机。
端妃帮腔少,并不表示意愿少。在问清第一句后,在她心中,已经对此局有了一个自己的判断:皇后是想往甄嬛身上泼水,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至于皇后在水中做手脚,这一点上可能没有甄嬛想得那么快,因为甄嬛是事先就预想过各种可能性,稍有意外,就可排查出所出问题的关键环节。
与端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祺贵人,她很容易被带偏,前面宁贵人一句话,就赌咒上了全族的身家性命。还有像“要不是我家买了她给她口饭吃,现在早就饿死街头了”这种话有什么意义,反而减弱了玢儿证词的可信度,更像是你祺贵人挟恩教唆。
端妃可信的人设,是她长久以来,几乎不与人来往,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撇清一切利益和立场。所以在皇帝的心目中,她的话一句顶人十句。

皇后问斐雯,斐雯说了一大堆话,话多错漏多,即便斐雯曾接受过指导和训练,面对身份远比她高的一众嫔妃的质问,想不出差错都难。

这里斐雯的背叛也可侧面回答“佩儿是不是皇后的人”的问题。《甄嬛传》常常通过虚实映衬的手法,来解释作品中留白的部分,这里留白不表,那儿补充说明,使整个剧特别严谨紧凑。
嫌疑人温实初
- 江福海:启禀娘娘,温太医到了
- 温实初: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诸位小主请安
- 皇后:起来吧
- 江福海:温太人,得罪了
- 皇后:这绣纹很别致,是一直都有吗?
- 温实初:微臣的母亲素爱翠竹,所以微臣的袖口,都有家母亲自绣一竹叶,以表思亲之意
- 敬妃:皇后娘娘,臣妾以为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但凡是个有心人,都会留意看见的,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
- 祺贵人:这就奇了,小小太医见了贵妃,怎么倒像进了自己家门一般,翻了袖口面对面说话,如此下去,以后太医进了贵妃殿里,翻袖口的翻袖口,解衣裳的解衣裳 ,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
- 温实初:那日是熹贵妃叫了微臣,去问惠嫔的胎像,听得惠嫔胎像一切正常,一时高兴赏了微臣喝茶,是微臣在喝茶的时候,卷起了袖管失了礼仪,一切都是微臣的错
- 祺贵人:若非熹贵妃除你之外,再不把太医院任何一人放心里,又如何会托付你去照顾与她情如姐妹的惠嫔,看来熹贵妃与你的情谊,当真是不一般哪
- 温实初:小主,你



祺贵人在验亲局中话最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粗俗,说起来她也是封过嫔的人,在后宫是有限名额的小主,如此不自持,恐怕是这局赌得太大了,再者面对熹贵妃、端妃、敬妃一众高段位选手,有些压不住自己的阵脚,原本在优渥生活中,已经封存于深处的东西被翻腾了出来,整个人有一种上窜下跳的蹦跶感。
- 甄嬛:斐雯,你在宫里这些日子,本宫倒没瞧出你有这份心胸
- 斐雯:奴婢伺候娘娘,有什么心胸都牵挂在娘娘身上,但是奴婢在宫里当差,只能对皇上一人尽忠,若有得罪,还请娘娘恕罪
- 甄嬛:你对皇上尽忠也算得罪本宫的话,岂非要置本宫于不忠不义之地了。容臣妾问她几句话(向皇后)斐雯,无论今日之事结局如何,你都不能再加永寿宫,再伺候本宫了
- 斐雯:只要是在宫里伺候,无论服侍那位小主,奴婢都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甄嬛:很好,好歹主仆一场,今日你既来揭发本宫的私隐,想必也是知道是最后一遭伺候本宫了,自己分内之事也该做好。我问你,你出来前,可把正殿紫檀桌上的琉璃花樽给擦拭干净了
- 斐雯:已经擦了
- 甄嬛:呵呵,呵
- 槿汐:胡言乱语,娘娘的紫檀桌上何曾有琉璃花樽,那分明是青玉的
- 斐雯:是奴婢记错了,是青玉花樽
- 敬妃:嗯,看来斐雯的记性不大好啊,难为你了,还能记得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
- 斐雯:奴婢记得,是青玉花樽,没错
- 甄嬛:正殿紫檀桌上从未放过什么琉璃花樽,你伺候本宫,不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倒日日留心哪位太医的手搭了本宫的手,翻出来的袖口上绣了什么花样,这些情景若是放了旁人,是看都不敢看,为何你连枝叶末节都这般留意,如此居心,实在可疑
- 斐雯:奴婢日夜心里只牵挂着这件大事,哪里还留心得了别的事情
- 端妃:想来若温太医和熹贵妃真有私情,自然是会防着别人的,怎么斐雯回回都能瞧得见,还瞧得那么真切,难道斐雯事事分外留心主子的一言一行
- 敬妃:你这丫头,真是,竟敢日日盯着熹贵妃私自窥探,皇后娘娘,臣妾认为此事颇为蹊跷,定是幕后有人指使,这丫头讲的话不能相信,恐怕后面还有更大的阴谋呢
- 欣贵人:臣妾疑惑,祺贵人住在交芦馆,斐雯是永寿宫的宫女,既然人人皆知祺贵人向来不敬熹贵妃,为何永寿宫的宫女,会和祺贵人一起来向皇后揭发此事呢
- 康常在:若正如斐雯所说,万一哪天熹贵妃暗下毒手,那这后宫的秽乱之事,就没人再知道了,这样说来她向祺贵人求助,也不是全无道理
- 安嫔:臣妾听说,念佛的人心肠都好些,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熹贵妃是在甘露寺为国祈福修行过的人,又得菩萨庇佑产下皇嗣,怎么会有如此淫乱之事呢
- 祺贵人:佛门清净地本是供人清心净修的,甄嬛生性淫贱,竟在甘露寺修行时大行秽乱之事
- 崔槿汐:贵人,甘露寺乃大清圣寺,贵人如此血口喷人,胡言乱语,就不怕菩萨责罚吗
温实初在面前质询时,明显有所吃亏,一则情之所系,二则地位不等。甄嬛看出了温实初这份应对的吃力,及时站了出来。甄嬛在此时心思多有余裕,言行举止仪态从容,她的出击,既是为了稳定己方军心,亦是逼迫对方尽快亮出底牌。


甄嬛说话先起势,“今日你既来揭发本宫的私隐,想必也是知道是最后一遭伺候本宫了”,就这一句话,在贵妃身份的加持下,有的没的就给斐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看斐雯跪在那儿一哆嗦,都快被气势吓趴了。
后面的问话如大江大河气势奔腾,一段话让斐雯根本Get不到问的重点和细节,斐雯答完,甄嬛喜剧性地打了个“呵呵”,槿汐马上接过话头,这对主仆是神配,一到近身对抗环节,槿汐就像孔雀开了屏,绽放出平日少见的神光。
甄嬛的这一段像极了魔术师惯用的障眼法,魔术师往往用一些浮夸或一本正经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却在不知不觉间做了手脚。斐雯就是被甄嬛的这一套给迷惑了,即便斐雯平日有注意那个花樽,就算她意识到甄嬛问错了,在那种气氛下,她也只能是娘娘问什么就答什么,擦没擦试,只能回答“已经擦了”,这是必错之问。上位者想找茬,你想躲也躲不了。






一抓住错处,甄嬛更是步步紧逼,怀疑斐雯的用心,接着甄嬛军团的三员大将,端妃、敬妃、欣贵人相互配合,顺势而下。只有搏到性命交关处,才会使出真本领,甄嬛就是逼皇后军团招架,以使对方尽快使出最后的绝招。

斐雯张惶失措,镜头给了皇后一个有个失望的神情,皇后真有一种带不动的感觉,这时皇后军团的场控安嫔察觉皇后面色不愉,知道皇后不愿意在此节上多作纠缠,连忙着话题带回到甄嬛离宫修行的破绽上,借此引出另一位证人,静白。
正在此时,皇上驾到!
这是皇帝到来之前的对话,是验亲局的一个前戏,必竟要对熹贵妃动真格,得皇帝亲口允准。是以老谋深算的皇后一直是以主事人的态度问话,没有特别出格的语言。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待续)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角色|想讨论一下你们喜欢浣碧这个角色嘛? (心动川枫梅)
- 花渣备用组(emoji 乐子组)开放娘娘们入组通道,申请了dd (momo)
- 杂谈|不满意剧版本的果郡王的姐妹,来选个你喜欢的果郡王吧! (杰哥)
- 剧情|敬妃和端妃为什么讨厌皇后? (超级幸运星!)
- 角色|里面最无辜的角色就是孟小姐吧? (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