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结婚的过程和感受
来自:泡菜君CC
lz女生,一线城市工作,90后,结婚几个月了,总体的感受是非常轻松和自由。
我关于结婚的决定和想象,就是希望结婚前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总体做到了。
一、具体极简掉的部分
1.婚纱照。
恋爱纪念日和领证结婚相隔三个多月,恋爱纪念日去天真蓝拍了一套日常情侣纪念照,大概499?
登记照又去照相馆拍了一次,选择离家最近的、拍过证件照的一家,花费约188?
自知都是非常普通平凡的人,通过化妆和造型装扮加持,再用PS施加魔法,肯定会更好看。但这也意味着变形和不真实。
而且,婚纱照洗出来放大,相框和相册实在也没地方放。
还有一点是,我们两个人平时着装都比较休闲,西装礼服穿上总觉得太过板正,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在天真蓝拍纪念照的时候,试了件西装,感觉有点想笑场。还是休闲装更轻松。
打算以后每年恋爱纪念日,去相馆或请朋友帮忙拍一套纪念照留作纪念。
2.求婚和戒指
求婚说起来比较搞笑,像一个脱口秀演员所说,直男最大的浪漫就是点蜡烛。所以偷偷买下了了一个古法金项链(3.k左右)+香薰蜡烛(<20块),可能是准备晚餐求婚。
结果蜡烛还没收到货,就被我在他手机的软件订单里看快递情况时无意发现了。
之前一起逛商场试了一下,因为按件觉得工艺价格贵+过敏体质佩戴首饰少,所以当时没买。
也提前被我察觉出来,他可能偷偷买下了了。
互相熟悉的人,20句真话里混插的半句谎话都能靠直觉识别出来。
至于戒指,则是不习惯和不方便。感觉日常生活里洗手、打字、洗菜等等,摘卸比较麻烦。
我觉得非必要,所以就没有买。
3.领证跟拍
因为疫情期间,不确定登记处能不能进+对拍照无执念,所以打算在登记点内新人手机互助。
说起来,登记日期也是自己定的,没看什么黄历。找了个差不多的日子就去了。
甚至因为工作忙,特意选在离单位最近的一个区,活动开始后去,活动结束前回。前后耗时<1小时。很多同事都没有发现。
提前两天才想起头纱,网购来不及,闲鱼买了个同城二手,20块包邮。
花忘记了。
登记处保安对于跟拍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请他帮忙拍,他就会直接告诉你因为疫情不让拍。
因为登记点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互助拍照稍微等了一会儿。而且出来后找了个胡同拍了几张,也很好看。
后来朋友登记的时候,找我去帮忙跟拍了。我还准备了花,比自己领证都认真。
如果周末时间方便,还是建议找朋友去帮拍和记录。
4.婚礼婚宴
个人有过3次伴娘和>5次参加婚礼的经历了。
经历过了,会发现所有的婚礼流程都差不多,而且也不是好朋友相聚深聊的好时机。
新人太忙碌了,除了打招呼和敬酒,根本顾不上和谁单独闲叙一下。
而且,在这样一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都出席的全景式的社交应酬场合里,很多宾客也更关心上菜和礼金,而不是新人。
真心祝福和在意我们的亲朋好友,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加上非独生子女,所以尽力说服了父母,我自己不想办。我对婚礼没有任何实际的期待。
只会筹备数月,耗费巨大,只为了婚礼上扮演几个小时光鲜亮丽的工具人,想想就非常累。
5.双方父母碰面
之所以把这部分放在最后,是因为它最重要也最不重要,哈哈~
最重要是因为,父母的意见是结婚过程中两个家庭里最重要的意见来源。
最不重要是因为,在我们结婚的过程中,基本都是我们两个人做主,父母基本没有在任何一点上干涉我们。
所以恋爱四五年后,我们涉及到买房、共同生活的重要决策变动时,才觉得有告知父母的必要。
然后各自跟对方父母一起吃了顿饭,父母们都表示支持。
双方约定好:有问题,各自去跟自己的父母沟通。
因为买房、婚礼、彩礼嫁妆(非常规形式)都我们两个人谈好了。所以我感觉也没有必要双方父母见面,过多交往。因为维系这种交往和互相磨合,我觉得也会很辛苦。
二、能够极简的原因
1.两个年轻人的独立和坚定
我有一个很理性的生活逻辑:那就是父母跟子女的关系,跟很多其他关系一样,自由只是相对的;要从别人身上得到一些东西,就要付出一定自由的代价。
所以在结婚这件事上,如果需要从金钱上得到父母的帮助,比如赞助买房子、办婚礼,那么必然要接受父母对两个人结婚的想法。
当父母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的话,我们必须去理解、尝试沟通和协调。
所以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极简结婚流程的话,确实是经济基础越独立,自由度更大。
此外,跟各自父母的相处模式,也让我们更坚定,自己有独立性和很多事情拿主意的空间。
2.不为自己不在意的事情花钱买单
我工作之后,自己可支配的收入一开始并不多,有段时间陷入了迷茫:工作辛苦,工资对于首付实在遥遥无望,那么要不要及时行乐,消费体验,让自己精致快乐起来?
当时男友就劝阻了我,他说刚参加工作时收入低很正常,虽然现在看起来攒钱慢,但是只有攒到钱,才能在之后有向上一级进行财富积累的时候,拿出本钱,抓住机会。
买房需要,购买一笔不错的理财,都需要积蓄。
攒钱——本金——财富积累的机会——攒更多钱——更多本金——更好地财富积累的机会,才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再加上,我们都本身不是消费欲望很强的人。从轻奢、奢侈品消费中得到的快乐值/RMB,很低。
所以,这样攒钱式的极简消费观影响下,我不想为了戒指、婚纱照、梦幻婚礼这些我并不真正在意的东西而花钱。
至于那个偷偷买的项链,因为只有三千多块钱,且仅此一次,而且不能退货,所以对于沉没成本当然我就欣然接受啦,并且打算增加使用频率。
3.疫情
疫情防控的大背景,给了社恐和极简er最好的客观理由。
不用多解释。
当然,一体两面,疫情也毁掉了我的婚假和结婚旅行。临时退票,也带来了一丢丢经济损失。
不过,婚假都请了,肯定是要在家躺着休完啦哈哈。
三、关于极简结婚的感受
1.关于婚礼和仪式感
客观总结一下,极简结婚也会降低仪式感。
婚礼作为一种仪式,自有社会意义和积极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代表着一个小家庭的真正建立,以及这个小家庭与所有主要社会关系的第一次相见和正式建立。
从这个意义上,相比三五小聚,婚礼是最集中、直接、高效的形式。
从个人体验看,极简结婚涉及到,需要分别另寻一个父母改口、两个人互相改口的timing。
目前我们还没有完成这一时刻。
2.关于选择和生活
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选择肯定不一样,但是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是相同的。
爱情和婚姻的模式,在不违背法律和世俗道德的基础上,只要双方舒适,那么就是冷暖自知,可以自由选择的。
3.关于人情和礼金
我的原则是:没有随过礼的不收礼金,随过的还礼,不拒绝。
领证后发了朋友圈,而且说明不办婚礼。
给同事和同城还经常见面的朋友发了喜糖。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重新认识人情和社交网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那些自己随礼时感到犹豫和有去无回的,真的就有去无回。可能他们看到朋友圈也并不相信你真的不办婚礼。
而不同阶段时最好的朋友,哪怕是各自成家后多年不联系的初中好友,也会在第一时间私信你加额还回你的礼金。
看起来是钱的事情,实际上那些曾经深交的好朋友,他们非常了解我,知道并且在第一时间真诚地选择相信我。
我既然说了不办,她们就相信我。我非常感动,也想更加倍去珍惜。
还有的朋友,在跟我确认后,选择了回请我们吃饭+赠送礼物的方式还人情,个人感觉也非常妥帖。
而对于那些没有还回的礼金,因为随礼相对极简+对朋友的祝愿,也可以坦然接受。毕竟参加过的,婚宴婚礼也是成本。而没有参加过的,也会让自己对这段关系有了新的一种认识角度。
都挺好哈哈。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开蔚来汽车,带劳力士过极简生活矛盾吗? (anaphora)
- 求助区|买二手是否背离了极简初衷 (moon)
- 求助区|怎么消耗香皂 (momo)
- 求助区|怎么祛魅智能手表 (芝芝抹茶)
- 求助区|山下英子《断舍离》 (种子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