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点医生的burnout
momo
在国内工作了十年, 国外工作了十年。也不时跟同学朋友在网上交流。系统不同肯定各有千秋。作为一直在一线工作的人,感触最深的其实是医务人员的“burnout”。这个词我感觉可以理解成筋疲力尽,或者是不堪重负的耗竭状态。
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我还年轻,基本上4-5天一个急诊夜班,睡一白天也就过来了。说burnout,就是一个急诊看80个流感和躺了一屋子重病人的无力感。到了以后,更是增加了医保的自费药签字,病例质保和各种各样本不属于医生的工作。再就是,在辛辛苦苦付出后,被白眼狼反告的无力感和绝望, 让人时时有想辞职的冲动。在海外工作,没有了那些杂七杂八的医保的负担,因为有专门的case manager会负责。因为钱的问题变成白眼狼的也少了,因为那些是医院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也有了middle level的医生助理或是执业护师帮你做很多杂事。但是也有burnout的时候。就是跟那些到医院来骗麻醉药品的人斗智斗勇。 就好像两个人的舞台, 我知道他在演,他也知道我在演,就看谁先露出破绽。医院和科室比较重视医生的burnout,有很多渠道让你反映和逐渐改进。例如,如果管17个病人大家都说太多,那就多招人减少cap。各种操作很费时间,那就专门建一个组去做这件事。
国情不同,有的东西无法套用。但是仍然记得起以前被人无端辱骂的情形。我想这可能是最让人崩溃绝望burnout的时刻。累都不怕。虽然也有印象深刻的一些有温度和感情的病人。从初级医生做起,直面所有最激烈的矛盾可能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宿命。除了改变自己去适应,或者直接退出,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对于医疗管理部门,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改善医生burnout状态上在这个方面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大批的医生想辞职,难道你们没有责任吗?哪个医学生踏入医学院的大门不是想救死扶伤,做白衣天使,把医生变得不纯粹的难道不是整个体系的建设问题吗?
不知道为什么,离开国内医疗环境这么多年,谈起这些事情还是不能压抑住火气……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降薪了 太难受 (KC Yung)
- 从医的友友们,过的开心吗 (一厘米的阳光)
- 老年科医生的尴尬与无奈 (兔阿姨)
- 【选择求助】精神科和皮肤科偏美容该怎么选 (可爱修狗比耶)
- 日常分享|学历提升,真的很重要吗?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