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国、甲骨文、汗青堂的内容价格比——兼论什么书值得读、值得买
来自:了妄唯真
缘起:在另一位楼主的主帖里面跟帖的时候,与友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感觉话没有说透,忍不住发个主帖。本帖不适合买书当做装饰的友邻,也不适合人云亦云随大流的人,看到这里可以关闭了。
首先声明,在下利益不相关,只是个喜欢看书买书的普通读者。没有组里买套装的习惯(汉译学术除外),一般只买非虚构。开支的话,2021年全年买纸质书花六千多,各家电子书城买VIP和电子书大概一千。2010年入坑至今,大大小小墨水屏阅读器买了十三四个(电纸书贴吧12级)。
其次声明,对这三大系列的书看的并不多,所以对这三个书系为代表的一些书看法不一定精细,欢迎有理有据的拍砖。
在下知识背景:自幼喜欢读书但文学类为主,初中开始追大刘等硬科幻(《三体》连载就追)。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读了些传世经典(非虚构),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出身、2013年开始混迹金融,在经济类,管理类,财务法学,哲学,伦理学,地缘政治,人类学,社会学,历史类等方面有所涉猎,以学习人类文明精华、探求真理为终身志向。2018年开始使用豆瓣记录书目。
对这三大书系中涉及很多的历史类,在下精读过布罗代尔、沃勒斯坦、科林伍德、帕特那、图钦、阿布、许倬云、王家范(斯塔夫里阿诺斯、赫拉利、黄仁宇这种不提也罢)等人的著作。并且力求把学习/思考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运用到实践当中,自认为有点发言权:
三大书系,内容上值得一读,但评分虚高,大多数(如果不是绝大多数的话)不是传世之作,根本不值8分或以上。所以是否值得买,就见仁见智了。至少对于在下这种时间精力和放书空间已经很有限的人而言,是基本上不买的(不排除个例)。
作为商品,它们很成功——对于出版社,对于销售渠道,对于炒作者而言,可以说皆大欢喜。但是正如那句话说的好,你可以在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很长时间里面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在长时间里面欺骗所有人。个人认为,这些书绝大部分根本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这些书虽然有其正面意义在,但是其内容的质与量/价格,占用书友们如此多时间精力是否值得,需要真正读书友邻自己的独立思考。
(下面的是后续补充)看到有友邻在发言,提到了什么样的书值得买。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各花入各眼。只要对自己有用(广义的正面效用),就可以考虑。已下只代表个人看法:
90%的出版书是垃圾,9%可读可不读当然就不值得考虑买也不存在买的可能,1%值得读值得考虑买。 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算是人类文明精华,值得买,比如汉译学术名著系列(但也算不上字字珠玑)。 读多了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欺世盗名、两三成水就乱晃。 比如《人类简史》、吴晓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郭建龙这些,最多算是有底线的写手。跟大师(不是所谓的民国大师)比起来,简直就是笑话。
在这其中也有少数人有个三四成水,比如黄仁宇。他有一定积累和独立思考,值得一读。问题是,他的作品出于意识形态之争,被有心人故意炒作、拔高(历史上,孔子、战国四君子、关羽都是这样)。所以,读的时候,需要有前期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精神。
其余更没料、更没底线的人,名字都不值一提。 所以,友邻们不妨换个思路。人生太短,垃圾书太滥,不妨疑罪从有(真正的高手,对待上市公司都是如此)。除非是高度确认高水平值得放入书房反复阅读(比如你认真拜读过、高度认可的人的作品)或者当下急用,否则就不买。
我一般判断书三大要求: 1. 知识性 至少是作者沉淀十年的功力 2. 体系性 这一点跟点1的要求有相关性。只有那种沉淀了很久的人才会深入浅出、体系完善。做不到这一点的人,连半桶水都没有。真正的大师,可以把很复杂的东西,让基础知识一般的人听懂、入脑、入心。可惜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出书的人都是欺世盗名之辈,强不知以为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个片毛凤爪的小东西,就自吹自擂,跟大师的圆融体系相比,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 独创性/思想性/启发性 真正的大师,一定深具开创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无需多言。
三者兼具的才值得打五星,坚决买。 这样说有点空洞,举个例子,现在猫猫狗狗装成专家都发言的国际政治/中美关系话题。 读了现代世界体系学派和张文木先生的书,就明白各种魑魅魍魉的可怜可笑以及浪费读者时间的可恨。
说到这里,其实有个感慨又回到出版社层面了——有些时候也能看得出来,出版社还是想出好书的(不管是社会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层面的,当然二者兼备的那更是好上加好)。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端的这些作者们不给力,或者说至少不够给力。那这样子一来,出版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这些读者遇到上好作品的概率也就低了。
所以出版行业整天喊越来越少的人买书,这的确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微观层面是供给创造需求(举个例子,对于绝大多数时间精力有限的你我来说,一部渣电影,即使免费也不会去看)。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只要有符合五星标准的大师之作,不敢说有多少买多少,专门列支预算购买自己关注领域范围内的大多数是可以的——毕竟,买书的钱只是买书读书总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已。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问有人和我一样爱到西西弗买书吗? (先空着)
- 求购转让|因搬家,处理上百册书,大部分免费送出(邮寄到付... (槿木落篱)
- 各位书友,可以推荐你认为最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吗 (momo)
- 此人是天津骗子赵冠一吗? (起风了)
- 晒书/房|一个神奇的时代 (抱素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