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一个精品咖啡豆 种植园
来自:为爱发电💔
学了些有的没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咖啡园在波多黎各,叫 Sandra Farms Coffee. 老板人是个话痨, 社交牛逼症的那种人。
Farm 里中了各种果蔬, 跑题中... 说回咖啡。
咖啡园的豆子评分89, 也不便宜,买了个半磅的nature process豆子25刀 (170RMB的样子)水洗的要17刀(RMB115的样子)
听他介绍下来贵主要贵在人工上,要求picker捡回来的豆子成熟率要高于96%。咖啡树都种在山坡上,目测坡度有个45了,工人腰上帮个小框站在陡峭的山坡上摘咖啡果。农场主介绍,他观察下来一般女性摘的量比男性多, 好像是100+磅每天。 (具体数忘记了,他们用不同的单位,一个单位约等于10几磅。。 当时好多新词,好多数字我实在是没听清/记住。。)


一些商业的豆子大都是一把薅下来,不论成熟与否,很多手冲希望出来的味道自然也没长成,品质也不够好, 不过深烘处理下,那些细节的味道也都没有了, 只剩下购买商业豆的消费者追求的的咖啡因。再难喝的豆子加了糖和奶,都能下肚。
对比之下,追求成熟的果实,不论是产量还是效率都会下降,这也是市面上精品豆贵的原因吧。
每年9月到次年二月是harvest的季节。通常第一批次成熟的果实会被当次等豆处理,销售给商业豆厂商。
咖啡果树上果子成熟是分批次的,靠近树枝根部的先开花结果,慢慢到树枝前段。所以这几个月中农场会不间断的摘每一批果子 同时等着下一批成熟。

据农场主说,咖啡果树大概要5/6年开始长果子,要是成熟的果树被压枝,新的树枝需要2年才能开始结果。 多年前当地被玛丽亚台风袭击,后来养了两年,农场才开始恢复产量。

野生的咖啡树大概能活100多年吧,harvest的话,可以活几十年不等。
摘下来的果子,脱皮-水洗/nature 处理 中间不能等,摘下来必须一气呵成马上出来好,也是人工成本高昂的一个原因。
他们nature并不是日晒处理,当时偶尔会有阴天,正在处理中的豆子沾上水就废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把豆子运出来运进来,利弊之下是用大烤箱一样的机器处理的。
据农场主的描述:
Nature处理:带着果皮脱水,之后再脱皮 贮存, 之后会有fermentation 留下的淡淡酒香
水洗:脱果皮-水洗,烘干,脱prction or parchment (实在没记住是哪个词,就是包裹咖啡豆外层的哪个皮,只知道不是银皮。。

另外一个贵的原因: 处理好的豆子要运出去,人工挑拣残豆和完整的豆子。残豆还分为物理残豆,和虫蛀残豆,前者给当地的一些小作坊,因为并不影响味道,后者就卖给了商业豆厂家。 完整的豆子一部分会被农场回收,烘焙外销。
According to 农场主
豆子不需要养一周,烘焙完,凉了就可以享用
三周之后就过了赏味期
咖啡树旁边种植其他的果树,对咖啡的味道影响微乎其微。可可树的话,有一咪咪影响。
再想到啥再更吧。每个farm/产区都不一样,这里记录了在这个农场看到听到的。 听力太差,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豆子 只知道是波多黎各中部山里,整个岛最冷的地段,海拔 900多米。
最后: 贵的豆子不一定好喝,还是看自己口味😅。 猫屎咖啡打咩,可怜的小动物们…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手冲日常|新产季的埃塞都喝了吗? (colleena333🫥)
- 交流&研究|过年了,大家有没有高性价比细糠推推 (临暗)
- 我们组乱入了一位假装咖啡爱好者的🤖我们来试试他! (colleena333🫥)
- 出行手冲新装备,满意 (colleena333🫥)
- 求指导、公司用全自动怎么选☕️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