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陈冕的平
来自:白喉鹦鹉
2.15 修改
是平淡的平。
和朋友一起连着追了好几天超越,已经追完了~最近在看比赛,拖了好久修改一下。
随便说点什么,可能有不周全的地方
感觉这部剧最大的败笔就是选了陈冕当主角(不是指选角,演员本人非常出色,把角色也演绎得很灵,有很多高光时刻,是这个角色设定本身写得不行)。李庚希确实不是传统浓颜大美女,但挑在适合她的角色里适配度真的非常高,比如本剧,比如《兔子暴力》里的女儿。剪头发真的很高光时刻,至少在《超越》里请不要说她演技不好了……
“不把陈冕当主角看就好了”:她一个人占60%往上的时长我很难不把她当主角。
“关于慢慢看和伏笔”:120分钟的电影讲在开头拍一枪做伏笔,30集的电视剧某一集的镜头还叫伏笔,这要求也太高了。一帧一帧看也不影响前期陈冕剧本的平淡。100分钟的内容讲5件事和100分钟的内容讲1件事,倍速还是一帧一帧看都不会让这100分钟的讲述的内容。
陈冕的个人线非常平,毫无冲突感,在进国家队之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发低烧和其他青岛队成员相比,比如大师姐侯思源和朵朵最开始滑冰的契机是为了让侯思源拿到北京夏令营资格,能够去看看父母,后来也面临着短道练不出来要去上职高帮家里分担生活的困境,侯思源更是面临受伤和年龄的心理困境,密友朵朵的进步和自己的倒数第一等等……某种程度上,寥寥数笔的侯思源的形象都比陈冕生动跃然。
陈冕在进入国家队之后的成长也是寥寥几笔带过,从A组不用做完的陪练到和向北竞争,这中间的过程就很含混的过去了,包括气球……天降任督二脉被打通吧只能说。
罗竹君,领着青岛队天降之名,也面临竞争高压和性格孤僻的困境,她本身的行为也与“搞事业”的设定非常吻合,冷酷朋克姐的坚毅内核其实没有变过。
少年天才罗竹君,大起大落看似完美的向北,草根乐天的侯思源和朵朵凑在一起都比较有张力,他们甚至不需要成为特别亲密的队友,也可以通过对手,楷模,偶像等关系建立起联系。陈冕在这期间就像是粘合剂,花费了最多的剧情篇幅,却没有写出属于她自己的故事。换句话说,她太不特别了,也太顺利了。
陈冕的短道生涯真的很顺风顺水,爸爸和教练几乎是一路护航送进国家队,国家队前最大的困境基本是靠“父女和解”和“挚友和解”之类的过去的,陈冕的成长就是从抗拒爸爸的帮助到接受……听起来就跟星二代传承一样。
新一代剧情不如旧的三人组的一个原因也是,新一代的剧情跨度应该有好几年,在场景里完全没有体现出时代的变迁。三人组部分有个很高光的时刻是郑Tony剪头的时候北京申奥成功,一些碟片,下海潮,杀马特发型也很好地表现了时代的变化。新一代不是陈冕头发变长了我完全感觉不出来剧里的时间过了多久。而且明显得感觉得到新一代之间的情谊没有那么厚重,比如大师姐受伤,顾乐弈退役等等,陈冕感觉对谁都很友好但都没往心里去的那种。
再吐槽一下三人组和新一代的分镜和转场就像是俩导演拍的,后面像是一斤肉注了八两水,车轱辘话来回倒。
这剧bug也挺多的,比如陈敬业拼死不让陈冕上冰,满大街的商业冰场都能60块2小时,不比夏天买双3000块冰鞋容易多了,陈冕的满月礼不请吴教练也从未见过面……
真正的竞技体育很辛苦,天赋热爱刻苦缺一不可。现实里哪有那么多金手指,都是挣扎着流血流泪出来的。年龄的困境,社会的隔阂,生活的局限,身体的耗损……太多了,我看到这里只觉得陈冕过得好顺好舒服,剧里表现出她独有的要克服的困境就是“我爸不够爱我”……至于其他成绩不够好,年龄焦虑等等问题,都是大家共有的。怎么说,这种“爸爸不够爱我”和生活重担,人生规划,天才伤病大起大落,伤仲永之类的困境比起来,不值一提。总得来说就是满身都是金手指,自己犯错的代价都是别人来承受,她在旁边痛哭流涕地对不起。我会觉得这样的人很真性情,远观很可爱,但不想近看,我不想成为她犯错里的代价。
对我而言删掉陈冕的角色几乎完全不影响剧情。而补全罗竹君,侯思源和朵朵以及向北的故事线倒回更好地勾勒新一代的群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境,也有每一代人的渡法。
北冰南展:武大靖曾是江苏队的,比青岛队南多了。滑冰受气候限制程度比滑雪小。不过冰雪运动确实都以东北为主,滑雪更甚。
尽管瑕疵很多,这部剧还是有意义的。在之前一个好莱坞文化纪录片中,制作人提到,在《勇敢传说》和《饥饿游戏》播出后,来学习射箭的女孩几乎增加了100%。也是今年一个归化冰球运动员(具体不记得了)说的,只要未来有一个孩子因为看了这场比赛而爱上这项运动,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任何一个孩子在这里找到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去尝试,去享受纯粹运动的快乐,就是有意义的。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26集|韩国队脏的一如既往 (O下雨了O)
- 就非得设计26集这种剧情 (Raynor)
- 陈敬业&第21集 (老巷皮匠)
- 第18集 (老巷皮匠)
- 国内队伍真的有人下黑手吗? (新木由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