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分析1:陈冕的超越,是心理和身体完美契合
来自:若雨听涵(做一个简单的人,走一条自己的路)
(陈冕应该是属于天赋型选手,悟性高,理解透,冰感好(加2道),体能是短板,爱哭,或许当年陈敬业在教陈冕过程中,陈冕摔倒也哭,累了也哭,加上总是生病,被陈敬业判定没有天赋。)
陈冕的超越不是剪头发实现的,也不是牺牲向北的梦想换来的,她的超越是心理和身体配合到极致实现的。
决赛之前,又被严外卖羞辱的陈冕,面对马上到来的以一敌三,她惊慌失措,哭着剪头发。
再打开门是她眼神坚定和之前判若两人,这是心里超限激发了她的反抗,让她找回初心,屏蔽杂念和外在干扰,能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去比赛。
剪头发,就是隐喻陈冕找回的初心,她的初心是什么?是站在冰上好好滑冰。只有好好滑冰,她的短道梦才不会二次夭折,才能跟向北一比高下,让陈敬业对她刮目相看。
为什么在之前2年里,同种境况,陈冕却士气萎靡?因为心伤未愈,心魔未除,致使她否定自己,认定自己永远不会滑得比向北好。
人,永远都是要先过自己心理这关才能让人生更上一层楼的,战胜容易,战胜也难。
李贵民对陈冕很好,很重视,但他既不能只顾陈冕一人也不是陈冕短道梦的“根”,所以,他帮不了陈冕,只有发回青岛队。
青岛队,是短道梦再开始的地方,开心既是引路人又是知心大朋友。
开心接她,改歌词调侃她,是减轻陈冕心理和思想负担,安排大师姐跟她一起睡,是让她感受家的温暖,这是她在国家队感受不到的,大师姐朵朵张浩宇都走了,罗罗改项了。
师姐送饭,顺道窥探她的秘密,大巴车上告密,导致全队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以为陈冕是故意输比赛,如果真为陈冕考虑就该私下找李贵民说,国家队只有竞争的残酷没有家的温度。
开心用练让她忘记失败和被对手羞辱,让她想想5年前的自己,是教她忘记现在,找回初心。
而后开心教绝技,且“只教她”,是重视,是没有放弃“不争气”的她。
陈敬业来青岛:在陈冕低谷期,人生最重要关口,陈敬业放下省队专门来练陈冕,不告诉陈冕跑山中的苦心,既能让陈冕的进步达到阈值又能降低她的期待感,铺垫后面父女俩真正的和解,对比的是年幼的陈冕生病时候,陈敬业要么不回来要么回来晚还带着向北,始终队伍和向北不如家和陈冕。
王海燕带着新做的排骨特意赶来,是至暗时刻母爱的及时到位,陈冕此时需要特别坚定的肯定“我相信你能”,吃完排骨又带她去看跑山成绩,让她明白陈敬业的苦心,也让陈敬业适可而止。
陈敬业缺位十几年,非常不了解陈冕,王海燕出现避免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而陈敬业的苦心,让陈冕知道,陈敬业会为她放下工作,会花费心思制定适合她现状且“只为她”的训练计划,让她时隔十几年再次感受到父爱,是纯粹的父爱。
不是因为“你是国手给我长脸”我爱你,关注你,在乎你,我的父爱只因为“你是我闺女”,这份苦心还包含着一个专业教练,用他的经验和心血,训练一个潜力运动员,是重视,是对她从事短道速滑的肯定和认可。
所以,父女俩完成真正的和解,陈冕的心伤得以痊愈,心完整,才能让陈冕在决赛前的一个小时里重建内心秩序,焕发斗志。
这个情节还呼应了方易飞再回国家队,他拿出的那双鞋,就是李贵民收藏的他第一双冰鞋,这是方易飞打开心结的关键点。
当然,李贵民,向北等人在门外的等待和陪伴,李贵民阻止孙教练提醒陈冕检录,是信任,这对决赛之前的陈冕同样重要。
(对比孙教练对向北,李贵民对向北和陈冕,可以感觉到,李贵民更喜欢陈冕一点。)
进入决赛,陈冕以一敌三,棒子队轮换战术,目的就是干扰陈冕比赛节奏,但陈冕滑的很稳,哪怕落后到第四,也没有着急追赶。
陈冕体力下降,镜头出现江宏教陈冕吹气球。
陈冕调整呼吸,稳定心态,第二个镜头:陈敬业的“要赢就不能有短板”,陈冕滑的稳扎稳打,第三个镜头:开心绝技。
开心的绝技很容易失误,加速时机和力度,对身体操控,心态的稳定,缺一不可,所以,三个镜头都是在铺垫最后,陈冕在身心完美契合下不但完成超越还躲过了金煤球的黑手,拿到金牌。
但凡陈冕稍微不稳,有丁点急切,陈冕不是失误就是冰刀踩在金煤球手上被判违规取消成绩。
这里呼应的是开心当年,开心败于长野,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问题,江宏的伤退,陈敬业的“刻意让”和“不拿金牌不原谅”,还有国家队任务,是压在开心心里的三座大山。
导致他出弯时候摔倒,13集镜头给了暗示,他太想超越了,太想赢了,以至于心理控制不了身体。
开心发回黑龙江,训练完不成,比赛比不了,都是心理问题影响状态,最后坐冷板凳,遗憾退役。
整部剧,开心,陈冕,方易飞三个人都没提到受伤,在这三个人物身上反映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尤其是在陈冕身上,着重体现她的心理问题决定她能不能超越自己。
竞技体育比赛,心理决定身体发挥,身体发挥决定表现,表现决定成绩。没有过硬的心态,就无法心无旁骛地专注比赛,就没办法将自己的技术和教练的战术发挥到极致,就会影响比赛成绩。(28集真人采访)
这部剧对“疏解心理”的细节体现,堪称天花板,包括向北穿着棒子队队服,背对陈冕,李贵民的这个安排就是让她克服“严外卖”这三个字。
陈冕这个人物编剧虽然没有在她身上体现运动员的伤病,比向北的人设单薄了一点,但她很有特点。
遇强更强,遇刚更刚,带她既不能一味宠着哄着更不能强硬,陈敬业吼她,她吼的比陈敬业声音还大,还有当初罗竹君刚来时两个人吵架。
她需要平视,平等对待,所以,王海燕也好,开心也罢,还是后来的江宏和李贵民,特别是李贵民,责怪陈冕的语气都比训向北的语气轻很多,也没那么严厉。
从她的性格特点折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和分寸感。
显然这点上,陈敬业是不合格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26集|韩国队脏的一如既往 (O下雨了O)
- 就非得设计26集这种剧情 (Raynor)
- 陈敬业&第21集 (老巷皮匠)
- 第18集 (老巷皮匠)
- 国内队伍真的有人下黑手吗? (新木由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