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CP🌕|一些关于谢谢一喜的私人想法
困兽
被朋友反复安利,后知后觉决赛结束当天才正式开始看一喜,直到现在还在反复盘喜欢的作品,甚至因为不舍得片段采访而不看纯享版。于我而言,这是一档特别的节目,无论从个人出发还是什么,很想谢谢能看到一喜这样的综艺。
首先,每一位喜人的经历摆在眼前的是,在20岁时不苦的人是无穷佼佼者,30岁可以正精彩,40岁时人生还是有好多可能。
作为不专注喜剧的普罗观众,我熟悉蒋易的脸但没看过今夜百乐门,没注意到过在剧里做配角的东靖川和黄澄澄等,诗萌已经上过春晚可我还是很抱歉地没记住她,2017年在一档脱口秀节目里得知了宋木子与合文俊但不知道几年过去他们还在坚持做这件事。甚至不敢回刷喜欢的演员过去几年的经历,无法兴奋,只觉得心酸。突然意识到,疫情给线下club剧场livehouse的打击是如此巨大,此前仅在微博首页刷到已关注的相关行业海外从业人员的焦虑。其实到现在还没有真正脱离校园,不知道这份“为别人心酸”会不会被年长人取笑。无法逃避同辈压力,社交媒体似乎也爱粉饰“年少有为”。我已经日益逼近30岁,但多数喜人比我年纪大,他们至一喜才被熟知,很悲哀的,不知被淘汰后是否情况并不会改善很多。但他们依然在做这件事。
年少成名的人是少数,养成系或者参与选秀节目出道而红的弟弟们是真的佼佼者,或许大多数人都是用一生去反复爬那座山。看一喜我觉得,三十而立、四十而立都已经足够好了,我不是前几十年在成长,我一生都在成长。这是每次看自己喜欢的演员的如今样子的感悟。
第二点想表达对土豆老师的欣赏,他在《最后一课》后采里说的这番话,或许是每一个演员、老师、甚至每一个热爱“安利”的朋友的心声。至少我自己这样想。每一次试图表达,都是在按照自己的世界观讽刺看不惯的东西,赞扬自己热爱的东西,而别人给予的认同、怀揣微小希望的对别人的影响,他人是在为自己的前半生喝彩。真好。土豆老师看起来钝感又憨态,其实是深刻的人。

最后一点是,忘记在哪里看到,大致意思是,一喜让我们看到,只要提供一个更略微松弛一点点的平台,好的有高度的作品都会像长在岩缝里的植物一样生长起来。关注了组里的一些讨论,关于cw,实在不寄希望一喜能撼大树,无论走在哪里,首先要吃饭,客观讲其实蛮理解。黄金年代是否会回来,仍然迷惑所以闭口。有一点欣慰的是,有的一喜作品没有那么出众,但私以为大多数可以超过近年cw。
真心希望喜人都飞得高高的,希望我i的喜人成影帝,也希望自己能好。最后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太想看线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小婉管乐抄袭装死怎么就进决赛了。。。 (业余的狗)
- 囍剧演员|好奇 李逗逗是原名还是艺名啊 (飞往宇宙尽头)
- 喜夜二阵容猜测 (三角牛)
- 喜奇夜突然磕到了孙天宇和蒋易还有救吗? (阿飞(南海派))
- 点击查看大小文简单蠢合集 (延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