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通胀,4%的利息收益也不能维持长期的生活
来自:增援未来
注意我说的是长期
短期,比如1年2年,没有问题。
4%的利息收益用来生活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即使不考虑通胀也是不可持续的。
假设没有通胀,开销依然会增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30年前没有几户人家有空调,现在城市里面基本上家家户户有空调,夏天开空调一个月就会多出来几百块电费
再来一个例子
宽带费或者手机话费,20年前大部分人是没有的,现在一个月少则几十多则上百
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如果4%的理财收益今年够用,明年够用,即使没有通胀并且不陷入消费主义,仅仅是社会进步,就会慢慢的开始不够用了。
再来看一下FIRE的起源
为“财务独立提前退休”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本根1994年提出的“4%原则”。本根分析了75年股市数据及退休案例,发现退休后只要每年提取的金额不超过储蓄的4%,再按通胀率微调投资策略,这笔资金理论上便可用之不竭(never extinguished)。“财务独立提前退休”运动拥趸的普遍共识是,要积极地储蓄和投资,当攒够年生活费25倍的资金后,便可离职退休。
两个关键点:分析了75年股市数据及退休案例,提取4%
所以按起源来看,年生活费25倍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和基金,然后每年提取4%,这样倒是没有问题。
如果只是用4%的理财收益生活,会有问题。
假设不考虑通胀,如果从1994年开始用4%的理财收益生活的话,要不要买空调,夏天空调要不要开?电脑和宽度普及了,要不要宅在家上网?
而如果考虑通胀的话,4%肯定是跑不过通胀的,而接下来的20年如果通胀率降低了,那4%的理财品种收益必定降低,因为不可能经济增长减速了,通胀降低了,稳定理财的收益不下降。
最初的起源,投入到股票和基金,收益应该在8%左右,也就是说,假设200W起步,一年后216W,提取8W作为生活费,剩下208W,第二年后224.6W,提取8.64W 这样可以抵消通胀的影响。
如果仅仅只有4%,200W,每年提取8W,慢慢的,购买力就不行了,需要消耗本金了。 但是如果只会做4%的理财,需要把本金消耗也算上,那需要积累更多的本金
相当于积累速度比8%慢,而且还要积累的比8%收益的人更多的本金,增加了两个难度。
如果真的想靠自己攒钱FIRE,如果只有4%,攒到当初的目标的时候,会发现4%的年收益已经无法维持当初的生活了,如果是继承家产可以吃本金那就无所谓了。
所以如果要自己攒钱FIRE,收益是需要大于4%的
如果真的想要FIRE,可以自己用EXCLE计算一下,工资花一半存一半,通胀每年5%的话,到了第N年,维持第一年的生活水平一年需要多少钱,再按4%收益计算需要多少本金,最后算一下需要攒多少年。
如果只是想畅想一下未来,那倒是无所谓的。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组里有谁懂消费贷吗? (2048)
- 40年前你有一大笔钱,该买黄金还是纳指? (暮云春树)
- 干货经验|年化收益15%+的投资方法 (奶茶我只喝全糖)
- 要博一下了,消费贷了50w买黄金期货 (鸭知道)
- 月薪三千的存钱计划-4月 (芝芝为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