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职场 | 关于PM的职业规划,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来自:巧克力粉碎机
各位姐妹好,感谢大家点进我的帖子!先po楼主个人的情况:2020年小语种本科毕业,已工作一年半,现在国内一线互联网做PM。产品ToB偏技术。PM 这段工作时长大概在半年左右。
关于技术背景,没有相应的学位,也仅仅是自己做过一些了解。本科阶段明确了想进入互联网的想法,所以学了一些python,也学习了一些其他科普性材料(比如在coursera上学吴恩达老师的ML课程,读一些科普读物如《数学之美》)。毕业论文与计算机处理语料相关(内容很浅显的那种)
长期的职业规划是:想进Tech类外企继续做PM。
为什么想去外企:国内的互联网加班太严重了。现在楼主基本每天都是九点多,十点下班的节奏,一天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运动或学习,或者非常少。一周下来整个人非常疲劳,还会有焦虑和内耗,不喜欢这种消耗的状态。国企和外企之中选,更喜欢外企的氛围和文化;并且国企一般也不太好进。
个人优势是:听说外企对于PM的语言要求会很高,但由于本科是语言专业,英语这关姑且还算可以过,这块相对比较自信有意锻炼准备一下应该还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劣势也很明显:最近看了外企招聘的JD,主要是三个问题比较劝退
- 产品的坑真少啊。与SDE相比,产品的坑真的太少了,职位更新也很慢,感觉缺口不是很大,比较难进。认识一些在外企可以内推的朋友也经常会说“暂时没有产品岗”。
- 感觉产品对工作年限的要求很高,可能因为本身坑少,动辄就要4-5年工作经验的,一些更加senior的岗甚至8-10年起步。
- 学历和技术背景要求。感觉看过的所有JD都会把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放在硬性要求里,而不是preference里。
现在给自己的路径规划有两个:
- 大概从今年开始准备学校申请,明年的秋天开始申请,争取能拿到一个学校相对好一些的Tech相关的专业(比较期望北美)。这么做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补学历,感觉本科学历还是不太够用。也争取能够补一补上面提到的第三点劣势,蹭一蹭“相关专业”(大概率不会直接申CS,感觉也申不上) 问题是:目前国外的疫情形势不明朗,但读书的话一定是想on campus的,并且希望能够有实地intern,不想国内网课。 毕业之后,期望能够通过转正或其他方式拿到外企offer。可以接受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但长期来看不打算留在国外,期望回国发展。原因是父母家人、熟悉的朋友等都在国内,个人也比较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
- 短期内继续在国内工作,Tech相关知识通过udemy,coursera等渠道自行学习。工作大概5+年后申请去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读一个MBA(可考虑辞职读),出来后寻找外企的机会。 感觉MBA虽然可能比较水,但是人脉搭建效果与毕业之后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问题是:不清楚自学能否获取认可度。不知道,没有Tech相关的学历背景,之后的职业发展是否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以及需要维持现状的时间比较久。由于时间不确定,中间的变数会比较大,如果中间考虑换工作,跳槽时也会受到专业学历等比较大的限制。
想和组里各位姐妹讨论一下,大家认为这两种路线是靠谱可行的吗,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求大家指路~如果选择读书,各位姐妹有无比较合适的Program推荐?
关于学校申请,英美都曾经尝试申请过。对于语言本科而言,想学Tech相关的话,英国的选择感觉相对来说会少一些。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转码,但貌似英美都申不太下来特别好的学校。现在工作一年半之后,还是更prefer产品一些。
说到这里,也顺便和各位姐妹分享一下学校的申请经验吧。个人条件大概是:
三围:国内211小语种,均分91/100,雅思8。互联网实习1段,项目经历(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相关)1段。
2019年申请季只申了英国:爱丁堡 Speech&Language Processing,未拿到面试机会直接拒;UCL CS(Conversion)也是直接模板拒。
2020年冬季尝试申请美国,当时为了申请赶忙考了GRE,成绩是327+3(写作太惨了,因为工作忙没怎么准备,考场上差点没写完)。当时三围与经历不变,只是多了半年的fulltime工作经验。USC的CS拒,CMU的MSIM也是模板拒。
希望各位姐妹能够在评论区给我一些建议,如果有我没有提到的一些新思路也非常欢迎大家提出来。谢谢大家!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已入职场|人在国内找到德国工作经验分享 (顿顿炒米粉)
- 已入职场|最近面试AI算法候选人的一些感受 (小文儿)
- 入门/转行|招募生涯思考访谈对象(应届找工作的姐妹看过来) (clovershan)
- 入门/转行|求助:要继续投开发岗吗 (GGG)
- 已入职场|请问文科语言专业如何上手技术工作 (豆友238624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