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何占豪谈梁祝

newquantum

newquantum(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2008-02-05 11:17:3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newquantum

    newquantum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楼主 2008-02-05 11:24:58

    就是说市场中的演出机会不到“黄河”、“梁祝”的一个零头,而且我是说“大作”,《红旗颂》、《火把节》、《猜调》等个别小型作品还能勉强挤入“经典”之列。

  • newquantum

    newquantum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楼主 2008-02-05 11:36:05

    而且现在几乎所有媒体言必称“经典”,而音乐界无论中外,且不论“经典”既不等于全部优秀音乐也未必都是优秀音乐,也不论并不是只有“经典”音乐才值得听,殊不知这个人云亦云的流行语背后有多少无奈,它无形中扼杀了多少听众和作品……

  • newquantum

    newquantum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楼主 2008-02-05 11:44:28

    当然有很多人为原因而远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但对比印度、港台等地区也觉得这种艺术形式就是比较水土不服不容易在此生根。无论什么原因,三五十年内我都不指望能有明显改变,五十年内能充分消化现在已有的作品就不错了。

  • newquantum

    newquantum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楼主 2008-02-05 17:22:20

    看了schonne的大作: http://schonne.yculblog.com/post.2748738.html 按相应的部分补充几点: 一、 在中国掏钱的还有各种形式的国家财政,比如音乐学院、乐团的日常经费,国有单位(政府、企业乃至个别有背景的个人)包场的钱,无法自负盈亏的国有出版社、唱片公司,国家建设甚至日常维护也只能靠国家出钱的音乐厅等等,否则中国观众掏的钱和中国的赞助商根本养不起那么多画在图里但对大众并没有作用的人。与其说图里那堆东西想赚大众的钱,不如说他们更处心积虑地瓜分这部分国家财政,这部分普遍纳税人的钱,很多情况是以大众作幌子忽悠国家和赞助商。无论让大众掏钱还是派票给部分特殊的大众,往往只要大众凑合充起门面就行了,就可以打报告申请财政经费和拉赞助了。那幅图的背后几乎都是国家财政,没有大众剩下的那些基本仍然存在,甚至没什么影响,但没有财政大多数都不会存在。我觉得这才是中国音乐最不自然最人为的地方。 二、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古典音乐,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如此。普及首先是要提供充分的接触机会,让“天生”有潜在兴趣的人有机会接触到。现在门槛低的音乐会极少,买唱盘的渠道和选择品种也很少,怎么评论和介绍也没用。 其实在中国很多听众都是一张白纸,如果有广泛的接触机会反而可能在艺术欣赏上有充实、独到的收获,如果在白纸上又先竖起很多外来的成见、权威和“经典”,就显得更加做作,更容易夭折。 三、 我刚买了一张Nonesuch出的Kremer搞的Russian Seasons,有Desyatnikov和Raskatov的作品,水平中等。 出路何在我也不知道,我也不关心音乐发展到何方,只希望自得其乐就行了,也说不定让更多的人自得其乐,让人有自由、充分的接触和选择余地就是出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69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