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一个讨论:对人文社科专业的选择会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吗

Booต

Booต
2022-02-10 11:27:07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11:27:15

    add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15:10:37

    谢谢大家的回复🥰🥰!!不过我感觉目前的回复大家还是在分析国内的情况(或者说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国家的情况),其实我还很想知道非中国国籍的学生的选择,比如法国德国的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家庭条件稍微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比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更倾向于不选人文社科吗?生活在各个工种更平等的北欧的学生呢?因为中国社会对人文社科的打压是很厉害的,那些从小在重视人文教育的社会长大的小孩,那些在哪怕干普普通通的非高薪职业也有社会兜底的国家的孩子,他们的选择又是什么样的?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15:33:27

    谢谢大家的回复🥰🥰!!不过我感觉目前的回复大家还是在分析国内的情况(或者说资源分配极度 谢谢大家的回复🥰🥰!!不过我感觉目前的回复大家还是在分析国内的情况(或者说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国家的情况),其实我还很想知道非中国国籍的学生的选择,比如法国德国的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家庭条件稍微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比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更倾向于不选人文社科吗?生活在各个工种更平等的北欧的学生呢?因为中国社会对人文社科的打压是很厉害的,那些从小在重视人文教育的社会长大的小孩,那些在哪怕干普普通通的非高薪职业也有社会兜底的国家的孩子,他们的选择又是什么样的? ... Booต

    有无朋友了解过其它国家的年轻人的选择专业的情况啊🤝能不能讲讲呢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19:05:47

    来自友邻 @星儿小女巫 的推荐。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我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也没有太多了解,但是以前在课上读过布迪厄的《国家精英》,这本书没有直接讨论法国大学的专业选择,但是它统计了法国中学毕业考试的选科状况与家庭背景的关系,或许会对uu有所帮助?”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22:58:00

    搬运 @Obliviate 就是我觉得人文艺术的门槛实际上比理工高。不像理工科,国内文科教育估计是不太能培养兴趣的,那么学生对此的热爱应该更多是依靠家庭环境 / 个人禀赋。后者不必谈,前者不是说轻易向有就能有的。以及学习人文艺术大都需要大量阅读,虽然买书不需要太多钱,但据我观察,周遭中下层(不太富裕)的父母并不支持将钱投资到阅读上。而因为本身见识受限,他们自身也并无追求人文艺术的习惯(大多汲汲营营于生存)。当然这仅局限于我对周围的观察。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22:58:49

    搬运 @248497093 就是我觉得人文艺术的门槛实际上比理工高。不像理工科,国内文科教育估计是不 搬运 @248497093 就是我觉得人文艺术的门槛实际上比理工高。不像理工科,国内文科教育估计是不太能培养兴趣的,那么学生对此的热爱应该更多是依靠家庭环境 / 个人禀赋。后者不必谈,前者不是说轻易向有就能有的。以及学习人文艺术大都需要大量阅读,虽然买书不需要太多钱,但据我观察,周遭中下层(不太富裕)的父母并不支持将钱投资到阅读上。而因为本身见识受限,他们自身也并无追求人文艺术的习惯(大多汲汲营营于生存)。当然这仅局限于我对周围的观察。 ... Booต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算是证明这一点了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23:01:13

    我觉得也是……至少选择人文社科的人大部分不需要挣扎在温饱线吧,我如果需要毕业就马上挣钱养家 我觉得也是……至少选择人文社科的人大部分不需要挣扎在温饱线吧,我如果需要毕业就马上挣钱养家的话当然不会选人文社科啊,世界范围内文科都不好挣钱吧hhhhh 以及我支持第二点,家境优越的人很多时候自带privilege,对社会情况的理解有盲区,反而不能正确(or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去真正做应该做的事 ... 用户不存在

    确实,因为自带特权会影响视角,但一方面能去对这种挺形而上的东西“不务正业”的东西产生兴趣,又好像是要拥有一定特权才能做到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23:01:54

    搬运 @248497093 就是我觉得人文艺术的门槛实际上比理工高。不像理工科,国内文科教育估计是不 搬运 @248497093 就是我觉得人文艺术的门槛实际上比理工高。不像理工科,国内文科教育估计是不太能培养兴趣的,那么学生对此的热爱应该更多是依靠家庭环境 / 个人禀赋。后者不必谈,前者不是说轻易向有就能有的。以及学习人文艺术大都需要大量阅读,虽然买书不需要太多钱,但据我观察,周遭中下层(不太富裕)的父母并不支持将钱投资到阅读上。而因为本身见识受限,他们自身也并无追求人文艺术的习惯(大多汲汲营营于生存)。当然这仅局限于我对周围的观察。 ... Booต

    关于特权的另一条微博

  • Booต

    Booต 楼主 2022-02-10 23:03:41

    微博上一位网友给我的启发: 当然不只是中国的,感觉是资本主义社会通病。 但福利国家的话会好很多。只能说对比福利国家,中国“文科”的价值、就业机会也被打压了。 福利国家首先教育是全民、公立、免费/低价的;国内对很多人来说教育还是很奢侈的。其次除了教职以外记者行业、NGO、社工等在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比较好…起码这些职业的人能养活自己还不会有危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861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