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来自胶片小白的胶片入门指南
来自:粥卤糯粥芭娜娜
前情提要
今天在组里看到了这个帖子:新手如何入门胶片
俺觉得问的实在是太实在了,都是我也有过的疑惑呢,所以俺决定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写这样一个入门指南!
个人经历
我现在也是个典型的胶片小白:
- 今年才开始拍胶片
- 在拍胶片之前没有任何的拍摄兴趣,更是没有任何摄影知识上的了解
- 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拍过5卷,三卷彩负,两卷黑白
我的相机呢,则是随处可见的佳能AE-1。
作为一个现在还在入门的人,我会如何回答上面那个帖子呢?
问题拆解
我想了一下,拍胶片的完整步骤是这样的:
- 做好拍摄的前期准备
- 找到拍摄目标,设置相机参数,按下快门!
- 重复步骤2直至胶卷拍完
- 取出胶卷,送去冲洗
- 得到冲洗后的底片和扫描出的照片,美美发朋友圈
在这几个步骤中,个人认为最有门槛的应该是步骤1、2,因此就着重来说这两点
前期准备
想要拍胶片,你一定需要的两件道具显然是:照相机与胶卷
该选择什么照相机呢?
如果你的心里还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以下视频:
在看视频之前,最好也考虑下自己拍胶片的预期,如果有长期拍的打算,不一定要从傻瓜机开始入门。我个人是直接买的胶片单反,其实并不难上手,后文会详细介绍。
小贴士:假如你打算选择已经停产的二手(n手)相机,比如大量的胶片单反,个人建议选择在发货前有能力对相机进行测试保养的seller。因为我的第一台佳能AE-1是从个人seller以相对低的价格收的,结果这台相机在快门速度超过1/500的情况下有问题,这种问题你得拍完并冲洗一卷胶卷才能发现,因此建议选择有耐心对相机进行维护保养测试的seller

该选择什么胶片呢?
如果你买的不是一次性相机,那么就要考虑用什么胶卷了。对于新手,大致来说你只需要购买135全画幅的胶卷就可以了,想拍彩色的选择彩负(彩色负片),想拍黑白的就是黑白。至于120中画幅、反转片、电影卷这些名词涉及的胶卷,可以先不考虑。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以下视频:
大部分胶卷的命名会是xxx数字(例如:柯达金200),这个数字指的是感光度,很重要,对于感光度的介绍还请往下看参数部分。简单的来说,低感光度(100、200)适合明亮场景如室外,高感光度(800、1600等)适合室内或夜晚等昏暗场景。
顺带一提拍胶片的成本,以我目前在用的柯达全能400(彩色)以及apx400(黑白)来说:
- 彩色一卷58块,冲洗20块
- 黑白一卷35块,冲洗29块
因此除去寄胶卷以及回收底片的邮费,每卷成本60~80块,大概是这么个水平
准备拍摄!
如果你选择的是没有太多参数可以设置的傻瓜相机,那么尽量在晴朗的阳光下拍摄,或者借助闪光灯应该就可以(我也没拍过,不太了解)。假如你像我一样选择了需要手动设置参数的相机,就要花点时间好好了解一些参数了。其实,不考虑构图、题材这些审美上的内容,拍好一张照片你只需要考虑两件事:
- 正确的曝光
- 正确的对焦
对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相机都有自己的对焦方式,可以让你在取景框内实时看到对焦是否准确,只要花时间就肯定能掌握。相对的,胶片是否能正确曝光则无法实时预览,因此你需要了解这三个参数:
- 光圈值
- 快门速度
- ISO(感光度)
以及EV值
步骤是这样的:
- 判断拍摄目标的亮度(也就是EV值)(这一步也就是所谓的“测光”)
- 设置相机的光圈值与快门速度(对于胶片机来说,感光度是固定的,数值取决于你使用的胶卷),使得光圈、快门速度、ISO的组合符合拍摄目标的EV值
- 对焦、拍摄
有很多资源介绍了这些参数,我推荐看看:
第一个视频的评论区也可以一看,可以帮助你学会如何在 光圈值、快门速度、ISO、EV值 之间进行计算。如果看了评论区,可以结合俺画的图理解一下:

可以看出,想要得到准确的曝光(某个EV值),三个参数是可以有多种组合的。此时再结合照片想要的具体效果,去进行设置就可以了。在理解了原理以及计算公式后,再去了解阳光十六法则之类的,就很容易理解背后的道理了。
当然,在日常的操作中,经常也是要借助设备来帮助测光,除了一些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手机测光app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我个人推荐iOS端的“Lightme - Lightmeter”。更进阶的选择就不多讲了,可以在了解了点测光、中央测光等原理后再结合自己的需要去考虑是否要购入专门设备。
如何对焦、如何上卷、如何换镜头之类的,具体结合你的相机和镜头去网上搜索就好,都不会很难的。
胶卷送洗
这一部分也没有什么难得,除非你家门口就是可以冲扫的地方,否则现在的胶卷冲扫一般都是走tb。
唯一需要科普的大概就是:冲扫是两个步骤,冲洗和扫描。
胶卷冲洗后你会得到显像定型的底片,而对底片进行扫描,则可以得到数字化的照片(并不是直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相纸哦!)。
冲扫和扫描都会对最终的成片产生影响,因此在店家和扫描机器的选择上各人各有各人的偏好,也不展开讲了。
尾声
写到这里,个人感觉好像也差不多了,如果有更多的建议或者纠错,欢迎留言。
最后贴几张近期的照片,希望大家都能感受拍胶片的乐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雪后看海 (东塔怪兽)
- 甜蜜生活制作 (momo)
- 问题咨询|om1和x700选哪个? (汤五一)
- 絮絮叨叨|川西跟组日记 (limbo)
- 🎞 (一张过去的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