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兜兜转转后发现,爱和美最让人心情愉悦
来自:春山
前段时间心态发生了点变化,感觉可以来这里唠一唠,今天又认真看了遍小组简介,“本组有许多朋友分享的快乐都是有关对陌生人付出善意、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进行各种创造活动的。如果大家都慢慢发现了这些发自内心的快乐,都开始帮助他人、激情创造,那么这个世界只会变得离那种人人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享乐主义社会更远”,这和我想说的几乎是一个意思了—就是标题那样,“爱和美最让人心情愉悦”。越发觉得本组很有存在的意义了。
拿我的经历来讲讲我是怎么发现这件事的重要的。
据我观察,大家获得快乐的方式无非就是那些,比如我身边的同龄人,看偶像剧和搞笑综艺、打游戏、线上和线下购物,美食和旅游,个别的靠谈恋爱来排解无聊。就像最近看的一本书里说的那样:“美国人花费数亿元取悦自己,从色情、主题乐园到战争。我们是寻求娱乐的国家,却不见得是寻求快乐的国家。我们无疑都工作得太卖力,而后精疲力竭,必须整个周末身穿睡衣、直接从盒子里拿麦片出来吃,头脑呆滞地盯着电脑看。”这些轻松不费力的活动对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是很有效的,曾经的我(大学时候)就是靠追剧和买衣服来维持内心的平和稳定。
大学的我朋友不多,但有可以分享一切的闺蜜,不会缺爱;喜欢买衣服和追剧,从而获得美的视觉享受,总体上整个人是乐观向上的,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小事都可以很快克服。所以我觉得,在一切都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这些大众娱乐不是没有正面意义的,不必把它们当成洪水猛兽。
而一旦这些不能满足我了,麻烦就来了。去年下半年我正式工作,然后开始储蓄,尝试着克服物欲,告别消费主义,同时又深感没营养没深度的娱乐让我空虚,于是回归文字和书本(去年十二月还在组里发了帖子:我重拾了读书的快乐)。尝试是蛮成功的,但不幸的是,我的精气神好像也一同被极简掉了。我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己既要工作,空闲时候又在看一些哲学入门书,精神消耗太多得不到休息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想的太多。慢慢的这种情况发展成感觉生活了无生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于是我又开始停止阅读,企图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当然最后失败了,买买买已经不能给我带来同等的快乐—曾经的我把试衣服买衣服当成一种审美体验,现在不想再把自己拘泥于一件衣服上。
由此可见,我需要重新寻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再次被爱和美环绕。当然,现在我还是很肤浅的喜欢表象美的东西,接下来打算读一些和美学有关的书。(哲学书算是看够了,让我越看越郁闷,还是只拥抱自己的人生哲学好了)
最后写几件在保持心情愉快方面对我很有用的小事:
1.每天写成功日记。组里有友友提到了快乐日记,真的很有用。
2.多真诚赞美别人。让身边的人心情愉快,自己也会心情愉快。
3.多分享有用的心得,分享出来很可能会帮到别人,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倾诉欲。就像我在生活中不可能跟同事朋友谈最近看了哪本哲学书,有什么感触,但是在网上就不会!(感慨自己为什么现在才把豆瓣用起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方法分享|图书馆是多么大的一个免费福利呀 (美美)
- 方法分享|日常闲谈!!!!交出你们最近获得快乐的活动 (番茄战士爱喝水)
- 快乐心得|丙烯马克笔画画🎨 (理查德帕克)
- 快乐心得|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小秀秀)
- 快乐心得|第一次吃到野生树莓 (顽皮的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