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1 昆曲

黑玺

来自:黑玺(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2008-02-06 18:59:5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静如止水

    静如止水 组长 2008-02-06 19:41:19

    说起昆曲,我只在福州路逸夫舞台看过《一片桃花红》,有惊艳的感觉。金碧辉煌的舞台布景,恰到好处的灯光音响,华美精致的服饰妆容,着实吸引观众的眼球。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对白被修改的过于显浅,略显粗鄙,不如文言来得雅致传神。记得入座后环顾四周,发现观众以外国人居多,怅然……

  • benshuier

    benshuier (怎样理解过去) 组长 2008-02-06 22:00:44

    想到白先勇的《牡丹亭》,不过我没看过,据说反响热烈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2-06 23:00:26

    是啊 现在的人对传统文化就像看到的是外国文化一样

    哈哈 俺倒是拿来剧本好好读了一下 :)

  • 彭国立

    彭国立 (豆瓣不设聊天软件是多么英明啊) 2008-02-07 14:26:17

    呵呵,喜欢《乌托邦彼岸》,昆曲最近于丹不是写了本学术著作吗!听说二个月只卖出100本,可怜啊!其他的学人怎么办啊?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2-07 17:29:25

    于丹那本只能算是大众普及型 是一次节目录音稿的整理吧 还不是学术著作吧

    过几天北展有《牡丹亭》的演出 听说票卖得不错

  • 万历1587

    万历1587 2008-02-07 23:01:18

    我是体育迷. 昆曲现在弄的表面那么火,大胆说一句,和奥运关系很大. 基本是虚的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2-08 00:41:11

    不错哦 文武都行 哈哈 兄是不是认为那是做给老外看的

  • 木頭記

    木頭記 2008-02-11 23:34:51

    汗 昆曲和奥运怎么扯上关系的~~

    北昆西厢记,青春版的《牡丹亭》都很一般,慢慢深入,建议抓紧时间看折子戏吧,今年上昆30周年,好多昆大班的戏

  • ephemeral

    ephemeral 2008-02-12 08:11:36

    曲社是昆曲的载体,昆曲存活在曲社中。昆曲的衰败可追溯到洋务运动。1921年,昆剧传习所成立,使舞台技能不致失传。同时期的昆曲并未衰败,主要是唱念。“同期”曲社活动的重要形式,指曲友相聚唱一整出戏。当时,曲社遍布江南(长江三角洲地区);借助水网,曲友们搞了很多联谊活动,同期一站一站地做,人才济济,很受欢迎。昆山当时有三个曲社,每月同期一天要演24出,可见人数之多。曲社里,每个人都要唱通场,还要会两笛、三弦和琵琶等场面上的东西。表演时,要求是“坐唱”,不摊铺盖。

  • ephemeral

    ephemeral 2008-02-12 08:35:36

    这种繁荣一直持续到1937年淞沪战争开始,长江三角洲的昆曲活动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昆曲丧失了地缘基础,退缩至上海、 南京、重庆等地。原因是,战前,上海已有俞振飞等人;南京的亲日派中有爱好昆曲者;重庆是陪都,也有爱好昆曲的氛围。 经过战争,上海的昆曲反而发展壮大了。1939~1949,人数空前之多。昆曲的第一次中兴,代价是巨大的:江南曲社绝迹了。此后更加不如以前,成了商业的附庸,受外界影响多于受本土文化的滋养。 但是,40年代的这一批人是昆曲在以后数十年延续的基础。50年代开始时,他们不敢公开活动,直到《十五贯》登上人民日报,才开始公开活动。昆曲被昆剧取代,话语权被剥夺,大权旁落。其中缘由可能是因为从上世纪50年代起,西方戏剧观念深入中国人心,中国戏剧界也为迎合观众口味而自觉转换形式;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其本来面目了。 1956年,上海昆曲研习社成立,是40年代小曲社的合并。现在,在过去地位很高的曲友已经没有地位,。昆曲让出了名份,保存了实力。 1964年,曲社活动结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然后就是文革。这是昆曲面临的第三次危机。这次危机使昆曲即使借助昆剧的名义生长也变得不可能。 1978年,上海昆曲研习社恢复活动,同期却没有恢复,直到1982年才恢复活动。这是第三次中兴,还是借助40年代的余惠。(50年代成立的北京昆曲研习社在创立之初便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曲社。) 第四次危机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昆曲名字被盗用,曲社大权旁落。在之前的70年代,专业剧团靠国家政策取得话语权,曲社反倒成了“护花神”,在争取新生力量方面很弱。

  • ephemeral

    ephemeral 2008-02-12 08:41:56

    学昆曲的条件: 有智慧,能辨别美丑(自己也觉得有点儿汗>_<),要有好嗓子好身体,有好老师,有足够的训练量。 指标:文乐一体;字音:吐字清楚,且是中州韵;音要准;板眼和节奏正确。 初学应学坐唱。 曲社活动有:曲会(层次最多,又叫曲集,一般是唱单支曲子)、私期、同期、公期(特别活动,非定期)、彩串(非定期)。

  • benshuier

    benshuier (怎样理解过去) 组长 2008-02-12 10:17:48

    楼上是专家啊

  • ephemeral

    ephemeral 2008-02-12 14:33:55

    在复旦念本科时在昆曲社混过几天

  • benshuier

    benshuier (怎样理解过去) 组长 2008-02-12 20:52:16

    怪不得对昆曲知识那么了解。

  • ephemeral

    ephemeral 2008-02-12 21:14:22

    过奖……耳食而已@@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3-11 15:57:23

    折子戏我也看了一些了

    正因为是“北”昆,当然就比不上江南一带的了

  • 夷则

    夷则 (古有十二律,夷则为阳律中第五律) 2008-03-31 22:56:57

    昆曲知识的普及是好事,但忧虑低俗化的影响……就如古琴弄出个考级制~~ephemeral说得很对,“有智慧,能辨别美丑”,本来就不是市民文艺了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4-01 17:49:12

    当然 昆曲更多的是属于文人的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4-01 17:49:34

    在此没有任何自比的意思 :)

  • 雷诺阿的小玫瑰

    雷诺阿的小玫瑰 2008-04-02 19:33:01

    体育!坚持锻炼~老看书太屯脂肪了。

  • benshuier

    benshuier (怎样理解过去) 组长 2008-04-04 19:40:45

    不但屯脂肪,还会得颈椎毛病和腰椎毛病,我统称为学术职业病。

  • 黑玺

    黑玺 (时光宛若林中透出的影像) 楼主 2008-04-04 23:18:43

    近视呢? :P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01-21 11:33:50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8591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