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剧评⑤: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来自:季夏初三🌻
(文末有一些想对每一个你说的,希望可以读完嘻嘻嘻🐖) 如果说《白色巨塔》全集运用大量笔墨反思日本医疗黑幕、探讨人性,SP的奥斯维辛部分则直接将剧作的格局更上升一层。据说原作还包括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反思,而奥斯维辛部分拍摄前波兰方面并不同意,导演组把全部剧本寄过去并表明拍摄意图后才获得拍摄许可。但最终也并没有如原作一样展开对侵华战争的反思。所以人性,什么是人性呢?他们反思二战,反思集中营对人的迫害,却唯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在这场悲剧中推波助澜。 从剧情发展角度,这部分剧情侧面暗示了财前未来的命运:一边不是地狱,另一边也不是天堂。他高傲盲目的接受官司,即使胜利也对他、对医学部的形象有所损失,输了则直接赔上职业生涯。他如同铁轨前即将被做选择的人,无论走向何方,都不是他们原本想要走向的地方,于是注定悲剧收场。

印象很深的是财前与导游老先生的对话: “他们是什么心态呢?” “杀人者还是被杀者?” “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所以我无法想象杀人者的心态。” “德国在这里大屠杀,进行人体实验,正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进行的实验。” 第一次看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颤抖,头皮发麻。我一直深切地明白人类的有限性让无论多么伟大的初衷最终都将走向反面,所以从来自以为对万事有很高的包容度。然而原来一件事情的发展可以完全背道而驰,竟然可以完全背道而驰。医学不应该是一个技术至上的科学,而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尽管我能够站在上帝视角理解财前对无法治疗的林田的驱赶来自对医疗资源的“珍视”,但当他傲慢对待佐佐木先生的治疗,当他背手不愿意触碰贫穷的患者一下,当他只对所有腰缠万贯的患者笑脸相迎的每个时刻,无论他是如何的外科天才,无论他是如何热爱医学,他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他把太多自以为对的东西凌驾在“治病救人”这一基本使命之前,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初心只是照顾好病重的母亲。医者仁心,五郎,五郎。你远离你的初心走了太远太远了。

因为这个片段,我常常思考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从前学历史,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都有各种各样的层次,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而唯独不会缺少的一个方面叫做“导火索”。灾难性事件发生前永远潜藏了太多蠢蠢欲动,不过需要一个借口爆发出来而已。于是我想,战争不过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和野心才产生,而最终却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为此买单。少时读加莱亚诺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觉得枯燥,如今回想才无比敬佩他怀着怎样爱与光明才能面对所见的迫害和战争,而后记录在书。总应该再读一遍的,我也以这样的方式提醒着自己。 加莱亚诺在书中说,“也许写作只是在无耻的时代尝试挽救未来的证言,那声音将证明我们曾经存在于此,我们曾经这样活过。”尽管如今书中许多内容已然被我忘却,这句话却永远留在我的笔记本上,也留在我的心里。我从来喜欢通过写作记录一些什么,也酷爱给朋友写信。因为深知文字在表达冷漠和伤害时锋利如刀,却在表达炽热与真诚时迟滞窅冥。于是写信是渺小如我对自己的热忱最真诚的表达方式。而这次通过写剧评,也认识了很多很可爱的朋友,或者是一个很乖的狗勾,很困很困于是对我说“我明早再再读一遍”。尽管我常常感叹自己思想的浅薄和表达能力的匮乏,却一直在被倾听中感到无比幸运。真的很开心遇到每一个在阅读我的剧评的你,今后还请你们继续多多指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白色巨塔真的跟体制内的工作太相似了 (姑洗)
- 东教授的医德比财前差多了 (xy!)
- 始终对里见喜欢不起来 (雪片染血浪游)
- 财前是真的觉得佐佐木的手术他没有错。 (xy!)
- 官司烂尾?后半段及结局解读 (水母被人注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