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端妃到底爱不爱皇帝?
来自:甄学家(甄学公众号:后宫演义)
端妃对皇帝,到底是否有情?这是一个问题。
有部分人认为端妃爱皇帝,主要佐证是她被皇帝那个拍肩动作感动得一塌糊涂。有人觉得端妃如此通透的一个人,怎么会爱一个利用自己又薄情寡恩的人呢?将此视为小说改编杂糅角色所带来的一个Bug。个人看法是,端妃不爱皇帝。下面来具体说说:

端妃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她出身将门,是最早进王府的人,齐妃自戕时,皇后说她服侍了21年,说明端妃与皇帝,已是二十多年的夫妻。当初端妃与纯元交好,后与华妃交好,其有显赫家世,又有不争之气度。
这种性子与人相处容易受人信赖,但在太后眼里,却是忌讳,武将彼此交好,会影响朝局。于是太后假手端妃,给华妃送了一碗“安胎药”,导致华妃小产,华妃因此报复端妃,给端妃灌下一碗红花,致使端妃终身不能生育,端华互戕,各自背后势力反目,太后一石二鸟。
端妃背了黑锅,皇帝为了笼络年羹尧,当年端妃母家肯定受了很大的委曲。想想甄家败落,甄嬛离宫时的心境,最后甄嬛不得不委曲求全,利用皇帝的感情来保全母家。
华妃小产几年,端妃便是受了几年的屈辱和欺凌。在此期间,皇帝始终没有站出来维护端妃。端妃长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她苟延残喘,提着一口气,既为家族又因仇恨,与甄嬛何其相似,甄嬛有皇帝的爱可以利用,而端妃,唯一赖以生存的是皇帝的一丝愧疚之情。
端妃不是不知道真相,她是人间清醒,在认识到后宫争斗的残酷后,那怕长年受华妃欺凌,连正常生活和医疗都不能得到保障,她依然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内心秩序,持身端正,从不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无关人员的身上。其强大的心理素养和坚韧的品性,令人敬佩。
端妃始终对华妃抱有强烈的仇恨,并有严谨的筹谋。对皇上亦颇有的怨怼情绪,来看一段台词:
- 年世兰的丧礼都完了
- 她死得惨烈
- 皇上知道后倒默默了良久
- 到底还是给了她体面
- 以贵妃的礼仪下葬溢号敦肃
- 只可惜虽为贵妃礼仪下葬
- 但是快到年下了
- 也只是草草了事
- 温厚为敦 她何时温厚过呀
- 这谥号听着都让人觉得讽刺
- 讽刺也好 赞誉也罢
- 虽然活着时最后只是个答应
- 到底皇上
- 还是保全了她死后的颜面
- 活着的时候受用不到
- 那死后的颜面都是给活人看的
- 皇上这么做
- 无非是不想让人非议他的刻薄
- 给自己一点颜面罢了
- 姐姐见事清楚
- 怎么不清楚啊
- 眼下得宠的只有你和祺贵人
- 当真独占春色呀
- 一时得宠又有何用
- 若像年世兰一样
- 为了皇上的宠爱而丧失了清醒
- 那才叫可怕
- 你今日似乎对她感慨良多
- 我原以为我恨极了她
- 可如今她死了我只觉得悲凉
- 她当年入府承欢
- 哪里想到纵横了那么多年
- 却被自己的枕边人算计了
- 落到今日这样的结局
- 宫里头不就是这样吗
- 算计着荣宠算计着名位
- 咱们能算计的
- 皇上为什么不能
- 不算计就不能活吗
- 昨日早上起来
- 我发现我自己的眼角皱纹
- 深了许多
- 才想起自己的年纪
- 居然算计着算计着
- 也过了大半辈子
- 娘娘襄嫔殁了
- 你先去打点一下
- 我一会儿就赶来
- 去吧
- 前几日我见襄嫔有些不适
- 怎么突然就殁了
- 温太医曾悄悄告诉我
- 皇上和太后容不下襄嫔
- 让她身边人给下了药
- 说那药服用之后常有梦魇之状
- 加上年世兰废黜是她告发的
- 如今年世兰又死了
- 人人都会以为襄嫔是愧疚
- 而致心病才死的
- 事前太后曾警告太医院
- 不要多事
- 他们只能装聋作哑了
- 曹琴默心计颇深
- 可这心计再深
- 她也深不过皇上和太后啊



这是华妃死后,甄嬛与端妃的一段对话。在对话里,端妃没有给皇帝留丝毫情面。特别是加了粗体的三句话,说得直白露骨,没有半点温度和恭敬之态,这绝对不是一个深爱皇帝的人能说的话。
至于后面端妃对担肩动作的动情,端妃的提醒其实是为小厦子的行为打配合。
- 皇上还有
- 天凉了让伺候您的奴才
- 在您的茶里兑一点菊花
- 臣妾见您的嘴角都起皮了

苏培盛进了慎刑司,小厦子与卫临一样,没有对师父落进下石,冒着被训斥的风险,给皇帝端上了一杯不合温度的茶,有意给师父腾着地儿,端妃的提醒,进一步点明了苏培盛服侍的妥帖。
皇帝这个捏肩动作,是对端妃的嘉许,恐怕已经有几年没有与皇帝有肢体接触的端妃,有一种久旱逢甘雨般的感慨,然而这不是爱,端妃的情绪可参考眉庄的动情瞬间。
- 小主你喝多了
- 别管我都出去
- 是
- 人心都死了
- 还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做什么
- 皇上华妃纵然陷害了我
- 可您的所作所为才真让我寒心哪
- 你看连太后都知道
- 要有了这酒
- 才能成全咱们
- 只要有了这酒
- 太后就认定我会服侍您
- 那我自己的感情呢
- 我到底算什么
端妃与眉庄,同样是将门之后,同样持身端正,同样在受到华妃迫害时,皇帝无动于衷。虽然端妃是被假手背锅,然而她们同样是受冤枉,承受着长久的委曲。

皇帝与眉庄难得坐到一起,坦城相对,皇帝说了许多掏心掏肺的话。这于皇帝而言,是极少有的行为,对甄嬛也只是偶有真情表露,可见皇帝对眉庄的看重。用黄规全的话说,这是“上上的荣宠”。眉庄也甚是动情,可此时的眉庄,对皇帝已经死心了,皇帝说这番话,已经迟了。
眉庄就像暴风雨后池塘,浊浪翻滚,经历长时间的沉淀后,好不容易,终于恢复了清澈和宁静,皇帝的一番话,无疑又搅混了池水,让眉庄乱了心绪。
相信很多人经历过恋人分手,当你已经放下时,对方却偏偏在此时施以款款深情,即便已经死心,你仍然需要用理智去抗拒绝种诱惑,也许你曾经千辛万苦建立的防线会在瞬间崩溃,重新接受对方。好在此时的眉庄,心中有了温实初。
端妃亦是如此。皇帝的刻薄寡恩,从未对深受华妃凌辱的端妃加以维护,端妃早就死了心,正是因为太久没有这样的亲昵行为,所以端妃才会显得有些许激动,好像许久没有性 生活的夫妻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兴奋点,会激起短暂的生理冲动。
可是早就存封了的感情,你何苦又来撩拨。端妃何尝不清楚,皇帝只是在施舍他的恩宠(对不同的后妃用各自标记性的小动作,也许这是端妃与皇上之间的独有方式),何曾对她付出过真情?以前也许有,可往后不会再有了。
端妃的泪盈,是对片刻温情的动容,皇帝的这一小动作,触动了她记忆里的情感闸门,令她回味。
有人问,心里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将之填满?其实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满是委曲的人,只要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使之动情。这不是因为爱,是因为缺爱。
至于在滴血验亲时阻止皇帝取血,既可以解读为助攻甄嬛,也可以认为只是一句符合其身份的话。最后皇帝卧病时,端妃勤谨侍疾,那是她作为皇贵妃应尽的责任,位份越高,自然担得责任越多,并不是说她有多爱皇帝。在那个非常时刻,除了端妃,敬妃与宁嫔,甄嬛也不会让其他嫔妃有侍奉皇帝的机会。
提醒甄嬛不在皇帝病重时说狂徒之事,那只是尽人事而已,当甄嬛疾言厉色地作出表态时,端妃不是照样妥协了吗。
端妃对皇帝有极其清醒的认识,只是她生活在那个时代,虽不爱皇帝,但跳脱不出“雷霆雨露,均为天恩”这样的一种思维,即便有所怨怼,但她不会恨皇帝,去杀皇帝。她只会将这种情绪更激烈地反弹到华妃身上,因为她的家族利益赖于皇权而生,扳倒华妃,她才能重新抬头,家族才有机会重新崛起。
综上,端妃对皇帝没有爱。华妃在世时,端妃怀抱着满腔的仇恨,也许还会对皇帝有些许的怨怼;当华妃去世后,通透的端妃,恐怕连怨怼情绪也渐渐散去了。
她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杂谈|甄嬛自己承认区别对待安陵容 (喜欢乌华安₍˃̶ꇴა)
- 角色|安陵容混的这么惨真的怪不了别人 (一颗鸬鹚)
- 角色|新刷一遍get了果子狸的妙处和果嬛恋 (我说月亮真不赖)
- 角色|想讨论一下你们喜欢浣碧这个角色嘛? (心动川枫梅)
- 杂谈|大家觉得最戳你笑点的冷门台词是哪个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