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一下许凯的表演
来自:sohappy
十四集,皇太孙正式成为皇太子。
这不只是称呼的变化,更带来一系列影响人物表演的变化。
1)职权
皇家的规矩中,是什么身份,就做什么身份该做的事情。皇太孙时,作为下、下一代的接班人,只要每日勤学苦读,跟着皇爷爷身边长本事长眼界就足够了,虽然皇帝给了他很多折子看,但可以看到在关键时刻,还是要太子监国。
所以太子是承受伤害最多的,也应该是输出最高的才对,皇太孙其实是个辅助角色。
2)挑战
说来也真是无奈,曾经处处维护、“解救”太子的皇太孙,如今自己做了太子,反倒也尝到了被皇帝斥责、质疑甚至猜忌的滋味。做为皇太孙时,与父亲相处,像是拿反了父子剧本,如今父亲做了皇帝,倒是没少给儿子吃下马威。
若说做皇太孙时的挑战,是【劝住父亲不做蠢事,弥合祖父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那么做太子时,就变成了【劝住父亲不做蠢事,稳住自己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老父亲显然不好搞。也能理解,你关谁二十年,出来不得先撒欢儿啊是不是。
3)心境
皇太孙毫无疑问,是无比自信的。这种自信,夸张点说,来自举国上下尤其是首脑大人的猛烈夸奖和偏心疼爱,而且夸起来不带停、疼起来不要命。学学皇爷爷的育儿经验啊朋友们:夸奖,可以有效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而成为太子的他,反倒没有那种十拿九稳的安定感了,对自己、对父亲、对父子关系的信心,都在经受持续的猜忌和否定。
不仅如此,他的理念、言行,也都在父亲各种否定。
许凯在表演上,是如何表达上述这些变化的?
个人认为,他演出了这些变化的两个核心:
1)家庭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转变
皇太孙时期,许凯的表演更偏重“家庭身份”,即:他的表现更像是“爷孙”、“父子”,而不是“皇帝与皇太孙、太子与太孙”的互动——就连对待皇爷爷,他也几乎没有正式严肃的行拜礼,对父亲更是没有过。
所以他由着性子跟皇帝撒娇,笑嘻嘻的看父亲的笑话,哄孩子一样的哄着太子,时不时还能看看太子无伤大雅的笑话。通过许凯的演绎,通过皇太孙的各种小动作,观众会真的相信:他爱他的父亲,爱他的祖父,他虽然时时需要充当“家庭调解员”,但他乐在其中。





他用他的理解、他的表演、他灵动的表情、纯净的笑,为这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家,增添了可触摸的真实感,增加了可感知的温度。
而成为太子后,所谓的“君父”,似乎只剩下了“君”。
行走坐卧皆有规矩,从前在皇爷爷面前还大大咧咧,一溜小跑,现在在父亲面前整个行动节奏放缓,站得笔直、郑重行礼、规规矩矩。因为他需要思考,因为他面前的不再只是父亲,而是“皇上”,因为他必须履行太子的职责、对国事发表皇帝不想听的看法。


从蹦蹦跳跳的少年模样,变成欲言又止、眼神艰涩的青年,许凯的一切表演,都让观众感受到:太子,确实是比皇太孙难做太多了。
2)心理地位的转变
皇太孙时,他虽然是晚辈,但宠完了皇爷爷这个老宝贝,还要哄一下父亲这个大宝贝,其实在心理地位上是不输两位长辈,甚至要高于父亲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得天独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养出了厚重的底气和自信。




然而从新皇登基开始,皇帝再也不允许太子表现出任何心理优越,对其动辄责骂。两人不仅政见不同,太子还见过皇帝最丢人的时刻,这对皇帝来说,是种屈辱。太子虽然仍旧硬气,但孤军奋战、无人可依的状态也是事实。
因此在太子时期,他会觉得事事阻碍,束手束脚。他的舒适领域,从整座皇宫,迅速退回到书舍——压力成倍增加,但他能去的地方,成倍缩小。
同样是被拒绝——

面对皇爷爷的拒绝,太孙虽有不甘,但表示理解。

面对父亲,完全不给面子,离去时甚至甩了下袖子以表不满。
同样是劝不住对方——

劝不住皇爷爷,烦闷,忍耐

劝不住父亲,直接摔杯子……
为太孙时,他轻轻松松就可以意气风发。

为太子时,他费尽力气也只能不卑不亢。

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再是皇太孙。他失去的不仅是皇爷爷,还有一去不复返的天伦之乐。
走出门这道门,从此就是太子殿下。

许凯用自己的表演,让观众们记住了聪明机敏,胸怀大志的皇太孙。更用自己的表演,让观众开始狠狠心疼皇太子。
接下来,皇太子殿下,走自己的路吧,虽然艰难。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景泰蓝和景泰帝朱祁钰有啥关系吗?🧐 (半唐honor)
- 为什么到结局,女主都不知道男二的心意? (爱豆的正能量)
- 从男主线(瞻机)写写对尚食的观后感(已完结) (夏)
- 问问万能的db,有无傅璎的宅斗同人文推荐? (一振夫纲)
- 我们官配真的好配❗️❗️❗️ (视奸的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