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科 一二版)城市规划(摘录)
Tyger Tyger(non sum qualis eram)
城市规划 作者 吴良镛 出处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 卷名 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目录 1 城市规划的萌生和发展 - 古代的城市规划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 - 城市规划理论 - 城市规划实践 - 城市建设立法 2 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 - 城市布局模式 - 邻里和社会理论 -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美化和城市设计 - 城市绿化、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 -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 - 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 - 计划经济与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要求有“蔽风雨、御寒暑”的庇护所(shelter),发展成为建筑房屋;二是要求有适应群居生活的聚居地 (settlement),发展成为建设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用,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城市的出现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 …………
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 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工业的建立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盲目发展,贫民窟和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对策,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由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实践、城市建设立法三部分组成。 城市规划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T.莫尔等人之后提出种种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见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市设想)。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E.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1915年P.格迪斯提出区域原则(regionlism),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代的R.恩文所著《城市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概念》一书,总结城市发展的史例和他本人的规划实践经验,可视为建筑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开拓。随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以及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等投入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 城市规划实践 在19世纪,影响最广的城市规划实践是法国官吏G.E.奥斯曼1853年开始主持制定的巴黎规划。尽管巴黎的改建,有镇压城市人民起义和炫耀当权者威严权势的政治目的,但巴黎改建规划将道路、住房、市政建设、土地经营等作了全面的安排,为城市改建做出有益的探索。影响所及,科隆和维也纳等城市也纷纷效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先进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例如1851年工业家T.萨尔特建设了萨泰尔工人镇,1887年利威尔建设了日光港工人镇,形成所谓“企业城镇”(company town)。这些实践无疑促进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在德国有城镇发展规划工作的传统,也有雏形的分区制(zoning)规划方法。这些都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用经验。 城市建设立法 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英国1848年制定《公共卫生法》,其中规定了住宅的卫生标准;1906年颁布《住宅与城市规划法》。瑞典1907年制定了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法律。美国纽约1916年颁布了控制土地利用和建筑高度的分区区划法规(zoning ordiance),后来在1961年为适应新情况,修改成为区划决议(zoning resolution)。实践证明,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
城市规划 作者 吴良镛 吴唯佳 拼音 chenɡshi ɡuihuɑ 外文 urban planning 出处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目录 1 城市规划的萌生和发展 - 古代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 2 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 - 城市布局模式 - 邻里和社区理论 - - 城市美化和城市设计 - 城市绿化、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 -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 - 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 - 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 为达到某些社会与经济目标而从事的综合性城市发展规划。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要求有“蔽风雨、御寒暑”的庇护所,发展为建筑房屋;二是要求有适应群居生活的聚居地,发展为建设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 …………
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 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工业的建立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盲目发展,贫民窟和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对策,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①城市规划理论。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T.莫尔等人之后提出种种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他们的理论和试验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E.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提出“社会城市”设想。1915年P.格迪斯提出区域理论,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同时代的奥地利建筑师C.西特提倡将现代城市功能要求与传统艺术规律相结合,建设城市道路广场,可视为现代城市设计的先驱。随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以及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等投入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 ②城市规划实践。在19世纪,影响最广的城市规划实践是法国官吏G.-E.奥斯曼1853年开始主持制定的巴黎规划。影响所及,科隆和维也纳等城市也纷纷效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有良知的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如1851年工业家T.萨尔特建设了萨泰尔工人镇,1887年利威尔建设了日光港工人镇,形成所谓“企业城镇”。这些实践无疑促进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后,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与规范私有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城市规划政策手段。在德国有城镇发展规划工作的传统,也有雏形的分区制规划方法。 ③城市建设立法。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英国1848年制定《公共卫生法》,其中规定了住宅的卫生标准;1909年颁布《住宅与城市规划法》。瑞典1907年制定了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法律。美国纽约1916年颁布了控制土地利用和建筑高度的分区区划法规,后来在1961年为适应新情况,修改成为区划决议。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Oscar Wilde 王尔德 相关资料 (Tyger Tyger)
- 《百年孤独》 (黄锦炎 译本)结尾段落 (Tyger Tyger)
- 奥登:在战争时期 (附《诗解释》,查良铮 译) (Tyger Tyger)
- 王安忆:《百年孤独》读解 (Tyger Tyger)
- 叶芝(W.B.Yeats)资料 (Tyger Ty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