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交流|有没有曾经被“小语种+x=复合型人才”拿捏过的朋友?
来自:辩证法(哲学版
先说我的感受
(不是全盘否定,只是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带给我的感受) 1、大一新生真的会被吸引住,宣讲真的会说的让你很心动😇 2、课程多的要死,大学生活就这?😵 3、啥都学不到,好吧有些夸张,起码是学不精 4、如果要选择学术,提前想好(跑路)方向 在学小语种的同时还要学英语,以及很多很杂但是听起来好像对人才培养很有用的课程(比如演讲、公文写作、国际政治等等等等)。 结果就是,两门语言打架不说,那些知识也没学到,老师上课都说:“啊这个课时呢,我们也讲不了太多。” emmm所以就基本是皮毛。 并且课程真的多得要死。😑 关键是,毕业只是授予语言文学学位...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同学是为了国际政治而选的这个班,那ta只能以跨考的形式去考研考博。 但是现在学术好像比较讲究一脉相承(大概就是说,本硕博最好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导师) 真的没有复合型专业博士可以读😅(额这个是今天老师课间聊天的时候说到的,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哈) 所以有同学想读博以后当大学老师,,, 1、本身选这个班就说明至少不是纯粹想学语言的吧 2、平常那些非语言专业的课又上的不怎么精 3、选择语言继续读硕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这就与第一点相违背 其实前面的学长学姐基本上是朝着这个班附带的那些“国际”专业读研了,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强,当时非语言专业课开的很多(笑死,说是因为课太多后面几届就减少了,结果还是很多+更不精了),当时还没有疫情,很多活动和比赛都去参加。 但不论怎么说吧,只学一个专业的人觉得视野太窄,复合型专业觉得太多太杂,做不到两全。
只能是说,得提前确定好自己的定位,如果享受一个专业带来的研究时的快乐,就潜心深入下去;如果喜欢交叉学科碰撞带来的火花,就得付出相应时间和精力,去尽量面面俱到。 唉,这是今天课间和老师聊天的一点点小感悟吧。🤧
我好像对那些“国际”的专业不感兴趣了(不是我想象中的兴奋的感觉,好吧也是我自身能力的问题);语言嘛,,,学得一般
我不知道我的出路在哪里@_@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为什么不建议内向人士读语言专业类院校 (牛肉卷饼)
- 就业|想建一个小语种纯女实习信息群 (101010)
- 学习|建议去上外兴趣班吗 (想吃提拉米苏)
- 学了四年日语后跑去干了毫不相干的工作… (MAKORITA)
- 就业|想建一个小语种信息交流群 (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