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个人的作品会比集体的作品风格更强烈
来自:面David笑

参与创作的人员一但复杂起来,例如团队创作的漫画、摄制组拍摄的影视剧相对于个人的作品,对比起来会发现个人的作品会具有更加鲜明的风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听个人播客vs工作室出品的有声书、看独立漫画vs(这个我举不出例子因为没怎么看过团队的漫画)、听独立音乐vs大厂音乐,会明显感受到二者的不同。
这种不同是来源于什么呢?是因为单个创作者的思路不需要与团队中的其他人妥协,还是参与创作的人越多作品就越大众化?当然,创作团队中势必有带领团队、引领风格、作出决定的人,而这话语权的分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化与否。
团队中形成不了风格,就好像用许多个圆形寻找交集,最后的风格会趋于大众化,但大众化的另一面就是更能为人所接受,也就是说更具有普世价值,个人的作品风格化过于强烈的结果就是褒贬不一。另一面来说,个人的作品会让人从作品看到作者本身,而团队的作品是模糊的,这两者之间分歧其实很明显,也就是说,同样的两份作品要区分是个人还是团队很容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550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苏格拉倒|大家觉得天空和云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momo)
- 毕加探索|喜欢看风景的人到底在看什么呢? (啊啊嗷呜呜)
- 毕加探索|东方好像越是慕强越是渴望平等,西方好像明白大家... (窗扉)
- 达芬好奇|该不该和女朋友表达自己的生育意愿呢? (逸凡)
- 马克思考|“阿富汗”有感,关于女权 (prim)